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光恒“操刀” 平安银行组织架构大变阵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汪青 作为首家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的上市银行,平安银行(000001.SZ)一系列组织架构改革备受市场关注。
在3月15日的业绩发布会上,平安银行党委书记、行长冀光恒表示,平安银行的组织架构改革在总行层面已经基本落地,分行还在进行中。
在精简总行架构、做强分行,以及坚持“零售做强、对公做精、同业做专”的战略方针下,平安银行组织架构由此前的大公司、大零售、大内控、大行政四大条线,调整为公司金融、零售金融、资金同业、风险管控、信息科技、共同资源六个板块,同时裁撤了事业部制。在总体精简机构的同时,平安银行将零售金融中私行财富事业部裂变为私行财富部和私行财富创新部,这一举措被市场解读为其决心做大做强私人银行业务的表现。
分行改革层面,记者了解到,在总行战略升级、架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平安银行上海分行已经按照总行要求,于2023年末、2024年初对分行组织架构进行了相应调整。
3月21日,一位资深银行人士表示,从某种程度上说,平安银行给行业开了一个头,就是积极主动进行变革。
平安银行此轮组织架构的改革成效究竟如何,以及它是否在行业中产生涟漪效应,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组织架构变阵
冀光恒表示:“我们期望通过改革建立更加灵活、高效和适应市场变化的机制和能力,激发团队的创新活力,提升银行的整体竞争力。目前组织架构改革总行层面已经基本落地,效率明显提高;分行从形似到神似还需要一段时间,需要分行一把手业务能力和算账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
2023年6月,时任中国平安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中国平安上海总部党委书记、总经理的冀光恒出任平安银行行长。自上任以来,冀光恒带领平安银行推出了上述一系列改革措施。
年报显示,平安银行总行目前设置了32个一级部门,相较2022年减少了11个。在具体架构调整上,公司金融业务板块共设有7个部门:公司业务管理部、战略客户部、普惠金融部、交易银行部、结算与现金管理部、跨境金融部(离岸业务部)、投资银行部;零售金融业务共设有7个部门:零售业务管理部、基础零售部、私行财富部、私行财富创新部、零售信贷部、综合金融拓展部、零售管理服务部。
冀光恒表示,目前,平安银行组织架构改革已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一是总行、分行的职能实现了转型,总行转型为服务型、赋能型组织;二是分行转型为经营的主体,成为属地关系、客户、业务、资源集中的主战场;三是强化总分协同,理顺总行和分行的关系,打破过去条线壁垒,改变以往“竖井式”管理模式,经营模式从以条线为主转为以分行为主。
谈及此轮组织架构改革初衷,冀光恒表示,目前银行竞争态势和队形基本是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在全国经济地域化分化明显,差异性越来越大,以及银行间同质化竞争愈发激烈的形势下,做强分行,让前线“指挥官”有更多的决策权以及更多的资源配置权,可以提高决策效率。但是,平安银行过去相当长时间里是以条线为主,分行的行长不管零售条线业务,使零售形成了“行中行”。现在,分行行长则要管所有业务。
此外,平安银行还在探索等级行制度,抓重点地区和重点分行,即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等级行进行差异化资源配置,紧盯重点区域重点分行,提升其战斗力。分行的考核KPI(关键绩效指标)由原先的100多个精减至数十个,围绕全口径利润和人均单产进行考核。
平安银行上海分行方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新条线下,各部门对照总行部门职能和分行实际业务情况进行了调整,如将普惠金融部划入公司条线,成立了战略客户部等,各部门及科室职能也相应进行了整合优化。同时,为落实好总行综合化经营的战略要求,还通过网点综合化项目先行先试,培养综合化柜员、优化分行网点布局、提升网点功能、全面增强支行综合化经营和自主经营能力。“未来一段时期,银行的利润增长,关键驱动因素在成本端,如风险成本、非风险成本压降,平安银行通过此次改革契机提早布局,提升经营管理精细化水平,释放成本管理空间。”冀光恒认为,在风险成本方面,提升客群质量,优化风险结构,实现风险成本收入比大幅优化,聚焦客户多层次的风险管理以及建立新的风险模型;在非风险成本方面则是通过架构精简、提升人均创利水平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同时关注精准营销模式等。
