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首席发展官崔丽: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趋势不可逆转
本报记者 田鹏
5月17日,以“共享未来:构建开放包容的经济与金融体系”为主题的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顺利启幕。论坛期间,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兴通讯”)首席发展官崔丽接受媒体采访,围绕供应链管理、5G-A应用及6G研发等话题展开深入分享,揭示了中兴通讯在复杂行业环境下的战略思考与技术前瞻性。

谈及供应链挑战,崔丽指出,尽管当前经济与宏观形势加剧了不确定性,但自然灾害、地缘冲突等风险长期存在。中兴通讯多年来通过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全球化多元合作与数字化智能管理构建供应链韧性:核心技术与产品坚持自主研发;建立全球化战略伙伴网络,消除原材料独家依赖;依托数字化系统实现供应链实时监控,例如地震等突发事件发生时可分钟级生成预警方案,通过大数据分析预判材料价格波动并调整库存,同时针对5G建设等关键领域建立安全库存。
她强调,供应链韧性不仅关乎采购,更需组织提升市场预判能力,通过数字化实现中长期预测与信息快速传递。尽管当前地缘政治复杂,但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趋势不可逆转,中兴将坚持开放合作,推动全球产业链平衡发展。
在5G-A应用领域,崔丽表示,作为5G向6G演进的关键阶段,5G-A聚焦无缝万兆、千亿物联、确定性网络、通感算一体、空天地一体及泛在智能六大方向。例如,通感算一体技术使基站兼具亚米级感知能力,赋能低空经济;确定性网络以4毫秒时延、5个9可靠性等特性,满足制造业生产线精准控制需求,推动柔性产线建设;轻量化物联技术降低成本,实现“应连尽连”;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融合高轨、低轨与地面基站,以最优性价比覆盖多元场景。
她提到,中国全球最大规模的5G网络为5G-A应用奠定基础,相关技术已在智能制造、智慧能源等领域落地标杆案例,展现对实体经济的赋能价值。
6G方面,崔丽透露,6G标准预计将于2029年冻结,2030年开始商用。中兴通讯匹配时间窗积极推进标准布局、技术创新和生态合作,已经连续3年参与IMT2030 6G推进组的测试,覆盖全技术领域,质量保持第一梯队;率先进行了原型机测试,使6G更广泛的智能连接涌现;积极拥抱AI,探索具身智能,沉浸式通信以及群智协同等多场景价值服务新范式。未来,中兴通讯将立足5G大规模商用网络的技术积累,与全球ICT产业一起继续推动6G全球合作创新,为全球统一技术标准及开放可信的产业市场与AI蓬勃发展做出贡献。
针对利润与现金流变化,崔丽解释,公司收入结构正从“721”(运营商70%、政企20%、消费者10%)向“532”转型,这与运营商5G投资阶段性下降、政企数字化与算力业务增长相关。传统CT业务具“十年一代”投资周期特点,新业务如算力、能源等尚处规模拓展期,碎片化需求导致短期成本较高。但随着新业务规模扩大,规模效应将降低成本,AI等增值能力可提升解决方案附加值,终端侧AI应用亦将挖掘消费业务潜力。她强调,转型是为第二曲线奠基的必经之路,公司对长期技术积累与市场拓展充满信心。
(编辑 郭之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