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投能源金属】稀土价格止跌回升,四季度消费旺季可期

查股网  2024-09-22 22:56  建投能源(000600)个股分析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来源:CSC研究金属和金属新材料团队)

重要提示:通过本订阅号发布的研究观点和信息仅供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参考。因本订阅号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中信建投客户中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您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使用或转载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稀土:稀土价格节后上涨,据SMM氧化镨钕42.25万元/吨,较上周五上涨2.42%;氧化镝176万元/吨,较上周五上涨0.57%;氧化铽市场均价583.5万元/吨,较上周五上涨2.55%。9月初受订单偏弱影响价格回落,中秋节后市场回暖,补库需求带动价格企稳回升。部分磁材厂会保证1-2个月的原材料库存,随着第四季度的到来,终端企业进行年末销量冲刺,预计国庆过后磁材企业接单量或有小幅增长,稀土市场国庆节后价格可期。

锂:据百川盈孚,本周碳酸锂市场均价为7.15万元/吨,较上周上涨0.7%,电池级粗粒氢氧化锂均为6.95万元/吨,较上周下降1.4%。供给端,本周国内碳酸锂产量略有下滑,碳酸锂价格下跌,逼近自有矿成本,锂盐厂难有利润,江西云母矿端检修频出,低价锂矿难寻,盐厂减停产现象增加。库存方面,工厂库存小幅下降,盐湖大厂再次集中放货,市场库存上涨,期限贸易商囤货挺基差,下游部分企业为国庆备货,库存小幅上涨。需求端,本周下游市场的外采需求显著疲软,节后期货价格并未滑落至低位,仍超出下游市场的心理预期价位,多数企业谨慎观望,仅少数下游刚需采购。下游大厂长协及客供量保持稳定,散单采购量未有增长。下周市场普遍预期下游厂家节前补库,有望提振市场行情。资源端,国内锂资源自主可控意义凸显。

镍:本周LME镍价为16470美元/吨,较上周上涨3.5%;上期所镍价为125350元/吨,较上周上涨1.0%。本周SHFE镍库存2.28万吨,LME镍库存12.41万吨,合计库存14.7万吨,较上周下降0.3%。本周镍铁供应较上周小幅增加,需求整体表现一般。本周国内硫酸镍产量预计29000吨,较上周产量增量,开工率同步上调。近期硫酸镍市场需求未有明显增量,厂家多维持照常生产,暂无明显调整,市场整体开工积极性一般。

稀土&磁材:本周稀土价格涨跌互现。截止到本周四,氧化镨钕市场均价41.85万元/吨,较上周五价格上调1.09%;氧化镝市场均价177万元/吨,较上周五价格上调0.57%;氧化铽市场均价572.5万元/吨,较上周五价格下调0.43%。从供需基本面看,现货供应减少,生产企业开工稳定,产量略有增加,厂家多数以长协订单交付为主,现货报出不多,且市场询单采购增加,成交增多,厂家出货心态谨慎,市场现货价格支撑偏强。需求预期尚可,9月份恰逢双节,下游仍有采购备货需求,且终端订单有所增加,钕铁硼企业对金属价格接受度提高,市场预期好转。

风险提示:

1、全球经济大幅度衰退,消费断崖式萎缩。世界银行在最新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中预计2024年全球GDP增速为2.6%,2025年为2.7%。该机构认为,随着通胀放缓和增长平稳,全球经济正在通往软着陆的道路上,但风险仍然存在。欧美经济数据已经出现下降趋势,若陷入深度衰退对有色金属的消费冲击是巨大的。

2、美国通胀失控,美联储货币收紧超预期,强势美元压制权益资产价格。美国无法有效控制通胀,持续加息。美联储已经进行了大幅度的连续加息,但是服务类特别是租金、工资都显得有粘性制约了通胀的回落。美联储若维持高强度加息,对以美元计价的有色金属是不利的。

3、国内新能源板块消费增速不及预期,地产板块继续消费持续低迷。尽管地产销售端的政策已经不同程度放开,但是居民购买意愿不足,地产企业的债务风险化解进展不顺利。若销售持续未有改善,后期地产竣工端会面临失速风险,对国内部分有色金属消费不利。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稀土价格止跌回升,四季度消费旺季可期》

对外发布时间:2024年9月22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王介超 SAC编号:S1440521110005

郭衍哲 SAC编号:S1440524010001

邵三才SAC编号:S1440524070004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不是中信建投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中信建投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中信建投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订阅者若使用本订阅号所载内容,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而对其中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产生误解。提示订阅者应参阅中信建投已发布的完整证券研究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说明、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

本订阅号发布的内容并非投资决策服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构成对接收本订阅号内容受众的任何投资建议。本订阅号所载内容、意见仅供参考,亦不构成任何保证,订阅者不应单纯依靠本订阅号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订阅者应当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中信建投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订阅者根据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做出的任何决策与中信建投或相关作者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