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被拍卖股权,锦龙股份成“烫手山芋”?

查股网  2025-09-23 18:01  锦龙股份(000712)个股分析

《投资者网》吕子禾

近日,深耕金融投资领域的锦龙股份发布公告,揭开年内第三次股权司法拍卖的序幕。公告内容显示,东莞市新世纪科教拓展有限公司持有的3000万股锦龙股份股权,将于10月12日在司法拍卖平台上线,合计起拍价达3.14亿元。

回溯其今年以来的发展脉络,这已是锦龙股份股权第三次面临司法拍卖。前两次拍卖分别涉及6230万股、3500万股股权,却均遭遇“一拍流拍”的尴尬处境,不得不进入二拍环节。

股权作为企业资本结构的核心要素,频繁走上司法拍卖台且屡屡流拍,绝非偶然。为何锦龙股份的股权会在年内密集遭遇司法拍卖?一拍流拍的共性背后,是起拍价不合理,还是市场对企业前景缺乏信心?

流拍“魔咒”

要读懂锦龙股份股权拍卖的深层逻辑,首先需厘清三次拍卖的核心细节。从已披露信息来看,三次拍卖主要围绕新世纪科教持有的锦龙股份股权展开,呈现出鲜明的“流拍共性”,但在具体数据上暗藏差异。

从单次拍卖维度来看,三次拍卖的股权规模呈依次递减趋势:首次拍卖涉及6230万股,第二次为3500万股,第三次缩减至3000万股。结合第三次3000万股对应3.14亿元起拍价,可推算出此次每股起拍价约为10.47元。

从流程来看,前两次拍卖均通过淘宝司法拍卖平台等常见网络渠道进行,第三次拍卖的具体平台虽未完全披露,但结合前两次操作,大概率会延续网络司法拍卖的模式。

至于流拍现象,可从三个角度来看。

其一,起拍价合理性存疑。尽管折价率逐步扩大,但结合锦龙股份近年的业绩表现,市场可能认为当前起拍价仍高于股权的实际价值;其二,股权潜在风险叠加。新世纪科教持有的部分股权可能存在“质押+冻结”双重限制,即便拍卖成交,受让方可能面临股权解押、过户等流程障碍,增加了投资风险;其三,市场对锦龙股份经营前景的担忧,使得投资者对其股权的长期价值缺乏信心,不愿轻易接手。

不过,这些仅仅是浮于表面的推测,要找到流拍的核心原因,还需深挖拍卖背后的债务链条。

债务困局

锦龙股份股权频繁走上拍卖台,本质上是新世纪科教债务危机的“外溢效应”。透过“债务违约-法院裁定-股权拍卖”的链条不难发现,股权早已成为新世纪科教清偿债务的“最后稻草”。

从司法逻辑来看,股权拍卖的直接诱因均指向新世纪科教的债务违约。新世纪科教近年因多起借款合同纠纷被债权方起诉,涉及的债权方包括多家商业银行及信托公司。

在协商还款无果后,债权方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而新世纪科教除持有的锦龙股份股权外,其他资产要么已被抵押,要么存在变现难度大的问题,因此,股权自然成为法院强制执行的核心标的。

需要警惕的是,新世纪科教的债务危机已开始向锦龙股份传导作为锦龙股份的重要股东,新世纪科教持有的股权被冻结、拍卖,可能导致锦龙股份股东结构不稳定,进而影响其融资能力及合作方信心。

而锦龙股份自身的经营表现,也在间接削弱其股权的“吸引力”。作为一家以证券业务为核心的上市公司,锦龙股份近年业绩波动明显。2022年,受A股市场震荡影响,净亏损3.92亿元;2023年净亏损3.84亿元。

二级市场上,在近一年市场整体走强的背景下,锦龙股份股价表现也并不算得上出彩,从最高19.72元/股跌至当前13元/股左右。股价的低迷直接影响了股权拍卖的市场预期。投资者若以起拍价接手股权,不仅面临短期内股价下跌的浮亏风险,还需承担股权过户、后续经营等不确定性,自然会持观望态度。

多方博弈

锦龙股份年内三次股权拍卖,并非孤立事件,其影响已辐射至公司治理、资本市场及各类投资者群体,引发了一场多方参与的“利益博弈”。

对锦龙股份而言,股权拍卖最直接的冲击在于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截至2024年年报,新世纪科教持有锦龙股份27.9%的股权,为第一大股东。本年的三次拍卖涉及的股权合计1.273亿股,约占锦龙股份总股本的14%。

更关键的是,若受让方为单一机构或一致行动人,且持股比例超过当前第一大股东,则可能引发锦龙股份的“控股权之争”。即便受让方为分散的中小投资者,股权结构的分散化也会导致公司决策效率降低。

在资本市场层面,系列拍卖事件释放的负面信号已开始影响市场对锦龙股份的预期。每次拍卖公告发布后,锦龙股份股价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首次拍卖公告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股价下跌1.78%,第二次下跌1.11%,第三次公告发布后首个交易日下跌0.83%。

不同投资者群体的利益诉求,也在这场拍卖风波中呈现出分化。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股权拍卖引发的股价波动直接导致持仓亏损,多数人选择“用脚投票”,通过减持规避风险。

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若二拍起拍价进一步下调,部分专注于困境资产投资的机构可能会考虑参与,试图以低价获取锦龙股份股权,赌未来公司业绩改善或子公司IPO突破带来的估值修复。

对于债权方,则最关注拍卖能否足额清偿债务。若三次拍卖最终均流拍,债权方可能会申请将股权折价抵偿债务,或启动对新世纪科教的破产重整程序,进一步追讨剩余债权。

锦龙股份的股权拍卖风波尚未落幕,其后续走向不仅关乎新世纪科教的债务化解,更将深刻影响锦龙股份的发展轨迹。最终走向如何,仍有待时间给出答案。(思维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