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双星29年:营收震荡利润连亏,市值仅增不足五倍

查股网  2025-04-30 09:27  青岛双星(000599)个股分析

本文源自:金融界

青岛双星于1996年4月30日登陆深交所,至今已走过29个年头。作为中国轮胎行业的重要一员,青岛双星曾依托国企背景与品牌积淀在行业中稳占一席之地,近年来也积极推进产业转型与全球化布局。然而,市场竞争加剧与内部经营压力的叠加,使得公司近年来经营波动频繁,面临持续亏损的严峻现实。

青岛双星主营业务包括轮胎制造与销售,产品覆盖全钢、半钢轮胎及智能装备制造等。公司近年来致力于推进国际化发展,通过对外并购与新建工厂扩展海外市场。其中,计划收购韩国锦湖轮胎45%股份以实现控股,意图借此完善全球供应体系、提升品牌影响力。锦湖轮胎在韩国、中国、美国、越南等地布局8家生产基地,为青岛双星的国际化战略提供支撑。然而,该重组计划推进过程中遭遇深交所中止审核,原因系财务资料过期,显示出公司在资本运作中的不确定性依然较大。

财务数据显示,青岛双星近五年业绩表现起伏剧烈,且自2021年以来连续四年归母净利润为负。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35亿元,同比下降6.89%,归母净利润亏损3.56亿元,同比扩大102.01%。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6.56亿元,同比增长19.05%,但净亏损依旧达1.76亿元。2022年收入为39.10亿元,净亏6.02亿元,为近年最大亏损额。2021年净亏3.20亿元,亏损同比大幅扩大。仅有2023年实现营收正增长,但盈利能力未见根本改善,显示主营业务毛利压缩与成本结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缓解。

青岛双星上市首日市值为7.35亿元,截至2025年4月29日,最新市值为36.18亿元,29年间市值增长不足五倍,年化复合增长率不足6%。对比多数周期性制造业上市公司同期市值表现,青岛双星的增幅处于相对低位。尽管近期因中韩自贸区概念带动,股价出现短期异动,但整体来看,市值提升乏力反映出资本市场对其持续亏损及战略执行力的审慎态度。若未来公司未能有效扭转利润长期亏损的局面,其估值空间或仍将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