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652为什么要改名?

查股网  2025-08-03 05:18  泰达股份(000652)个股分析

  “泰达股份(股票代码000652)改名了”“泰达股份‘出清’扬州房产项目”“泰达股份牵手‘宁王’(指宁德时代)子公司”……这个夏天,天津泰达资源循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达股份)的重磅公告接二连三,在资本市场激起层层涟漪。市场敏锐地意识到:这绝非简单的改名,应是这家天津知名国企的战略重构。改革因何而起?路径如何铺就?成效又将指向何方?

  为何改?

  潮涌之下,国企的破局自觉

  改革,早已融入泰达的血脉。回望其成长轨迹,从不缺乏敢为人先的勇气:

  从天津市毛毡厂起步,乘改革开放东风,成为第一批引进世界先进长丝生产线的美纶化纤厂;1992年,跻身天津市首批柜台交易的股份制企业——美纶股份;1996年,完成全国首例国有股权无偿划拨的教科书级借壳上市,泰达股份横空出世,该案例被哈佛商学院选中。

  伴随国家城镇化浪潮,泰达股份在区域开发与房地产业务上高歌猛进。然而,狂飙突进亦暗藏隐忧。居安思危的泰达人在产城融合的巅峰期便前瞻布局,于2005年投建中国北方首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天津双港垃圾焚烧发电厂,毅然踏上大环保新赛道。此后20年深耕不辍,环保业务资产从7.91亿元跃升至125.74亿元,从“关键变量”成长为“最大增量”。

  常立潮头,更知潮汐规律,最懂改革紧迫。“市场潮向已变,多元化战略必须聚焦。”泰达股份的控股股东——泰达控股的负责人说。唯有剥离非主业资产,将核心锁定于前景广阔且自身根基深厚的“大环保”,方能在时代巨浪中行稳致远。

  ——从纺织、地产到生态环保,泰达股份的转型轨迹何尝不是中国产业升级浪潮的生动缩影。

  怎么改?

  聚焦主业,重塑增长极

  改革决心既定,路径清晰坚定。

  更名立信,锚定新航向:7月19日,泰达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全称从“天津泰达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天津泰达资源循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资源循环”写入公司新名,是向市场发出的最强信号——2025年之夏,泰达股份正式挥别多元投资时代,战略重心全面转向“大环保、新材料、新能源”三大核心赛道。

  轻装上阵,剥离非主业:就在更名前夕,随着扬州万运股权转让款悉数到位,泰达股份涉房资产出清拉开帷幕。大股东泰达控股的鼎力支持,为这场深度改革提供了坚实后盾。

  强强联手,抢占新蓝海:今年6月,与宁德时代子公司共建天津邦普泰达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剑指新能源汽车退役电池循环利用体系,卡位新能源产业链关键一环。

  其实,相关改革早已在两条战线同步推进:

  一方面,横向并购:2024年7月,成功收购央企华润旗下企业的生物质发电项目(资产总额22.35亿元),成为“国家双碳战略下央地国企强强联合”的典范,显著提升垃圾处理规模。

  另一方面,纵向贯通:面对环保产业“内卷”,泰达股份选择锻造全链优势,向上整合“环卫一体化”,强化前端收集能力;向下深挖飞灰、炉渣等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构建“收集—处理—再生”闭环体系。“好比吃一条鱼,以前只吃中段,现在要吃全鱼。垃圾处理,我们是认真的。”泰达股份董事长周志远说。

  公司旗下明星企业泰达洁净,在口罩滤材业务登顶后,正加速转型,深耕小孔径液体滤材等高附加值市场。

  伴随环保主业壮大,天津市首家国资背景专业碳资产管理平台——天津泰达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达碳资管)应运而生。作为泰达股份的子公司,其依托“碳管理+绿色投资”双轮驱动,为绿色转型全方位赋能。

  走向何方?

  成效初显,蓝海扬帆

  战略清晰、战术精准、执行果决,泰达股份改革的成效正加速显现。

  在完成对华润子公司项目的并购后,眼下,泰达股份业务版图从9省15市迅速扩张至10省21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规模达到23660吨/日,实现跨越式增长。

  公司的“固链、强链、补链”一直在稳步推进。事实上,泰达人对此早有成熟经验。在风景如画的黄山,泰达人打造的黄山静脉产业园已成为行业典范: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蒸汽用于餐厨垃圾加热和污泥干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渣、干化污泥、废水、废气等,又回输至焚烧电厂进行终端处置,真正实现“吃干榨净”、变废为宝。这种类似人体静脉“回血”功能的产业模式(静脉产业),将是泰达环保板块未来复制推广的核心模式。“我们将致力于打造垃圾资源化、农林废弃物等资源循环利用的闭环产业体系。”周志远强调。

  泰达洁净锚定奥斯龙等全球企业巨头,其耐高温材料也取得关键突破,上半年销售额同比激增近两倍。其在汽车过滤材料、血液过滤材料等高端领域的技术贯通与场景落地,正开辟着医疗、工业等市场的新增长曲线。

  泰达碳资管则通过参与制定《绿色商业保理业务规范》等行业团标、搭建“智碳云”平台等举措,夯实了绿色金融与服务支撑能力。

  泰达股份改名背后,剥离的是旧增长模式的桎梏,焕发的是对绿色未来的坚定信念。这艘曾承载数十年荣光的巨轮,已在新质生产力的蓝海中校准航向,破浪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