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手拉手 好物进万家——淄博市“村村都有好项目”暨第一书记派驻村优质农产品展销会侧记
转自:淄博发布
金秋时节,空气中处处弥漫着丰收的喜悦。
9月20日上午,市文化中心荣耀广场。一排排红白相间的展位连成一片,530余种带着泥土清香的农产品从全市11个区县(功能区)、200多个村汇聚到这里,共同参加淄博市“村村都有好项目”暨第一书记派驻村优质农产品展销会。各展位前人头攒动,吆喝声、讨价声、欢笑声交织,奏响了一曲城乡共庆的“丰收交响”。

在网红村展销区,周村区北郊镇小杨村的花馍、高青县田镇街道平安村的富硒五色全谷米、博山区池上镇上小峰村的绿茶、淄博经开区南定镇小董村的猕猴桃……各式特色农产品次第摆开,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抢购。
“我手上的拖鞋是用蒲草编织的,透气性好,穿在脚上特别舒服还养脚……”桓台县起凤镇辛泉村的展位格外吸引人,村民王树祥身披蒲草编织的蓑衣起劲地介绍着手工拖鞋、白莲藕、金丝鸭蛋、石磨馒头等本村特产。“我们村的茴香太受欢迎了,这次只带了6箱,不到半小时就卖得只剩一把了!”不远处是高青县田镇街道台陈村的展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霞告诉记者。
“我们足浴包里除了艾草,还有花椒、姜粉等,对身体特别好。”在第一书记展销区,一个个驻村干部成了“推销员”。市派沂源县南鲁山镇流水村第一书记房德双胸前挂着工作证,手里举着自家村产的足浴包介绍道。一大早,他就和村“两委”成员带着艾绒、艾柱、艾条、艾枕等10多种艾草产品赶到会场,流水村的艾草产业刚起步,市场认可度还不够高,村里迫切想打响知名度,这次展销会为他们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已经有不少商户来洽谈了,以后中心城区的市民在家门口就能用到我们的艾草产品了。”房德双一脸的喜悦。

市委组织部相关同志介绍,全市11个区县(功能区)200多个村的支部领办合作社、强村公司、驻村企业等不同市场主体参加了这次展销会,规模为近年来在中心城区举办的同类活动中最大的一次,不仅让田间地头的“好东西”走进了城市,铺好农产品“进城”路,更让城乡居民手拉手,共庆丰收、共享成果。(淄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梁立新 摄影 杨忠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