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刘健:提升居民财产性收入,资管行业亟待破局
本报记者 郝亚娟 张荣旺 上海、北京报道
在美联储加息背景下,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强,各类资产震荡加剧,居民的财富管理也面临更多挑战。
申万宏源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健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3上海苏河湾大会上表示,当前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构成中,财产性收入占比不足10%,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资管机构要持续加大产品供给,改变目前各类资管产品风险属性接近、同向波动的现状,为投资者提供多元的资产配置方案和产品服务方案,让不同类型的投资者都能配置到与自身风险偏好相匹配的产品,切实提升金融服务的有效性。
提升资管产品普惠性和适用性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逐年递增,可投资资产规模也在逐年增加。据高盛统计研究,2025年中国居民的可投资资产总规模将达到50万亿美元,2021至2025年期间将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
从财产分布来看,刘健表示:“央行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居民家庭资产中住房资产的占比超过60%,金融资产配置占比不足20%,与美国居民近70%的金融资产占比形成较大差异,在房地产新模式下要引导居民通过中长期投资获得相对稳定的投资收益,提升居民财产性收入。”
针对如何提升居民财产性收入,刘健指出,要通过提升资产管理产品的普惠性和适用性,不断提升中低收入阶层的财产性收入水平。激发中低阶层消费活力的关键在于多渠道提升中低阶层的收入水平,资管机构要不断创新业务模式和产品供给来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要通过更低的服务门槛、更广的服务网络、更便捷的服务方式,让广大农民、牧民及边远地区的人民都能获得普惠金融服务的机会,逐步引导居民优化家庭资产配置。
科创金融可解决产品供给难题
资管行业一端连着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另一端连着实体经济。因此,为提升居民财产性收入,资管机构还应在投资端破局。
刘健认为,资管机构要持续加大产品供给,改变目前各类资管产品风险属性接近、同向波动的现状。
刘健指出,要持续加大创新产品供给,为科技创新及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多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科技创新驱动和经济新动能的培育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持。近年来资管机构都十分注重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资,通过发行科创指数基金、设立科创产业基金等形式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截至2023年6月末,科创债发行突破200只,存量余额突破2000亿元,成为重要的支持科技创新的公募产品。接下来,资产管理机构还需要持续加大产品创新,不断拓宽科创知识产权ABS、科创园区REITs等产品的基础资产范围,通过券商、保险资管机构之间的合作创设更多科技保险产品,构建多主体参与、多渠道供给的科创金融体系,推动科技、产业与资本形成良性循环。
“解决当前经济发展难题,需要全球资管机构通力合作,提供更多创新服务方案。”刘健指出,成熟外资资管机构在普惠金融和科创金融上具备丰富的经验。2008年金融危机后,大型外资资管机构通过大力发展低费率、高透明度、高便利性、低门槛的被动产品及配置型产品,极大地推动了资管服务的普惠化,在推进全球资管市场持续繁荣的同时也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普惠性,让更多中低收入阶层获得了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在服务科技创新上,部分外资资管机构已形成成熟的科创金融服务模式,有效推动社会短期资金转化成长期资本、耐心资本。
(编辑:夏欣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