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学飞:以泸州老窖为例,低度白酒进入“精耕时代”
前言:
大浪淘沙,沉者为金。在行业深度调整的当下,低度白酒正逐渐从边缘走向主流,成为驱动行业增长的新引擎。而前瞻布局全产业链、精耕渠道网络、创新消费场景的酒企,已然在这场消费代际更替中抢占先机。
2023年我曾写过一篇《湮灭还是涅槃?从日本酒的过去看中国酒的未来》,当时在文中提出一个观察:
本世纪初至今,日本酒类消费总量从2000年的952万千升下降到了2019年的813万千升,此阶段社会经济活跃度进入平稳期,社会完全进入低欲望阶段,清酒、烧酒、啤酒等都出现了下滑,主打健康概念的果酒、利口酒、低度酒却受到年轻人欢迎,出现了逆势增长。参照日本,中国酒行业也已进入存量博弈阶段。
从当前市场表现来看,这一趋势观察正在得到印证。在产业新周期、消费代际更迭与渠道变革三重压力下,今年白酒行业集体发力低度酒。而在这轮转型中,以泸州老窖为代表的浓香型白酒,则拥有着先天的市场优势、认知优势以及技术优势。
01
低度酒的三次浪潮
泸州老窖的战略机遇
中国白酒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其发展深受政治经济、社会基建,居民人口结构,以及流行文化的影响。纵观白酒低度化进程,呈现出明显的螺旋式上升轨迹:
第一阶段是政策驱动期。建国以后,出于节约粮食、利于出口的考虑,国家开始倡导白酒降度。1987年,国家多部门明确提出中国酒业要从“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无数酒企加入到低度产品研发队伍中。
第二阶段是市场调整期。进入21世纪后,高度白酒重新受到追捧,低度白酒陷入长达十余年的沉寂。这一时期消费者对于市场上部分劣质酒水存在“加水稀释”等刻板印象,使得低度白酒无故背负了“低质”标签,导致市场接受度下降。
第三阶段是消费引领期。2020年,随着年轻消费群体崛起,“微醺不醉、健康时尚”的饮酒理念与饮料市场“健康化、0添加”的风潮不谋而合,低度酒再次迎来发展机遇。而泸州老窖前瞻性地确定了“高低度并行”的战略方向,无疑是这场白酒低度化的“赢家”。
1989年,在第五届全国评酒会的128个低度酒样中,浓香型占到82个。同期评出的17种国家名酒中,有15种包含了降度及低度白酒,9种为浓香。其中泸州老窖的低度酒蝉联了中国名酒称号,并在之后牵头制定了低度酒的国家标准。
历经数十年深耕,泸州老窖实现从标准制定者到市场领导者的跨越。在低度酒全国样板市场河北,38度国窖1573经典装长期位居当地乃至华北区域低度高端白酒第一品牌。此前泸州老窖在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披露的数据或许更具说服力:国窖1573系列销售额突破200亿元,38度产品占比跃升至50%,或已成为白酒行业第一个百亿级低度高端大单品。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红利。本轮低度酒热潮,是白酒品类在消费升级背景下的结构性拓展,其本质是构建商务宴请、家庭聚会、朋友聚饮等场景中“有人喝高度、有人喝低度”的多元选择,而38度国窖1573稳居百亿俱乐部,充分展现出市场接受度和领导地位。这种“高低呼应、相辅相成”的共生关系,也正在重塑中国酒类消费生态。
02
低度酒的技术天堑
泸州老窖的风味密码
市场趋势的转变为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但真正实现低度酒的持续繁荣,必须解决“浑浊”(加水后酒体产生絮状沉淀)、“寡淡”(香味物质稀释导致风味不足)、“水解”(储存中酯类分解破坏酒体平衡)三大难题,所以优质的低度白酒对于基酒品质和降度技术有着更高要求。
各类香型中,浓香型白酒在低度化过程中独具优势。其“泥窖生香”的工艺特点,使得优质窖泥中的微生物能产生丰富而协调的风味成分,赋予酒体更饱满的呈香物质。因此,与酱香、清香型不同,浓香型原酒在降度后,仍能较好地保持原有风味的层次感和醇厚度。
作为浓香型白酒的典范,泸州老窖拥有全国90%以上的持续使用时间在百年以上的国宝级老窖池群,窖泥中积累的庞大微生物种类、数量,为低度酒提供了丰富的风味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泸州老窖还集结顶尖科研力量,自主研发“吸附过滤”等核心技术,在基酒选择、酒体设计、吸附过滤、分子结构稳定等关键技术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最终破解了“降度不降质”的行业难题。
品牌的竞争力,最终要回归到产品本身。在我们看来,泸州老窖在低度酒领域的突破,核心在于重构了品质的价值维度。首先以技术创新突破“酒精度决定品质”的刻板认知,建立“降度不降格”的新标准;其次通过风味调控技术,在降低酒精度的同时提升饮用舒适度,满足现代消费者对尽兴不醉、轻饮微醺的需求;最重要的是,38度国窖1573既守住传统消费场景,又培育新兴市场,为整个白酒行业推陈出新提供了承前启后的实践路径!
03
低度酒的破局路径
泸州老窖的生态构建
在数字化与全球化交织的市场中,年轻人的消费力和社交影响力,始终是品牌增长的核心驱动力。2022年,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加快现代轻工产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在酿酒方面要针对年轻消费群体、国外消费群体,发展多样化、时尚化、个性化、低度化酒类产品。
事实上,泸州老窖的年轻化转型布局比政策引导更早起步。2009年,泸州老窖就已经开始不断打破白酒边界。国窖1573在行业内率先提出“白酒冰着喝”的品鉴新主张,并以此开创中国白酒“冰饮风尚”。2018年,“冰饮风尚”升级为冰·JOYS,在北京三里屯举办冰窖酒吧快闪店,将“白酒冰饮”方式影响力扩大。其后几年,冰·JOYS冰火之道艺术展、冰·JOYS“冰火之夜”专场音乐会、冰JOYS灵感发酵局……每一年的创意都在刷新白酒饮用形式与内涵的创新表达。
除此之外,38度国窖1573的绵甜爽净口感与低刺激性特点,对内不仅适用于传统的商务宴请、正式宴席等场合,还能轻松融入亲朋小聚、个人独酌等轻松、日常的场景。对外也更易被欧美、日韩等追求“轻饮酒文化”的市场接受。据了解,泸州老窖近年来先后设立了泸州老窖国际发展(香港)有限公司、泸州老窖商业发展(北美)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开展契合当地市场消费习惯的创新营销策略,积极拓展和布局境外市场。
得年轻人得天下,白酒作为传统饮品,常被年轻消费者认为过于正式和老派。泸州老窖打造冰饮场景,既提升了产品的口感包容性,又让传统酿造工艺以“可触、可拍、可晒”的方式融入年轻人的生活,这一创新不仅实现了社交媒体的裂变式传播,更以国际化视野对接全球“轻饮”潮流,为中国白酒的年轻化转型和国际化拓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范式。
纵有千回百转处,终向沧海作波涛。市场永远蕴藏无限可能,只待创新者开拓。正如泸州老窖以技术为根基,以品牌为引领,以实力为支撑,在低度酒领域开辟新局。我也相信,立足当下,低度酒市场正迈向精耕细作的新阶段,放眼未来,中国白酒的低度化之路必将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