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科股份关联收购收深交所问询函

http://ddx.gubit.cn  2023-06-26 21:16  金科股份(000656)公司分析

本报记者 庄灵辉 卢志坤 北京报道

近期,金科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656.SZ,以下简称“金科股份”)披露了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预案,拟以1.17元/股发行股份购买控股股东金科控股之控股子公司科易小贷持有的重庆恒昇大业建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股权,交易总价尚未确定。

根据披露信息,金科股份目前的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与销售,此次关联并购是为谋求业务转型升级,实现产业协同发展,交易完成后,标的公司将成为公司重要参股子公司,公司将实现“地产+建筑科技”的产业协同。

在金科股份复牌之日,深交所也对其关联并购发出问询函,要求金科股份说明此次收购的必要性、收购标的的业务状况、标的公司与金科股份的业务协同等问题,要求金科股份在6月30日前回复。

在此之前,金科股份还披露了公司控股股东、部分董监高及核心骨干增持公司股份的进展情况,并在回复深交所年报问询函中表示当前自身存在流动性阶段性紧张。针对近期密集动作以及如何化解流动性风险等,金科股份方面回复《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近期公司公告内容已作详细说明,一切以公司对外公告内容为准。

流动性阶段性紧张

在回复深交所年报问询函中,金科股份披露了公司截至2023年4月30日有息负债为736.93亿元,其中1年内到期的负债合计473.01亿元。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末,金科股份的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19.58亿元,其中包括70.21亿元的预售监管资金、14.38亿元的司法冻结款;至2023年一季度末,金科股份货币资金为116.42亿元。相较1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金科股份的货币资金存在较大缺口。

在回复深交所年报问询函中,金科股份也坦承自身存在流动性阶段性紧张,并对公司流动性风险进行了说明。

“公司2022年度、2023年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正,但受预售监管资金使用受限及融资受限等因素的影响,金融机构及项目合作方股东对项目公司资金调用较为谨慎,项目资金监管加强,公司可自由动用货币资金减少。”金科股份方面指出,公司因流动性阶段性紧张导致未能如期偿还部分债务,公司可能会因债务逾期承担担保责任、诉讼、仲裁、冻结银行账户、冻结资产等风险,可能会对公司经营产生影响。

为应对流动性风险,金科股份方面表示,公司目前主要通过销售回款、新增融资投放置换部分存量融资、开展债务展期等方式来缓解短期债务压力,但相关措施能否按计划实施取决于债权人自身对持有债权的处置计划,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此外,为改善持续经营能力,金科股份方面还表示,公司一方面与各金融机构沟通积极化解各类债务风险,争取新增融资投放置换部分存量融资;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债务展期工作,协商调整存量融资的还款节奏和期限,保留现金流支持项目良性循环。

金科股份在回复函中披露,截至2022年4月30日,公司累计完成307.05亿元有息负债的期限调整工作,其中包括公开市场债务12笔,涉及本金117.95亿元。

化解风险

近期,部分房企因股价连续多个交易日低于1元,面临退市风险。金科股份每股股价也于5月下旬跌至1元以下,并连续多日在1元附近徘徊。

按照相关规定,股票面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将被强制退市。因此在全力化解流动性风险的同时,金科股份近期还通过股东增持股份、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等动作化解退市风险。

股东增持股份方面,今年5月23日以来,金科股份陆续公布公司控股股东、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增持公司股份计划。

6月5日晚间,金科股份披露了相关增持计划进展。其中,截至公告披露日,控股股东指定的增持主体重庆财聚投资有限公司已累计增持公司股份216791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406%,成交金额合计19268526元;公司11位董监高及核心骨干已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合计增持公司股份144.2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27%,合计增持金额为142.04万元。

在公告中,金科股份方面表示,鉴于金科股份股价近期大幅下跌,已严重偏离基本面。控股股东坚定支持金科股份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推动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健康发展的工作,基于对基本面和管理层的信心,决定增持公司股份。

此外,金科股份于今年6月7日发布停牌公告,提出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上述标的公司20%股权。根据披露信息,上述标的公司四大核心主营业务为绿色新型建材业务、装配式EPC总包业务、BIM及智能管控服务建筑产业化咨询服务,金科股份方面认为相关交易有助于促进公司战略重组和转型升级。

“股票退市,对公司品牌、融资、销售、对外合作等经营活动将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认为,近期金科股份系列救市措施如大股东增持、装入优质资产等,短期对提升公司股票价值有帮助,避免了股票价格快速下跌。长期来看,公司要尽快完成债务重组、盘活存量保交楼、加快销售回款,尽快恢复经营,才能避免退市发生。

(编辑:卢志坤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