平安银行:持续支持实体经济 经营业绩整体稳健
中国经济新闻网讯(张孔娟)日前,平安银行向深圳证券交易所提交了2023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
2023年1-9月,该行坚持以“中国最卓越、全球领先的智能化零售银行”为战略目标,坚持“科技引领、零售突破、对公做精”十二字战略方针,着力打造“数字银行、生态银行、平台银行”三张名片,主动调整和优化业务结构,持续升级零售、对公、资金同业业务经营策略,不断深化数字化转型,重塑资产负债经营,整体经营业绩保持稳健。营业收入1276.34亿元,同比下降7.7%;实现净利润396.35亿元,同比增长8.1%。ROE、ROA分别为13.15%、0.98%;每股收益1.94元,同比增长9.0%。
9月末,该行资产总额55163.8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7%,其中,发放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34,260.9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9%;该行持续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普惠、制造业、涉农、绿色金融等领域贷款实现较好增长。负债总额50,505.2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3%,其中,吸收存款本金余额34,547.9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3%。
该行积极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普惠民生的初心使命,坚持金融让利于民,优惠于民,充分发挥综合金融和科技赋能优势,主动调整零售业务结构,着力深化数字化转型,提升金融服务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驱动业务高质量发展,零售业务总体保持稳健。
报告显示,2023年1-9月,该行密切关注国内外市场形势,加强分析研判,合理配置持仓组合,敏捷运用对冲策略,保障资产端的流动性与安全性,并积极履行银行间市场核心交易商职责,助力提升市场流动性和交易执行效率。持续加大对绿色债券、小微债券、乡村振兴债券及其他可持续发展类债券的双边做市报价,通过债券投资交易的独特优势为市场提供定价基准及流动性支持。1-9月,宏观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市场需求逐步恢复,但经营主体活力仍待加强,中小企业和个人还款能力继续承压,银行资产质量管控仍面临挑战。平安银行响应国家战略,持续服务实体经济,大力支持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发展,资产质量整体平稳。
9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1.04%,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82.62%,风险抵补能力继续保持良好。积极落实支持实体经济“十五条”举措,从组织推动、资源配置、团队建设、风险政策等方面制定针对性措施,支持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金融服务提质增效。平安银行坚定贯彻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绿色发展要求,认真践行国家碳中和战略,积极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绿色产业重大项目,全面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9月末,该行绿色贷款余额1348.2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