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全国政协委员、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四大策略改善营商环境 建立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标和评价体系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崔文静 实习生 谭丁豪 北京报道
3月5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布,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等成为重要内容。
在全国政协委员、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的两会提案中,此类问题同样有所涉及。
比如,房地产方面,杨成长给出“优化选址布局,增强保障性住房利用率和吸引力”“提高建设水平,提升保障性住房建筑品质”等四条建议。
再比如,改善营商环境方面,他同样提出四条针对性措施,包括重视区域特色营商环境的打造,切实降低各地区的制度性交易成本等。
值得关注的是,杨成长还提出,推进金融强国建设和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发展,要加快构建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标和评价体系。
以企业获得感为核心实质性改善营商环境
近年来,营商环境改革是我国政府推进“放管服”改革的重要领域,我国在打造市场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上也取得了突出成绩。
根据世界银行定期公布的全球主要经济体营商环境评价结果,目前我国已基本稳定在全球第30位左右。
在杨成长看来,当前我国各地政府在推进营商环境改革中仍面临诸多问题和障碍,这突出表现在三方面:
首先,重指标体系,轻实质内容。大部分地区从营商环境的评价指标和打分情况来看已经有较大进步,但是对企业和项目的吸引力并没有显著提升,地区营商环境的持续吸引力仍相对不足。
其次,重办事效率,轻制度健全。部分地区更倾向于将涉及到流程、速度和办事方式等能立竿见影产生效果的工作放在第一位,但制度体系、法制环境、信用环境、要素市场等领域改革的推进力度往往相对滞后。
再者,重统一营商环境的打造,轻区域特色环境的打造。当前各地都参照世界银行或国家发改委的相关指标体系要求,在政务数字化、城市形象建设及硬件基础设施上加快投入,全国很多区县发展都呈现出统一的兴建新城,老城空巢的情况,在结合区域特色及产业转型需求上,地方的差异性改革举措还不显著。
为推动改革理念从指标型营商环境向实质性营商环境转变,切实提升市场主体的获得感,杨成长开出四大针对性策略:
策略一:加快转变营商环境理念,以助力企业提升竞争力为导向来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
营商环境改革不仅表现为政务服务效率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制度改革切实帮助企业降低要素获取成本、交易成本及其它制度型成本,最终要体现在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上。要改变过往从政府视角评价营商环境改革成效的思路,要将企业获得感和企业活力提升作为检验营商环境改革成果的重要参考,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难点、堵点问题。
策略二:重视区域特色营商环境的打造,切实降低各地区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各地方政府要在关注营商环境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基础上,结合省情、市情明确营商环境改革的重点,着力打造具备区域特色的营商环境。
例如世界银行指标体系将电力要素作为重要考核指标,但我国产业园区基本达到“三通一平”“七通一平”要求,相比于电力获取,电力成本更为重要,目前较高的用电成本仍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各地要做实各类产业园区、孵化园等区域营商环境载体,引导更多企业入园,通过提升入园率来推进产业链一体化发展,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创造更多的合作和交流机会。
各地要从当地产业资源出发,打造特色的区域营商环境品牌,过去几年合肥在新能源汽车、苏州在生物医药产业聚集上就形成了很好的区域品牌效应,在推进产业集聚、吸引产业龙头企业上形成了很好的示范效应。
策略三:切实完善法治环境建设,推动营商环境从硬环境改变向软环境改善转变。
近年来全国各地以交通基础设施及政务平台为代表的硬环境建设都取得很大进展,但以契约、信用、法律为核心的软环境改善却相对滞后。
一方面,要切实解决知识产权保护难题,重视新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关注商业经营模式、个人IP的认定,有条件的地区要为中小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法律援助、代理援助等服务,收集知识产权领域典型案例定期公开,为推进科技创新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另一方面,要切实改善中小企业平等获取金融要素的情况,各地政府要围绕做好“五篇大文章”,推进科技金融、数字金融、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的融合发展,引导区域内金融机构从当地中小企业的行业属性和风险偏好出发,提供更多适配性更强的金融服务产品,包括普惠信贷、资产证券化、REITs及其它过桥结构性产品等,切实丰富中小企业获取金融资源的渠道,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策略四:激发企业家创新精神,营商环境优化的重点是要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要厘清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确立民营企业家创新主体地位,为民营经济及民营企业家创新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防止和纠正利用行政或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以及执法司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最大限度减少侦查办案对正常办公和合法生产经营的影响。
