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平陆运河⑧丨在北部湾港感受新质生产力

查股网  2024-06-03 08:14  北部湾港(000582)个股分析

转自: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平陆运河建设今年进入关键之年。为进一步记录好、报道好这一“广西所盼 桂运所系”重大工程的进展情况,广西日报社组成平陆运河报道战队,5月中旬深入平陆运河建设现场开展采访调研。广西日报开设“行走平陆运河”专栏,多角度呈现世纪工程建设中的恢宏场景、精彩瞬间、动人故事。敬请垂注。

记者 林亮 王希 阳继乐 韦元科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康安

远控桥吊从数十米的高空落下,精准抓起一个个硕大的集装箱,放到无人驾驶的智能导引运输车(IGV)上;不远处,屹立于海边的蓝色龙门吊,不断挥动长臂,将运抵的集装箱,层层叠叠摆放到船舱里。

5月26日,记者来到北部湾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时,10万吨巨轮“中谷福州号”装卸作业热火朝天,现场却鲜见人影。

连日来,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一派繁忙。记者 徐天保 摄连日来,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一派繁忙。记者 徐天保 摄

操作人员去哪了?

数百米外,码头智慧运营中心,几名岸桥远控员轻点鼠标、推动操作杆、按下按钮,抓吊、运输、装船……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这样的“智慧”场景,每天都在北部湾港上演。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平陆运河的出海口,北部湾港通达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行走“一带一路”的货物在此汇集。“下车即上船”“下船即上车”,海铁、海公联运,在此顺畅衔接。

“海”纳百川、“吞吐”万千的背后,是北部湾港不断向“新”而行。

“我们在全球首创‘U’型工艺,成为全国首个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总经理宋海涛言语间满是自豪,“U”型工艺布局,实现了内外交通分流、三段式闸口智能识别、手机App线上预约、无接触式收放箱,“这让外来集装箱卡车作业安全性更高、操作更便捷。”

硬件,高效节能;软件,智慧升级。

“因为一代尖端技术的加持,集装箱码头实现高度信息化、标准化、作业全自动化。”宋海涛细算了一笔账,相比传统方案,设计作业效率提高约30%;相比人工码头,操作人员减少90%。

岸桥司机的工作方式,也由此一新。

岸桥远控员劳家涣是个00后。坐在电脑前,他一人同时熟练操作着10台设备。面对记者,他笑言:“工作就像打电竞呢。”

“以前,上传统龙门吊,要爬十几米高的车梯。坐在狭小驾驶室里,也得弯着腰。”码头操作部远控主管田仁杰,回忆起在传统人工码头当岸桥司机的情景,“连续高强度工作,都难免落下腰和颈椎疼痛毛病。”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

“借助自动化技术,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与码头一体化运营,共同纳入海关监管,减少接驳,每箱可节省运输成本100多元。”钦州港东站站长黄江南说。

“新”意盎然,质效齐升。据介绍,2023年,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跻身全球TOP30集装箱港口榜单。今年前4月,钦州港集装箱完成209.8万标箱,同比增长22.3%。

站在港口,极目远眺,新质生产力,正在134.2公里的平陆运河项目工地上幻化成龙。这条河、这个港、这片海,澎湃着发展新动能。

点击下方图片链接进入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