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亿市值公司被员工诈骗套现13亿 武商集团诈骗案背后的管理黑洞
各位朋友,今天帮主给大家讲个财经圈的"教科书级骗局"。你能想象吗?一家市值70多亿的上市公司,居然被自家员工用购物卡套现了13亿!更离谱的是,这个漏洞整整存在了6年,直到骗子自己扛不住投案自首才东窗事发。
故事的主角是武商集团团购部员工付某。这个付某从2017年开始,盯上了公司的购物卡业务。他利用武商集团允许团购返利的政策,对外宣称"投资购物卡每月返利4%",还伪造合同章和回购协议,让投资者以为这是"武商官方理财"。最绝的是,他带着投资者去见亚贸广场总经理,对方还亲自接待喝茶,这操作直接把受害者的警惕心降到了冰点。
你可能会问,购物卡不是得本人领取吗?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的漏洞。首先,武商规定购卡人必须本人持身份证领卡,但付某经常让卡贩子直接去商场领卡,甚至一个电话就能把卡提走。其次,他利用财务流程漏洞,先让投资者把钱打进公司账户,再通过伪造合同套出空卡,最后以9折卖给卡贩子套现。最讽刺的是,武商内部审计显示,付某套现的12.9亿里,有360万是空卡诈骗,这相当于直接从公司账户里"偷钱"。
这场骗局能持续6年,和武商集团的管理失控脱不了干系。判决书里多名高管承认,他们早就知道"销售员代领卡"是潜规则,但一直没整改。更夸张的是,卡贩子潘某经常出入武商各个商场,员工们都认识他,甚至有人直接帮他刷卡套现。这种"睁眼闭眼"的管理,让付某的诈骗雪球越滚越大,最终吞噬了11亿本金,还给投资者留下1.3亿的亏空。
最让受害者心寒的是武商集团的态度。7月15日开庭的第一起诉讼中,武商律师称这是"员工个人投资行为",要求受害者去找已经被判无期的付某追责。但受害者手里的购卡合同盖着武商公章,钱也是打进公司账户,这种"甩锅"操作实在难以服众。更值得玩味的是,武商在回应中称已"内部处理相关人员",但至今没公布具体追责名单,也没说明如何堵住领卡漏洞。
这起案件给所有投资者提了个醒:再好的公司也可能有管理暗角。就像武商集团,作为"中国商业第一股",拥有华中最大的商业综合体,却在一张小小的购物卡上栽了大跟头。我们在研究财报时,除了看营收利润,更要关注内控机制——比如预付卡管理、资金审批流程这些细节,往往藏着最致命的风险。
后续的庭审结果如何,帮主会持续跟进。记住,投资不是买彩票,擦亮眼睛比赌运气更重要。这里是帮主郑重,一个用20年财经经验帮你避坑的老记者,咱们下期见!
(本文部分信息源自封面新闻、中国网湖北等权威媒体报道,案件细节以法院判决书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