要提高政策集成效应,不断创新民营企业融资方式。全面打通工商、税务、政务、公共事业等领域的信息,打通信息孤岛,提升对民营企业的信用贷款比重。加大对民营中小微企业科创融资的支持,加大科创贷款、科创债、科创成果标准化评估、科技保险等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中小微企业在债券市场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推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扩大覆盖面、提升增信力度。
提升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标准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房地产相关工作着墨颇多,其中提到,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标本兼治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维护经济金融大局稳定。
杨成长表示,房地产风险也是资本市场关注的因素之一,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是房地产“三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应做好四方面工作。
首先,加快矫正传统观念,适度改变保障房或安置房连片建设的规划布局,高起点系统规划保障房供给。建议积极借鉴新加坡组屋建设理念,遵循同质量、同标准原则,坚持城区生态产业生活一体化规划布局。将商业住宅和城区建设错位开来,推进各层次人员相互融合,加速所在城区多元文化和多层次人员的交流。
其次,优化选址布局,增强保障性住房利用率和吸引力。要加快建立保障性住房选址评估机制,优先利用闲置或低效的国有土地、工业用地、旧城改造用地等进行保障性住房建设,在最大程度上盘活存量土地资源。
再者,提高建设水平,提升保障性住房建筑品质。建议住建部研究出台保障性住房建设质量监督管理办法,明确建设主体、施工单位、检测机构等各方责任。要顺应建筑绿色化转型趋势,加强保障性住房的节能环保设计。
此外,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提升保障性住房舒适便利度。要充分考虑区域地理位置特点及居民生活需求,改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完善社区内部公园、健身、儿童娱乐等配套设施建设。健全社区管理机制,加强物业服务,维护公共秩序和环境卫生,营造安全、整洁的居住环境。
建立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标和评价体系
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出建设金融强国的宏伟目标。今年1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建设金融强国,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方向再度得以明确。
杨成长认为,加快构建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标和评价体系对推进金融强国建设和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从新高度出发,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标和评价体系为指引,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加快统一思想,形成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杨成长表示,要实现实体经济、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四合一的一体化发展。金融高质量发展要以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以金融市场的高效运行为基础,以金融机构专业化经营作为实现手段,以金融监管制度体系作为重要保障。关键稳抓金融市场,着力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和健全多元金融市场体系,提升直接融资比重,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提供更好的市场生态,加快改善金融市场“短多长少”的资金期限结构。
杨成长指出,金融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要着力于推动金融机构转变发展理念,要落实在提升金融业服务质效上。金融机构要更多从实体企业的需求出发进行业务创新,推进融资金融向风险金融转变。要主动将公司战略融入国家战略大局中,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挖掘新机遇。
进一步丰富经济信息发布主体
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需要丰富的信息来源,要通过全面有效的经济信息发布引导社会主体对经济长期发展形成合理预期。对此,杨成长委员认为要做好五方面工作:
首先,丰富经济信息发布主体,鼓励高校、行业协会、媒体发挥专业力量,推动形成可靠的民间数据来源。鼓励全国工商联发挥在民营经济数据获取上的优势,定期发布高质量的民营经济运行数据。鼓励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和媒体加强合作,发布多维度反映经济转型新特征的结构性数据,对官方经济数据形成有效补充。
其次,丰富区域经济数据发布,更全面反映我国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鼓励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办公室、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办公室定期发布三大国家级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经济运行数据。
再者,完善消费数据统计披露,全面反映消费新态势的变化。要加大服务性消费数据披露,在餐饮服务外补充文化体育、旅游住宿、商务服务等其他服务性消费数据。要丰富消费数据披露维度,增加月度居民消费支出、消费者信心等数据,全面展示消费新业态。
与此同时,加强对服务业经济效益的统计,全面反映不同类型企业主体的经营绩效。要加大服务业企业、民营企业等主体经济效益指标的统计,多维度披露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成本费用、资产负债等月度数据,全面反映微观主体经营情况。
此外,完善经济信息发布规则指引。鼓励有条件的民间机构加大数据发布的同时,对其数据发布的质量进行外部监督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做好经济信息的全面解读,防止出现部分自媒体观点引发社会舆论“一边倒”现象。
(作者:崔文静 编辑:巫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