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元证券】汽车:智电转型持续,欧洲计划加强电动车支持

查股网  2025-02-07 07:30  国元证券(000728)个股分析

(来源:国元研究)

汽车:智电转型持续,欧洲计划加强电动车支持

以旧换新申请强度持续,国内汽车需求有保障

根据商务部信息截至1月31日零时全国共收到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报废更新补贴申请5.7万份。对比2024年数据,一月份申请强度弱于2024月度平均水平。这与1月份处于春节期间且2024年底上一轮政策透支有关。预计随着进入正常工作日,申请数量有望持续提升。从我们的汽车销量模型看GDP增长与汽车销量关系密切,且汽车消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左右。提振消费、稳增长仍需汽车销售发力。因此若上半年加力扩围以旧换新政策对汽车消费的提振不及预期,预计下半年仍将出台更大力度政策。仍然从全年角度看好汽车销量及二级市场表现。同时关注短期受春节及去年透支影响下短期需求不足的可能性风险。

欧洲计划加强电动车支持,美国计划加关税,继续看好产业出海

据英国《金融时报》1月23日报道,欧盟计划加强对电动车的支持。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特蕾莎里贝拉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欧盟官员正在制定相关激励方案。希望通过全欧洲的补贴计划,提振电动汽车需求,帮助陷入困境的欧洲汽车行业。受中国国内电动车快速发展对欧洲在华车企的挤压作用以及全球汽车需求走弱影响,欧洲车企正在面临困境,从业绩情况来看大众、奥迪、斯特兰蒂斯、宝马、奔驰等欧洲主要汽车企业上半年利润均呈同比下降趋势。欧洲车企转型趋势迫切。美国方面,美国东部时间2月1日,美方宣布对所有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目前国内汽车整车出口美国面临的关税情况传统燃油车27.5%,零部件根据不同产品25%左右,电动车整车关税102.5%,整体面临较高的关税情况。虽然此次加税政策双方仍在博弈中。但长期趋势看中国汽车直接出口面对壁垒增加趋势。结合欧洲对电动车的支持以及美国为代表的关税壁垒,持续看好中国汽车产业链产业出海机遇。尤其是在电动车发展背景下,在电领域有核心技术工艺及性价比的出海企业。

DEEPSEEK出圈,智驾发展有望提速

通用大语言大模型Deepseek以低成本、低算力,做出了媲美Chatgpt的开源高性能模型,推动AI领域技术进化并火爆出圈。作为AI应用的领先领域之一,自动驾驶行业虽然当前尚未提出结合Deepseek的相关技术应用。但低成本、低算力、高性能模式与自动驾驶追寻下沉市场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同时其开源、低成本、低算力的特征,为大量有AI转型计划但受限于算力、算法和成本的企业获得本地化部署大模型的机会。

投资建议:

政策支持下,汽车行业消费仍有较强需求,关注需求提升背景下行业销量上行并带动二级市场发展机会;关注海外鼓励电动车发展及贸易壁垒加剧背景下产业出海机会,关注Deepseek出圈效应,带动智驾及行业内AI转型企业持续发展。

本周重要数据整理(2025.01.27-02.02)

本周行业要闻(2025.01.27-02.02)

2.1国内车市重点新闻

1.19款新车型、百亿元投入,一汽-大众2025年加速转型(2025.1.22)

一汽-大众公布了2024年的经营数据,全年累计完成终端销售整车1659107辆(含奥迪进口车)。面对2025年汽车行业发展的新态势,一汽-大众将“突破”定为年度主题词,聚焦商品、技术、效率和营销等关键领域,全力实现重点突破。

未来20个月,一汽-大众旗下三大品牌将在“油电共进”“油电双智”策略的基础上,推出19款新车型,涵盖燃油、电动和混合动力多条路线。其中,大众品牌将全面升级商品阵容,陆续投放7款重磅车型,并计划在2025年每月推出一款新车。奥迪品牌也将推出全新奥迪A5L等5款全新车型。在后续的2026年和2027年,一汽-大众将重点发力混动领域,实现PHEV(含REEV)车型的全覆盖,届时其商品阵容将焕然一新。

目前,一汽-大众在全国拥有7大研发基地,研发人员规模和投入资金持续增加。未来每年的研发投入将超过180亿元。在燃油车技术方面,一汽-大众生产的EA211Evo二代1.5T发动机被誉为“第二代黄金动力”,采用大众汽车集团的尖端技术,动力响应速度提升约50%,WLTC油耗最大降低30%。

2.奇瑞全资控股安徽智界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亿(2025.1.27)

安徽智界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于1月23日在芜湖成立,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该公司唯一股东,全资控股安徽智界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安徽智界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亿元,余久锋担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经营范围包括许可项目“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一般项目“货物进出口;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新能源汽车时代,奇瑞选择了与华为携手合作,联合打造“智界”品牌,并与“问界”“享界”“尊界”等品牌一起,构建了鸿蒙智能汽车技术生态联盟。

2023年11月,华为智选车首款轿车、同时也是华为与奇瑞合作造车的第一款产品——智界S7上市;2024年9月,华为与奇瑞合作造车的第二款产品——智界R7上市。2024年12月,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申请注册了“智界”图形商标。截至目前,奇瑞集团已经正式形成了奇瑞、星途、捷途、iCAR、智界五大品牌为代表、油电协同的全赛道产品组团。