谈及改革成效预期,冀光恒表示,银行经营是急不得的(工作),很多时候要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思,特别是在整个经济形势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可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见效。“过去的模式是有惯性的,个人是有惰性的,干部能力的提升需要过程。从个人角度来讲,并不会过多地关注业绩,而会关注队伍,只要队伍出来了,业绩是副产品,一定会有的。本次改革总体基调是眼睛向内,给年轻干部更多机会,希望用1到2年的时间来释放整个改革的红利。”
坚持做强零售
近年来,银行零售业务普遍承压。作为“零售新王”,平安银行2023年零售业务利润占比下降至11.9%。不过,这并未动摇该行坚持零售做强的战略定位。
谈及零售业务发展,冀光恒认为,宏观经济仍在持续恢复中,银行的零售业务面临比较大的压力。平安银行零售过去为贷款端驱动,因此零售业务表现“三高”(高利率、高利差、高风险),在经济的调整过程中受到较大冲击,而这是由过去平安银行的客户结构、产品结构和盈利模式决定的。此外,零售资产部分风险还源于对疫情后形势的误判导致。在2022年底和2023年上半年认为疫情后经济快速反弹,因此还在大规模发放高息差、高利率的贷款。
“好在平安银行及时主动对零售业务进行调整,在2023年下半年对高风险零售信贷压降了1400多亿元。”冀光恒表示,在经济环境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以量补价就是“刀口舔血”。此外,高利率可能产生高利差、高营收,但是不见得产生高利润。2023年下半年平安银行在分层定价和压降高风险客群的调整策略下,零售风险趋势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表现有所好转。
由于是主动转型,冀光恒也承认,零售业务短期内会面临一些挑战,因此需要对公做精,支持补位,为零售转型争取时间。同时,也要坚决加强精细化管理和成本管控。从全球经验看,对公业务在经济周期中能对冲单一零售业务的波动,国外银行零售业务在经济周期中都遇到过阶段性的下滑。同时,零售业务高速发展一段时间后,也需要从对公业务中找到新的零售客户的增量,通过公私融合,挖掘企业中的个人客户金融诉求,弥补靠零售单打独斗的获客瓶颈。
冀光恒表示,现阶段由于主动调整,降低利率和提升门槛,因此零售信贷规模出现下降,信贷投放也比较谨慎,但不会搞“休克疗法”,避免资产客户的快速流失。经营不能只看收入和规模,还要关注风险和净利润。未来,将继续坚持零售业务的核心地位,争取尽快实现零售业务的两个拐点,即净投放规模的重新回正和资产质量的显著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轮组织架构改革中,私行财富事业部裂变为私行财富部和私行财富创新部两个部门,这一举措也被外界解读为平安银行做强私人银行业务的决心。
私行业务通常被视为零售业务“皇冠上的明珠”。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末,平安银行私行达标客户管理零售客户资产(AUM)余额19155.15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18.2%;私行客户9.02万户,较2022年末增长12.0%。
对于平安银行此轮组织架构改革,上述资深银行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目前银行经营爬坡过坎的攻坚阶段,改革的刀挥向已经内卷严重的市场,突围空间并不大,难见成效。不如挥向自己,进行内部架构调整。银行已经过了“一招鲜吃遍天”的阶段,实际上已经进入到一个综合竞争的阶段,光靠组织架构改革确实能够解决一些问题,但改变不了根本性的问题。对于银行改革而言,未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上述资深银行人士表示:“平安银行在业内素有变革动作快、效率高且彻底的风格,此番改革势必会有不少银行借鉴和学习,它们不一定会完全执行到位,但是肯定会借鉴很多改革思路。”
该人士预计,在今年一季报和中报出来后,更多的银行营收、净利润带来的压力会倒逼组织架构变革,不过大部分银行不会有平安银行彻底改革的决心,应该会进行组织架构的微调。
财报数据显示,平安银行2023年营业收入达到1646.99亿元,同比增长-8.45%;净利润464.55亿元,同比增长2.06%,较过去四年出现下降。
记者了解到,实际上从2023年年底开始已经有部分银行在内部进行相关调研,打算将总行一级部门保留下来,裁撤合并二级部门。主要的考量标准是人数和职能是否完全达到预期目标。“此轮改革降本增效成果应该会立竿见影,但是想要反映到收入增加上,则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毕竟银行客户的决策相对比较稳定,因此,银行业务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大起大落。”上述资深银行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