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塑科技斩获12.36亿海外大单 5年研发费11.69亿构筑技术壁垒

查股网  2025-07-03 07:35  模塑科技(000700)个股分析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张璐

模塑科技(000700.SZ)喜提大单。

7月1日,模塑科技公告,全资子公司Minghua de Mexico(简称“墨西哥名华”)接到北美知名电动车企外饰件产品项目定点。项目预计2026年1月开始量产,生命周期5年,预计总销售量36.6万套,预计总销售额12.36亿元。

模塑科技表示,此次定点意义非凡,标志着墨西哥名华在制造能力和品质保证方面得到了客户的认可,为公司未来在北美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并将对公司未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从最新业绩来看,2025年一季度,模塑科技实现营收15.99亿元,净利润1.48亿元。虽然营收较去年同期下降11.65% ,但净利润却同比上升2.74%,盈利能力上升,毛利率同比增长3.75个百分点至20.94%。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在亮眼订单的背后,是模塑科技持续深耕研发的厚积薄发。2020年至2024年,公司累计投入11.69亿元研发费用,在北京、上海及江阴等地设立研发中心,开展模内上漆工艺、透光透波保险杠等多项技术攻关,以技术壁垒筑牢市场竞争优势。

频揽大单撬动海外市场

7月1日,模塑科技发布公告,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墨西哥名华近日获得了北美知名电动车企业的外饰件产品项目定点。根据客户规划,该项目预计于2026年1月开始量产,生命周期为5年,预计总销售量为36.6万套,预计总销售额为12.36亿元。

模塑科技表示,此次定点标志着墨西哥名华在制造能力和品质保证方面得到了客户的认可,为公司未来在北美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并将对公司未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回顾2025年上半年,模塑科技在项目定点方面成绩斐然。在国内市场,今年1月公司接到国内某知名新能源客户发出的三个新能源SUV车型外饰件产品项目定点,预计生命周期总销售额达12.3亿元至13.2亿元,计划2026年5月投产。

今年4月14日,模塑科技全资子公司沈阳名华模塑科技有限公司接到某头部豪华车客户发出的外饰件产品项目定点书。根据客户规划,该项目预计于2027年4月开始量产,生命周期为8年,预计总销售量约为66万套,预计总销售额约为20.7亿元。

在海外市场,模塑科技全资子公司墨西哥名华表现出色。2024年12月,公司收获某头部豪华车客户两个车型外饰件产品项目定点,项目1配套新能源SUV,项目2配套新能源轿车,预计总销售额超27.28亿元,计划2027年2月投产;2024年7月,墨西哥名华还获得海外新客户外饰件产品项目定点,预计2025年10月开始量产。

从地域布局来看,模塑科技在中国、墨西哥等地设有生产基地,形成了全球化的业务布局。这种贴近客户的供应链布局,使得公司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有效降低运输成本,极大提升了客户服务质量。

通过不断拓展海外业务,模塑科技逐渐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其品牌影响力也与日俱增。财报显示,2024年,其海外业务实现营收19.91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为27.9%,较上年24.02%的占比增长了3.88个百分点,展现出强劲的国际化发展势头。

5年研发费累达11.69亿

公开资料显示,模塑科技在汽车零部件行业深耕多年,已成长为行业内的佼佼者。公司一直专注于汽车保险杠等零部件产品的开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汽车外饰塑件和内外饰电镀件,汽车保险杠年产能达600万套以上(含参股公司北汽模塑)。

从业绩来看,2024年,模塑科技全年实现营收71.36亿元,同比下降18.18%;净利润为6.26亿元,同比增长39.46%;扣非净利润为5.18亿元,同比增长13.68%。虽然营收有所下滑,但净利润的大幅增长,彰显了公司在成本控制、产品结构优化以及运营效率提升等方面的显著成效。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模塑科技旗下子公司北汽模塑业绩表现也十分亮眼,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53.84亿元,同比增长28.04%;净利润为4.54亿元,同比增长12.75%。在新势力客户高速成长的助力下,北汽模塑成功实现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成为公司整体业绩的重要支撑。

目前,模塑科技已成功融入主流汽车厂商供应链体系,合作客户涵盖宝马、北京奔驰、上汽通用、上汽大众、奇瑞捷豹路虎、沃尔沃、北京现代等传统汽车巨头,以及特斯拉、理想、比亚迪、蔚来、小鹏、合众哪吒、赛力斯、岚图、小米、极氪、智己等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

此外,在研发投入上,模塑科技高度重视技术创新,2020年至2024年,其研发费用均在2亿元以上,分别为2.11亿元、2.75亿元、2.14亿元、2.44亿元、2.25亿元,5年研发费用累计达到11.69亿元。目前,公司在北京、上海及江阴设有研发中心,拥有庞大的研发团队,具备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

进入2025年,模塑科技营收下滑,但利润逆势增长。公司一季度营收为15.99亿元,同比下降11.65%;净利润为1.48亿元,同比增长2.74%;扣非净利润为1.37亿元,同比增长45.09%;毛利率同比增长3.75个百分点至20.94%。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