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锦能源打起了退堂鼓
(来源:蔚然先声Lite)
作者 | 云开编辑 | 方乔
11月7日,美锦能源发布公告宣布终止“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及氢燃料商用车零部件生产项目(一期一阶段)”,剩余1.79亿元募集资金将永久补充流动资金。这个原计划投资15.02亿元的项目,实际只投入7343万元就草草收场,投资进度仅为29.37%。
项目终止引发市场关注,外界开始质疑美锦能源是否要收缩甚至退出氢能业务。11月17日晚间,公司紧急发布声明回应,表示将继续布局氢能,但业务重心将从商用车领域转向氢储能、分布式发电等方向。
01
美锦能源此次终止的项目源于2022年可转债募资计划。当年公司募集资金35.9亿元,该氢能项目原计划投入6亿元,后来调整到2.5亿元。项目选址山西晋中,目标是建设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及商用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从2022年启动到2025年叫停的三年时间里,项目一直进展缓慢,达产时间曾从2023年12月推迟到2025年12月,最终还是没能等到正式投产。
据美锦能源公告披露,项目终止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首先是政策环境变化,晋中市未能进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应用示范城市群,缺乏中央财政补贴和产业链配套支持。
中研普华研究员李芬珍子在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时指出,全国超过85%的燃料电池汽车推广量和70%的加氢站集中于五大示范城市群,非示范区域企业面临明显政策落差。
在示范城市,一辆氢能重卡能拿到数十万元补贴,而在非示范区域,补贴缺失导致成本高企,市场需求难以启动。
其次是技术路线尚未统一,公告明确指出,商用车领域的电堆功率、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仍在快速更新换代。氢能行业对质子交换膜材料选择、系统集成方案设计等关键环节还没有形成统一标准,不同企业押注不同的技术方向,企业现在投入大量资金研发的技术可能很快就会被新方案取代。
第三是市场推广不及预期,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速度放缓,加之疫情等突发事件影响,项目施工进度被迫放缓。对于已经建成的总装车间、加氢站等设施,公司计划通过轻资产运营模式,引入合作伙伴共同使用。
02
项目终止背后,是美锦能源持续恶化的财务状况。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190.30亿元,同比下降8.55%,归母净利润亏损11.42亿元,从盈利转为大额亏损。进入2025年情况并没有好转,前三季度营收129.74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7.37亿元。
与此同时,主业焦化业务受煤炭、焦炭价格下行影响严重,卓创资讯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山西准一级干熄焦出厂价从1月初开始累计下跌460元/吨,跌幅超过27%。焦化业务占公司营收的95.84%,价格持续下行直接压缩了利润空间。
氢能业务目前还无法填补传统业务的亏损缺口。2024年财报显示,氢能业务收入占比只有4.16%,虽然公司累计推广了3591辆氢燃料电池汽车,但商业化进展缓慢。旗下两家整车制造企业飞驰科技和青岛美锦2024年合计只生产了208台商用车,销售634台,产销量同比均有所下降。
中证鹏元的跟踪评级报告分析,受政策补贴退坡、氢气成本高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因素影响,商用车市场销售遇冷导致产能未饱和。2024年飞驰科技亏损1.05亿元,青岛美锦亏损0.72亿元,两家核心子公司都处于亏损状态。
11月17日晚间,美锦能源发布声明称,将拓展氢能多元化应用,重点聚焦氢储能、分布式发电、无人机及船用氢动力系统等新兴领域。从商用车整车制造转向储能和特种应用,确实能够避开当前商用车市场技术路线混乱、需求不足的困境。
但这些新领域的商业化同样面临不确定性,短期内难以产生稳定收益。在传统业务持续亏损、新业务尚未成型的情况下,公司选择把剩余募集资金转为流动资金,实际上是为了应对当前的经营压力,保证企业正常运转。
从整个行业来看,今年以来雷诺、通用汽车、Stellantis等多家国际车企都在调整氢能战略,部分项目已经进入清算或终止阶段。美锦能源的战略收缩,本质上是企业在政策环境、技术风险、市场需求多重压力下做出的务实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