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方大集团东北制药:混改5年“老字号”跑出加速度
转自:媒体滚动
已过晚上8点,辽宁方大集团东北制药研究院的办公室里仍然灯火通明。这个由80后、90后的硕士、博士组成的科研团队,近年来攻关成果喜人,仅2022年就有7个自研新产品相继获批。“用只争朝夕来形容我们的状态,一点也不为过。”院长刘素娜边说边忙着准备出差去上海的材料,“现在我们出差都买晚上的机票,这样不耽误白天的工作。”
研究院的忙碌景象,正是东北制药的缩影。
2018年7月18日,东北制药通过混改加入辽宁方大集团。五年来,混改让每个员工都成为与时间赛跑的人,抓机遇、拼业绩,全力以赴谋发展,企业运行稳中向好,积极效应持续释放。
改机制:打破论资排辈让能者上庸者下
“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在东北制药已经形成共识。
东北制药通过混改加入辽宁方大集团后,干部员工在先进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引领下,干事创业的激情不断被激发,干字当头促发展,员工积极性明显增强,工作效率和质量显著提升。
在103分厂,张丰韵正在生产线上巡查。作为东北制药拳头产品整肠生生产分厂的副厂长,这个个头瘦高、笑容腼腆的年轻人只有34岁。
“别看年龄小,特别能战斗、执行力强、动脑动手能力也非常强。”这是领导们对他的一致评价。作为混改后走上领导岗位的年轻干部,张丰韵肯干、能干,而且会干。整肠生日常排产量大,为保证完成生产任务,张丰韵每天将生产计划安排到以小时为单位,实现单月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的纪录。
有为才有位,混改后的东北制药打破了以往论资排辈的惯例,让有能力、有干劲、想干事的普通员工走上中层及以上管理岗位,为参与市场化竞争的老牌企业打造了一支充满活力的干部队伍。目前,东北制药中层管理者中80后占比达到41%以上,公司管理层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明显提升。
“混改前,大家是被动工作,领导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因为都赚一样的钱,但混改加入方大集团后就不同了。”东北制药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张楠说。
不同缘何而来?张楠介绍,引入方大集团后,东北制药打破“大锅饭”,实行“干到给到”全新激励机制,提高薪资收入、实现个人价值,都能有充分体现。全员“赛马”更是激发起大家昂扬的斗志,每个人都开始主动找活儿干,并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东北制药根据各专业线情况完善各项考核激励制度和提奖方案,仅去年至今就累计为员工兑现提奖2029万元,涵盖采购、生产、销售、科研成果、小改小革创新、技术降本奖励等各个方面。
针对公司管理层和核心骨干,东北制药还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使之成为企业真正的主人,双方同向而行。
拼创新:“数字东药”擦亮“老字号”品牌
走进辽宁方大集团东北制药智能化生产指挥中心,大屏幕上不断变化的数字实时显示着生产数据。利用这个系统,东北制药在行业内率先实现了对设备工况、物料状态、计划执行的实时跟踪,以及车间流程的可视化管理,建成国内领先的原料药智能制造基地。
近年来,数字化已经成为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有着70多年发展史的东北制药,承担着推动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光荣使命。混改后,东北制药加速推进数字化脚步,通过打造“数字东药”,用大数据擦亮“老字号”品牌。
“这条生产线的生产节奏快到毫秒级,日产量数以十万计。”在东北制药制剂厂区102分厂智能化生产车间,厂长李晓冬指着眼前的小容量制剂生产线A告诉记者。
智能制造不仅让生产线具备强大的生产能力,也形成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电脑显示屏上就可以直接查看各种参数,流程操作更加规范,并可及时反馈异常报警,实行实时控制分析。”李晓冬说。
在原料药厂区203分厂,吡拉西坦智能化生产线也在高速运转。这条生产线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号——全球最大的吡拉西坦智能化生产线。“生产不断优化、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大幅提升,整体产量提高10%以上。”厂长丁莲细数着智能制造释放的诸多红利。
2019年,东北制药在全国率先实现医药智造产业园整体建设,各项生产工艺数据实现了自动控制,生产稳定且公开透明可追溯。凭借数字化“智造”优势,东北制药重点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表现出色,其中吡拉西坦作为行业领头羊稳步领跑国际市场。
研发创新是药企做强做大的关键。一直以来,以化药为主的辽宁方大集团东北制药,面对行业日益加剧的竞争压力,在持续做强现有产品、全速推进企业在研产品基础上,积极寻求前沿生物技术领域突破,培育对外竞争新优势。
为此,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合作、项目引进等方式,不断充实完善研发管线,把科技力量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
2022年9月,东北制药发布公告,与美国MedAbome公司签署协议,引进MAb11-22.1抗体项目,加大生物创新药研发力度。MAb11-22.1是美国MedAbome公司研发的可选择性识别恶性肿瘤细胞、而不与正常外周血细胞和主要脏器组织反应的单克隆抗体。该抗体在抗体偶联药物(ADC药物)和CAR-T上的应用目前处于临床前研发阶段。已经完成的体外和体内抑瘤生长实验和小动物初步毒理学实验结果展现出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从以仿制药为主转移到“仿创并举”,再从“仿创结合”过渡到“创新驱动”,最终形成以创新药为主、仿制药为辅的业务结构。当下的东北制药,正全力按照研发规划,推动东北制药从传统医药行业向生物制药行业转型升级。
尽责任:慈善公益“从不缺席”
办企业的同时,辽宁方大集团东北制药坚持做慈善公益,在社会责任担当方面从不缺席。
2022年冬天,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解热镇痛类药物的需求急剧增加,药房里一药难求。东北制药生产的对乙酰氨基酚片需求量激增,订单供不应求。对乙酰氨基酚片,就是公众熟知的扑热息痛片,东北制药厂从1972年就开始生产。疫情期间,东北制药仍然沿用最初的名字,用最朴素的包装,一联20片,只卖2元钱。
“对乙酰氨基酚片这种传统常用药,我们50年来一直保持低价,虽然利润不高,但是保证市场稳定供应,满足百姓用药需求,是制药企业的责任。”东北制药总经理助理王维琳告诉记者,尽管目前原辅料和人工成本都面临上涨压力,但产品还是以原价格推向市场。
别看退烧药卖得便宜,捐款出资的时候可一点都不含糊。2020年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辽宁方大集团率先捐赠3亿元,荣获全国“抗击疫情先进民营企业”。2019年5月以来,辽宁方大集团投入资金5.5亿元,通过产业扶贫方式,助力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的甘肃东乡县如期实现脱贫摘帽。2021年2月,方大集团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辽宁方大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谨记“取之于社会,回报于社会”的宗旨,源源不断地向社会各界积极捐赠。近年来,方大集团用于开展公益慈善事业、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履行社会责任等捐款和投入资金累计超过53亿元。
如今,东北制药正在努力打造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综合性医药健康产业集团。今年4月底,东北制药一季度经营业绩发布,一季度东北制药可比口径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63.76%,实现经营业绩稳健增长。根据规划,东北制药已启动生物创新药研究工作,并加强专利药的抢仿及高端制剂的开发工作,争取在未来5至10年实现2—3个创新药、多个有竞争力的仿制药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