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山港东港区榄根作业区开启外贸船作业 北部湾港北海港区开放能级提升

查股网  2025-08-13 10:09  北部湾港(000582)个股分析

(来源:中国水运网)

转自:中国水运网

近日,满载5.3万吨外贸工业原材料的“瑞宁9”轮顺利停靠在北部湾港北海铁山港东港区榄根作业区1号泊位,这是该泊位启用后首次迎来国际航行船舶,标志着北海港口岸铁山港东港区榄根作业区1—2号泊位及南1—3号泊位外贸船舶作业正式开启。

这是北部湾港集团主动构建全方位高层次向海开放新格局的又一生动实践,用实干助力广西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北部湾港北海铁山港。 本报资料室供图北部湾港北海铁山港。 本报资料室供图

打通跨境物流“最后一公里”

“以前我们的外贸货物要到邻近的港口中转,费时耗力。”8月7日,广西柳钢中金不锈钢有限公司生产制造部副经理田宇航向记者表示,现在货物从北海铁山港通关上岸后,到厂里的距离减少了一半以上,运输质效得到进一步提升,有助于企业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效益,享受北部湾港出海大通道带来的更大发展红利。

据了解,北海铁山港东港区榄根作业区的5个泊位包括2个10万吨级和3个5000吨级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745万吨。该作业区于2023年12月28日开港运营,直接服务于北海铁山东港产业区、玉林龙潭临港产业园及粤西等周边腹地园区企业,有效打通了跨境物流“最后一公里”,将“出海口”延伸至企业“家门口”,构建了高效便捷的物流通道。

记者了解到,北部湾港通过与海关、海事、边检等口岸部门信息共享、协同联动,创新应用无接触式船舶卫生检疫系统及表层智能查验等举措,持续提升口岸通关效率,打造便捷海上通道。今年1—6月,北部湾港北海港区完成外贸货物进出口854.4万吨,连续3年同期超850万吨,成为北部湾港对外开放和互联互通的重要节点港口。

今年1—6月,北海铁山港东港区榄根作业区共完成货物吞吐量95.91万吨,同比增长98.14%,主要货源包括木片、铁合金、卷钢、设备等。

有效降低外贸综合物流成本

“为了保障北海铁山港东港区榄根作业区相关泊位顺利对外开放,北海海关等部门加强服务协作,在场所建设、口岸开放验收等环节优化协调保障,顺利推进该作业区泊位对外开放,高效保障首艘入境外贸船舶靠泊。”北海海关铁山港物流监控科副科长李孟孟介绍。

为保障首艘国际航行船舶顺利进境靠泊,北部湾港集团与北海海关、海事、边检等部门强化全流程对接,在场所建设、口岸开放验收、船舶查验及通关等环节加强业务沟通与协作,顺利推进该作业区对外开放启用,赋能区域经济产业联通、经贸融通、人心相通。

“瑞宁9”轮的靠泊,开启了国际航行船舶常态化进出北海铁山港东港区的序幕。该港区将与北海铁山港西港区、石步岭港区形成合力,把更多的内陆腹地转化成开放前沿,构建更大的开放通道与开放门户,有效降低外贸货物综合物流成本,提升区域经贸合作水平,持续畅通供应链产业链,为区域企业在国际贸易中赢得新优势提供强力支撑。

今年以来,北部湾港北海港区外贸业务持续拓展,新增柬埔寨进口木薯干、完成首船发往泰国的元明粉等外贸业务,临港的玖龙纸业也迎来首船泰国木片,钾肥、铁矿、大豆等外贸货源稳定增长,同比增长分别达372%、139%、16%。开放优势、通道优势和港口优势叠加效应显现,正加速现代向海产业在北部湾港集聚发展。

同时,北部湾港北海港区深入推进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新增对外开放泊位11个,现有开放泊位达15个,助力北海铁山港区成功获批广西首个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迈入百万标箱港口方阵

据了解,依托北部湾港的开放平台与发展优势,北部湾港北海港区以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为引领,不断完善港口的基础设施“硬联通”和口岸建设“软联通”。自2017年以来,该港区先后推动北海铁山港西港区北暮作业区7号、8号等13个泊位建设,新增货物通过能力超3000万吨,10万吨级散货船舶实现常态化靠泊作业,集装箱船舶的接卸能力跃升至6万吨级,港口货物通过能力、装卸效率、服务水平全面提升,迈入集装箱年吞吐量百万标箱的港口方阵。

截至目前,北部湾港(本港)外贸泊位总数达85个,外贸集装箱航线达52条,构建起通达北美、南美、非洲、印度等地区的全球航线网络,航运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北部湾港港口核心竞争力、聚合支撑力与辐射带动力正不断增强,西部陆海新通道关键节点的地位愈加稳固,区位优势正转化为发展优势,有效衔接“一带一路”、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为广西融入全球经济产业链和供应链分工合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下一步,北部湾港集团将发挥辐射东盟、畅联全球的优势,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向客户提供更多“门对门”的全程一站式物流解决方案,推动物流更畅、配置更优,持续提高北部湾港的开放能级和对外合作水平,助力园区企业更好通过北部湾港“走出去”和“引进来”,全力打造广西开放前沿新引擎和向海经济发展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