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股再添员 | ST金鸿迁址衡阳,坎坷之路还得继续走
在去年宇新股份出逃广东惠州之后,湖南最近迎来了ST金鸿(000669),其注册地从吉林迁至湖南衡阳。至此,湖南上市公司数量上升至147家。
这一动作,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8月21日ST金鸿股价更是直接涨停。那么,ST金鸿为何选择迁入湖南,这背后有着怎样的缘由?迁址之后公司又能否成功摘帽?
01ST金鸿的坎坷过往
ST金鸿的历史那可真是充满波折。它成立于1985年,最初叫吉诺尔,1996年在深交所上市后,业绩就开始变脸亏损。
此后,历经多次重组和更名,先后涉足含氟冰箱、电话座机、医药等领域,但都不太顺利。
2012年,陈义和入主,公司完成资产置换,更名为“金鸿能源”,主营变为天然气相关业务。在“煤改气”的东风下,公司一度风光无限,股、债双发。
可好景不长,2018年“气荒”出现,天然气行业发展受阻,ST金鸿此前的激进扩张带来了严重后果,业绩大幅亏损、债务违约、资产被甩卖、诉讼缠身,大股东股权也被冻结。
就拿2017年大股东新能国际的质押式回购交易来说,本想着用股票抵押融资,可后来股价下跌,不断补充质押物还是无法按约回购,最终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
到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急剧缩水,负债却居高不下,资产负债率高达94.06%,濒临资不抵债。
02为何选择湖南衡阳?
按理说,ST金鸿的新任大股东是山西坤杰,实控人徐博旗下主要干细胞资产也在山西,迁址山西似乎更合理。但实际上,ST金鸿选择衡阳是有深层次原因的。
自2012年转型天然气业务以来,湖南区域市场就一直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而衡阳市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更是核心子公司。2012年,湖南地区营收占总营收的57.90%;2017年,公司布局最庞大时,湖南地区营收仍占30.90%,是第一大收入来源区域;到2024年,湖南区域营收占比更是增至92.91%。
衡阳天然气公司自2002年设立,如今已成为衡阳市城区主要燃气运营企业,覆盖多个社区服务中心,形成全域服务网络。
早在2019年公司资金困难时,转让了该公司34%的股权,即便如此,2024年衡阳天然气公司营收仍达10.38亿元,对ST金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从业务发展和营收依赖来看,迁址衡阳是顺理成章的事。
03迁址后的摘帽前景
目前,制约ST金鸿摘帽的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子公司失控诉讼结案,二是剩余债券清偿完成。
从诉讼情况来看,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新增了不少诉讼和仲裁案件,涉及金额较大。像“15金鸿债”“16中票”等债务问题还未完全解决,2025年又有新的诉讼,如长城资管追讨信托贷款案,一审判决ST金鸿需支付本息4.21亿元。这些诉讼不仅影响公司的财务状况,也增加了摘帽的难度。
在债务清偿方面,虽然公司一直在努力处置资产偿债,但进展并不顺利。2025年一季末,公司货币资金只有4953万元,而短期借款高达5.44亿元,流动负债更是有15.27亿元,偿债压力巨大。
ST金鸿迁址衡阳,是基于自身业务发展的现实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司就能轻松摆脱困境。
未来,公司要想成功摘帽、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妥善解决诉讼和债务问题,另一方面或许还需要探索新的业务增长点,不能仅仅依赖衡阳的天然气业务。
至于ST金鸿未来究竟会如何发展,恐怕难言乐观。
麓山侃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