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全面夯实我国经济长期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专题:专题|申万宏源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2024两会提案:加快建立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标和评价体系
作者: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
当前我国经济正进入新一轮平稳增长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强调固本培元,着眼于强化经济长期内生动力,将推动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作为今年政府工作的重要主题。在经济发展目标的确立上,更加注重远近目标结合,既考虑了与2035年远期发展目标的衔接,也考虑了当前促进就业增长和防范化解风险的需要。在宏观调控政策体系上,以政策的可持续性作为先决条件,着眼于培育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更加注重政策的稳定性、协调性和集成性。在风险防范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的计划,以长期特别国债替代地方专项债、以中央债替代地方债、以赤字外债替代赤字内债,构建央地债务收支新平衡机制,主动化解缓释地方债务风险及信用风险。
近年来我国坚持新发展理念,努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从总量来看,2013—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15%,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居世界第一。从结构来看,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强化,2023年最终消费支出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80%。“制造强国”战略加快实施,2014—2023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0.3%、8.5%。贸易强国建设持续向纵深推进,2020年我国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2023年我国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同比增长近30%。
具体来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从以下五方面全面夯实我国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
一要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引擎推动高质量发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化、数字智能化、绿色化为抓手,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科技化是推动力,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要持续推动我国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破除深层次制度障碍,加快畅通“教育、人才、科技”和“科技、金融、产业”两大循环,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量子技术等未来产业新领域,形成从科学技术创新到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服务,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转化。数字化是润滑剂,数字要素对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当前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健全数据基础制度,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随着数据要素确权、定价、交易等难题的逐步解决以及数据要素市场的标准建设的推进,数字智能化将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力。绿色化是发展理念和目标,与绿色转型相关的能源变革和技术变革将成为下一轮推动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特征。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城乡建设发展的绿色转型,进一步丰富绿色化转型相关政策的目标内涵,将能源结构、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生态多样性等都纳入到政策目标体系中来,加快处理好生态带、农业带与城市经济带之间的关系,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力争实现“30·60”双碳目标。
二要以创新性高质量需求引领高质量发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高品质消费方面,要从增加收入、优化供给、减少限制性措施等方面综合施策,一方面把握住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文娱旅游、国货“潮品”等新消费热点,另一方面要发挥汽车、电子、家居等大宗消费的主导作用,推进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在高质量投资方面,要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等领域的投资,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推进新一轮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扩大地方专项债的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全面提高投资效率。在高附加值出口方面,要持续优化贸易结构,加大资金密集型产品和高附加值服务出口,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等新增长点,办好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数贸会等重大展会,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三要以进一步深化市场机制改革来推进高质量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推进要素市场化、营商环境和市场主体三大改革,消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基础。在要素市场化改革上,要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着力推动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方面制度规则统一,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出台公平竞争审查行政法规,破除阻碍要素流动的限制性、歧视性规定,理顺激励机制,盘活闲置资源,提升要素配置效益,保障民营企业平等获得要素的机会。在营商环境改革上,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专项治理地方保护、市场分割、招商引资不当竞争等突出问题,坚持依法监管,坚决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在市场主体改革上,明确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都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要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打造更多世界一流企业。要全面落实“民营经济31条”及配套举措,对民营企业力争实现阶段性帮扶措施与长期制度性安排相结合,重点扶持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小规模纳税人、制造业、专精特新等民营企业快速发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持续加大吸引外资力度。
四要以产业高端化来实现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产业链发展的内外部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引领产业结构转变和实现产业链高端化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一方面,要持续夯实我国产业链发展基础,对于涉及国计民生的核心产业要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上,强化产业链安全意识,同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推动企业加强自主研发,鼓励对外合作交流,提升我国产业基础质量和韧性。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强产业链数字化转型,整合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等上下游数据,实现产业链上技术、资源、资本、管理等方面的互补。同时要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聚焦全球产业高标准和高技术,统筹规划技术路线图,为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奠定产业基础,全面提升产业链自主安全可控性和现代化水平。
五要以深化财税金融改革来推动高质量发展。自2015年起,我国已连续八年实施减税降费,减免规模从6000亿元增加至2.5万亿元。在金融领域持续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通过LPR改革打通贷款利率传导机制,企业贷款利率降至有统计以来最低值。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构建央地财权事权平衡的新机制。一方面,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2024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继续超过10万亿元,剔除支持基层落实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等专项转移支付、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补助资金等一次性因素后,同口径同比增长4.1%,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达到80%,为补充地方政府财力发挥重要的稳定支持作用。另一方面,以中央财政加杠杆的方式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中央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框架下,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同时明确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常态化,以中央债替代地方债的方式来缓解地方债务压力,同时保障地方投资建设的资金需求。同时,在金融体制上,要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做好“五篇大文章”,提升金融体系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