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盟科技暴力催收案发后 仍频繁中标江铃汽车等催收订单
来源: 信网
责编:赵晓珊
2025-11-12 10:40:25
信盟科技工作环境。(来源:信号新闻记者摄)信网/信号新闻11月12日讯 投标文件中对数十名员工因非法催收获刑一事只字未提,凭借着一份“无违法违规记录承诺函”和过往催收业务业绩,重庆信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简称“信盟科技”)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至少8次中标包括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在内的催收业务,其合作方不乏江铃汽车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分行等国有金融机构。信号新闻(0532-80889431)获悉,上述公司在招投标时主要核查企业有没有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以及有无重大行政处罚,“公司员工批量违法”很少纳入审核范围。信盟科技正是利用了这一惯例,在招标资格审查中保住了“清白身”。
江铃汽车“审核”信盟科技三年无违法记录
“我们也是近期看了新闻后才知道,信盟科技有这么多员工因为非法催收被判刑。”信号新闻近期对多位参与过信盟科技投标审核的招标负责人进行采访,他们均称不知情。
2025年6月20日,江铃汽车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委托江西省鼎跃招标咨询有限公司发布催收业务招标公告,标的金额117万元,7月份信盟科技中标。信号新闻查询发现,该招标公告明确说明:参加本次采购活动前三年内,(中标候选人)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采购人有权对中标候选人的固定经营办公场所以及类似项目案例服务单位等进行启用前尽职调查,包括投标单位或实控人、高管人员、关联企业经营存在财务、业务、科技连续性风险,经采购人评估,可能影响合同履行等。
而在2024年8月,信盟科技200余名员工就遭浙江警方抓捕,其后多人获刑,对于这些公开的信息,江铃汽车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是如何审核的?其工作人员答复信号新闻,此前对信盟科技员工暴力催收获刑一事并不知情,其委外催收业务的招标审核工作已全权委托给江西省鼎跃招标咨询有限公司负责。针对是否重新评估与信盟科技的合作关系、是否出台更严格的合作方合规审查机制等问题,将把相关情况上报主管领导,然后才能给出进一步明确答复。鼎跃招标公司项目经办人则以“审核细节涉密”为由拒绝接受采访。
信盟科技同样也入围了紫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追偿服务项目,招标经办人阮姓经理向信号新闻表示,今年7月份项目招标时,该公司全权委托采购代理机构负责投标人审核,他个人不了解具体评审情况,“将会马上去核实这些内容。”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分行催收服务项目的中标单位也是信盟科技。河南豫信招标有限责任公司刘姓工作人员表示,“我觉得他(信盟科技)有没有投标资质都是专家审核过的,你应该联系甲方,毕竟中标人都是甲方自己选出来的。”根据对方提示,信号新闻多次致电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分行的招标联系人徐姓经理,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众多员工获刑,信盟科技仍能屡屡中标
在互联网公共平台上,至今仍有多条公开的信盟科技员工因暴力催收遭警方调查的信息。近年来金融监管部门出台的《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都有“不得委托有暴力催收等违法违规记录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贷款清(催)收”的硬性规定。为什么信盟科技还能频频入围候选人乃至中标呢?
代理了中信银行济南分行催收项目招投标工作的山东省鲁成招标有限公司的贾姓经理给出了自己的说法:“审核材料时,我们重点查了企业的失信信息、高管征信、法院执行信息,没发现任何问题。”他告诉信号新闻,信盟科技投标时,保持“合规企业”形象的经验十足,虽然信盟科技多人获刑,但他们在投标文件中,对此只字未提。在关键的业务实施方案中,信盟科技也会明确标注“所有催收员工均通过背景审查,无犯罪记录”“建立24小时合规监控机制,杜绝任何暴力催收行为”等内容。
贾经理告诉信号新闻,信盟科技提交的资质证明材料也满足全流程要求,不仅包含营业执照、近三年财务审计报告等基础文件,还有针对性地提供了无违法违规记录承诺函、“信用中国”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三网失信信息查询截图,甚至附上过往催收业务业绩合同。
“没人会特意去查企业员工的犯罪记录,一来招标规则没明确要求,二来新闻媒体的报道不能直接作为企业违法证据,需要逐个去检索真实性,我们通常依赖企业自行披露。”贾经理明确表示,会在之后就信盟科技员工大规模涉刑的情况向项目甲方进行反馈。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行工作人员表示,银行对催收业务的合规性要求很高,为避免银行承担声誉风险,会将情况上报至有关领导。
行业惯例导致信盟科技保住“清白身”
多位参与过信盟科技投标审核的工作人员向信号新闻表示,从材料来看,该公司完全满足招标方对供应商的资格要求,“没有明显漏洞,甚至跟同类企业相比更专业”。
“催收业务招投标有个通行规则,主要查企业有没有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有没有重大行政处罚,再看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的征信,基层员工的违法记录很少纳入审核范围。”一位长期负责催收项目招标的业内人士解释,信盟科技正是利用了这一惯例,在招标资格审查中保住了“清白身”。
山东诚功律师事务所刘国建律师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规定,投标人不得“隐瞒真实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违反者将被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将被取消投标资格,甚至一至三年内禁止参与招投标活动。虽然目前司法机关未认定信盟科技构成单位犯罪,但大规模员工因主营业务涉刑,足以说明企业在合规管理、员工培训等方面存在严重漏洞,这种情况虽未被直接认定为“企业层面重大违法记录”,但存在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嫌疑。
一位资深企业招标负责人向信号新闻介绍,企业“重大违法记录”的界定标准偏窄,是审核漏洞出现的核心。目前多数招标项目对“重大违法记录”的定义,仅聚焦于企业是否被吊销营业执照、是否被处以50万元以上罚款等行政处罚,或是否被认定为单位犯罪,未将“员工大规模因主营业务涉刑”纳入考量范围。“数十名员工集体获刑,且均与核心业务相关,这足以反映企业存在问题。” (谷正原)
[来源:信网 编辑:赵晓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