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亿增持刻不容缓?格力钛是格力电器多元化的曙光吗?
截至2023年6月末,格力钛净利润亏损额为1.71亿元,负债总额242.45亿元,净资产为0.66亿元,公司估值则高达41.38亿元
《投资时报》研究员 董琳
作为知名白马股,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格力电器,000651.SZ)股价的每一次异动,都牵动着二级市场投资者们敏感的“神经”。日前,一则10亿元的增持公告,让格力电器的市值一天缩水超132亿元。
2023年12月19日晚间,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受让现有股东持有的股份增持控股子公司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格力钛)股份。公司已与12名交易对方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拟受让其合计持有的24.54%格力钛股份,交易作价约10.15亿元。受让该部分股份后,公司将合计控制格力钛72.47%股份。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截至2023年6月末,格力钛净利润亏损额为1.71亿元,资产总额为243.11亿元,负债总额242.45亿元,净资产为0.66亿元,公司估值则高达41.38亿元。
这不免让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对格力电器的这次投资产生担忧。12月20日开盘,格力电器股价大幅走低,盘中最大跌幅达7.15%,股价一度触及2023年以来新低。截至当日收盘,该公司股价为30.80元/股(前复权),市值为1734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市值蒸发132亿元。
或为安抚市场情绪,12月21日凌晨,格力电器披露2023年度业绩预告。公告显示,公司预计2023年营业总收入将实现2050亿元—2100亿元,同比增长7.8%—10.4%;预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达270亿元—293亿元,同比增长10.2%—19.6%;预计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将达261亿元—278亿元,同比增长8.8%—15.9%;预计每股盈利在4.82元—5.23元区间,高于2022年的4.43元。
2024年1月2日,格力电器还发布了《关于公司第四期股份回购完成暨股份变动的公告》。公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29日,公司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方式买入公司股份累计9189.797万股,占截至公告日公司总股本的1.63%,最高成交价为33.78元/股,最低成交价为30.81元/股,成交总金额约为30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12月21日,该股报收于31.49元/股,单日上涨2.24%。2024年1月2日早盘,该公司股价以32.17元/股开盘,最新总市值超过1800亿元。
格力电器2023年以来股价走势情况(元/股)
数据来源:Wind
再收格力钛24.54%股份
格力钛成立于2008年,前身为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银隆新能源)。据官网介绍,公司是一家集钛酸锂电池核心材料、电池、智能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研产销及动力电器回收梯次利用为一体的全球综合性新能源产业集团。
2021年,格力电器通过司法拍卖公开竞拍的方式竞得银隆新能源30.47%股权,同时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将持有的银隆新能源17.46%股权对应的表决权委托公司行使。至此,银隆新能源成为格力电器的控股子公司,并在此后更名为“格力钛”。
2023年12月20日,格力电器宣布,受让12位交易对方合计持有的格力钛2.71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比例为24.54%,总交易价格为10.15亿元。此交易完成后,格力电器将直接持有格力钛55.01%的股份,再加上董事长授予的格力钛17.46%股份对应的表决权,格力电器将合计控制格力钛总股本72.47%的表决权,董事长持有的格力钛股份维持不变。
格力电器表示,本次增持股份,有助于公司加强对格力钛的管理与控制,充分发挥双方的协同效应,降低内部管理成本,更积极、主动地应对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同时,格力电器还计划在未来十二个月内择机开展公司协议受让27.53%格力钛股份事宜。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一年内,格力电器将100%持有格力钛。
值得注意的是,从被纳入格力电器合并报表以来,格力钛一直没有在利润上对公司做出贡献。格力电器财报披露,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格力钛分别亏损21.55亿元、19.05亿元、1.71亿元。并且,格力钛的负债压力持续增加,净资产从2021年末的21.78亿元降至2022年末的2.38亿元,到了2023年6月末,格力钛净资产仅剩余0.66亿元,对应的资产负债率也从2021年末的92.13%进一步攀升至99.73%。
在公告中格力电器坦言,格力钛成为格力电器控股子公司后,在公司的支持和格力钛管理层的努力下,产品品质和运营效率不断提升、经营情况不断好转,但其经营仍可能受历史遗留问题、经济周期性波动导致的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新能源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
多元化成效不足?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格力电器之所以对格力钛“势在必得”,是因为格力钛的加入能够让格力电器构建出一条一体化产业链。这条产业链涵盖锂电池材料、锂电池、模组/PACK、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以及下游新能源整车、工商业储能、光伏(储)空调、能源互联网系统等多个环节,可实现多元化业务布局。截至目前,该公司旗下拥有格力、TOSOT、晶弘三大品牌,产业覆盖空调、生活电器、高端装备以及通信设备四大领域。
从业绩表现来看,2023年前三季度,格力电器实现营业总收入1558.12亿元,同比增长5.0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0.92亿元,同比增长9.77%。在最新的业绩预告中,格力电器预计2023年全年营业总收入将继2018年后重新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2050亿元—2100亿元;预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达到270亿元—293亿元,同比增长10.2%—19.6%;预计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将达到261亿元—278亿元,同比增长8.8%—15.9%。
但与空调行业另外“两巨头”美的集团(000333.SZ)和海尔智家(600690.SH)相比,格力电器的业绩并不占优。Wind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美的集团营业收入为2923.80亿元,同比增长7.5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7.17亿元,同比增长13.27%。同期,海尔智家实现营业收入1986.57亿元,同比增长7.5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1.49亿元,同比增长12.71%。两家企业的业绩规模和增速均高于格力电器。
从营收结构来看,美的集团旗下三大业务分别为暖通空调、消费电器和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海尔智家则拥有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厨电、水家电等业务,布局较为均衡。对比之下,格力电器收入占比最高的依然是空调业务。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该公司空调业务实现的营业收入约为70亿元,占当期总营收的比重为70.54%,而公司力拓的绿色能源业务收入占比仅为2.94%。
更为重要的是,近三年来,格力电器空调业务营收增速已出现放缓迹象,2023年上半年,该公司空调业务增速为1.82%。在此情况下,尽管业绩表现超出市场预期,但寻求家电之外新的业务增长点,对公司来说或已刻不容缓。格力电器也表示,公司将持续进行工业化转型,在高端装备、工业制品、绿色能源等多元化领域持续发力,创造更多的领先技术,为业绩提供增长动力。
格力电器2023年业绩预告情况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