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飘扬处,匠心筑丰碑——记方大集团先进基层党支部、方大炭素安全品质党支部
在湟水之畔的方大炭素,有一支充满朝气与活力的队伍——安全品质党支部。这个成立于2023年10月的年轻党组织,用不到两年时间,在炭素制品这个“黑金”领域,书写了一段关于质量与安全的传奇。
安全管理: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
安全管理重点在班组、难点也在班组。针对基层班组班前会形式化、内容空洞的问题,安全品质党支部在2025年6月组织班组长到公司压型厂开展观摩交流。现场讨论中,大家发现部分班组长“重任务、轻风险”,班前会成了“任务传达会”。为此,党支部发起“安全倡议”,推动班前会标准化建设,要求班组长结合实际生产进行风险分析,并引入“互动讨论”环节,让员工从“听众”变为“主角”。
这一革新立竿见影。安全品质部各班组通过班前会风险分析,员工的安全意识得到有效提升。如今,安全品质部7次获得公司安全赛马考评第一,2次获公司环保、5S管理季度赛马考评第一,连续两年荣获公司“安全环保优秀单位”。
为提升员工隐患排查能力,党支部创新举办“场景化隐患识别竞赛”。活动现场,员工面对精心设计的办公区域、生产车间等场景图片,在2分钟内精准找出电气线路私拉乱接、设备防护缺失等隐患。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员工从“被动接受管理”转向“主动排查隐患”,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让安全理念深入人心,为企业安全生产筑牢防线。
质量管理:从“数据冰冷”到“匠心温暖”
在安全品质部检测中心,党员殷朝霞带领团队创造了“检测及时率100%”的奇迹。作为CNAS认可实验室的负责人,她深知检测数据背后是产品质量的生命线,2025年上半年,团队完成1385批次原辅料检测,为公司节约采购成本70余万元。
面对出口产品紧急通关需求,检测中心连续加班三天,16份报告提前出具,确保货物顺利发往国际市场。
检查员谭英平练就“听音辨质”绝活更是令人称奇。他每天敲击电极上万次,通过声音判断内部缺陷,精准度堪比仪器。某次抽检中,他及时发现电极内部隐蔽裂纹,避免数万元损失。如今,“质量就是品牌,就是效益”的价值理念,已成为团队共识。
为提升基层管理人员质量意识,党支部联合人力资源部开展质量管理培训,引入PDCA循环、乌龟图分析等工具,通过生动形象的例子,全面分析、解决质量问题,促使质量提升。2025年3月份,安全品质部联合公司技术研发部与压型厂,启动跨部门质量护航行动,技术人员24小时深入生产一线,从Ф191mm至Ф312mm接头的跟班作业,深入生产关键区域,实时监控工艺参数,确保生产作业的稳定与高效,将移交退废率控制在3.0%以下,得到公司领导高度评价。
党建引领: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
党支部深知,党建工作不能“闭门造车”。他们与设备部综合党支部结对共建,针对生产一线设备隐患影响质量的问题,现场解决12项技术难题,推动设备改造方案落地。这种“党建促生产”的模式,让两个部门形成合力,设备故障率下降,产品质量稳定性显著提升。
在关爱员工方面,党支部同样用心。夏季高温季节,他们为员工发放绿茶、金银花饮料等防暑物资。一包包茶叶、一袋袋冰糖为员工们提供了自制清凉饮品的原材料。一杯杯清香扑鼻的茶水,不仅能够解渴消暑,更让员工们感受到了来自党组织的细致入微的关爱,团队凝聚力显著增强。
创新驱动:从“传统管理”到“智慧升级”
面对炭素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党支部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在质量管理上,他们引入“产品质量追溯系统”,从压型工序开始规范批号标识,实现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追溯。
技术能力是质量升级的核心支撑。2025年3月,安全品质部检测中心顺利通过CNAS实验室复评审,再次获国家权威认可。作为炭素行业领先的检测机构,此次评审不仅是对其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的高度肯定,更巩固了其在行业中的技术标杆地位。依托CNAS实验室的权威优势,企业可更精准地把控产品质量,为创新驱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推行“非成即废”质量判定原则,2025年1-6月,处置不合格原辅料2.724万吨,综合废品率同比下降0.04%,为公司节省成本超百万元。
党支部以体系化建设推动质量全面提升,构建了“审核-检查-整改-跟踪”的全流程管理机制。一方面,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坚持常态化,2025年1-6月发现并整改问题88项,确保了体系合规性;另一方面,做到日常检查全覆盖,开展常态化质量管理检查,发现并整改问题128项,及时消除潜在质量风险;此外,推行闭环管理动态化,建立不合格项处置跟踪验证台账,实现“发现-整改-验证”全闭环,杜绝问题反复。
安全品质党支部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践行着新时代党员的使命。他们是质量的“守门员”、安全的“吹哨人”、党建的“排头兵”,正用匠心与智慧,在炭素行业高质量发展征程上镌刻红色丰碑。(罗永岗 殷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