3.我国首个新能源车险指导意见发布(2025.1.27)

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我国首个新能源车险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提出的一揽子政策举措,将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新能源车险供给,在促进新能源车险价格与风险更为匹配的同时,推动实现愿保尽保。

同时,车险定价精准度会不断提升,车辆维修和理赔的标准化程度将持续提高,也将促进新能源汽车企业优化生产设计、完善零部件供给,提高新能源汽车维修经济性水平,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4.吉利将推两款醇电混动车型:“可醇、可电、可油”三种能源模式(2025.1.28)

吉利汽车集团甲醇汽车业务中心总经理陆玉凯透露,吉利今年将推出两款醇电混动车型,分别为全新一代“醇氢电混”轿车和SUV车型。这两款车型能够实现“可醇、可电、可油”三种能源模式,具有较高的能源灵活性。

在“超醇电混”技术的加持下,车辆的同一燃料箱内可实现甲醇和汽油以灵活配比混合。与此同时,两款新车均采用全球首创的甲醇发动机、超低温冷启动技术,突破性地实现甲醇燃料在零下40摄氏度低温下的启动,发动机热效率达到48.15%。

吉利现款“第四代帝豪醇电混动轿车”于2022年首次推出,目前已小幅改款至2024版。新车整体造型低调简洁,长宽高分别为4638x1820x1460毫米,轴距为2650毫米,配备17英寸轮毂。车内搭载12.3英寸中控屏,使用皮质座椅。

动力方面,新车搭载1.8升醇电混动发动机和3挡混动专用变速箱(DHT)组成的混动电驱系统,以甲醇为燃料。1.8升发动机最大功率97千瓦,峰值扭矩175牛·米;驱动电机最大功率100千瓦,峰值扭矩320牛·米。

5.比亚迪海豹05DM-i将于2月10日上市,已开启预售(2025.1.31)

据比亚迪官方消息,海豹05DM-i将于2月10日正式上市,此前新车已开启预售,三款车型预售价分别为8.98万元、9.98万元、10.98万元。

海豹05DM-i可以看作是驱逐舰05的改款更名车型,长/宽/高分别为4780×1837×1515mm,轴距为2718mm,外观颜色有亚特兰蒂斯灰,时光灰,雪域白,魔芋黑可选,采用全新内饰设计。

新车将搭载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亏电油耗或低至2.95L/100km,满油满电综合续航里程预计将超2000km。

2.2国外车市重点新闻

1.福特因电池问题召回超27万辆汽车(2025.1.23)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周四(1月23日)宣布,福特汽车公司将在美国召回超过27万辆汽车,原因是电池可能存在故障隐患。此次召回涉及以下车型:2021-2023年款BroncoSportSUV和2022-2023年款Maverick皮卡合计约272817辆汽车受到影响。

此次召回车辆的12伏电池可能会退化并突然失效,从而导致电子设备(如危险警示灯)无法使用,甚至车辆失去驱动力,增加发生事故的风险。

福特表示,这一问题是由电池供应商的制造缺陷导致的。福特预计将在2月3日左右寄出召回通知。召回车辆需接受福特经销商检查,如果需要,将免费更换12伏电池。

2.特斯拉召回共计超120万辆进口及国产电动汽车(2025.1.24)

1月24日,市场监管总局披露,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日前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即日起,召回以下车辆。

一、召回生产日期在2023年7月16日至2024年12月14日期间的部分进口ModelS、ModelX及国产Model3、ModelY电动汽车,共计335716辆。本次召回范围内的车辆,车辆上电时的反向电流可能损坏行车电脑主板上的电源组件,导致后视摄像头功能异常,可能造成倒车影像无法显示,从而影响驾驶员倒车时的视野,增加车辆发生碰撞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二、召回生产日期在2022年1月3日至2023年9月23日期间的部分国产Model3、ModelY电动汽车,共计871087辆。本次召回范围内的部分车辆,因电子助力转向系统软件问题,可能触发转向助力受限,造成电子助力转向功能失效,存在安全隐患。

3. 德国多家企业因不满马斯克言行,集体停购特斯拉新车(2025.1.26)

1月26日消息,近期德国多家企业,包括能源供应商Badenova、房屋建筑公司Viebrockhaus以及连锁药店Rossmann,纷纷表示将不再购买特斯拉的新车,原因是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的言行引发了他们的不满。

据KronenZeitung报道,Badenova董事会成员汉斯-马丁·赫勒布兰德批评了马斯克的行为,称其削弱了德国作为商业地点的吸引力。赫勒布兰德表示:“马斯克的行为,如今几乎带有政府职能的色彩,这让我们不得不警惕。我们无法接受这一点。”尽管Badenova目前仍在其车队中保有11辆特斯拉汽车,但赫勒布兰德明确表示,在现有车辆租赁期满后,公司将不再从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处采购新车。

Viebrockhaus公司此前曾对特斯拉表示认可,其首席执行官拉尔斯·维布洛克曾称赞特斯拉在德国推动了电动出行的革命。然而,维布洛克近日表示,公司无法继续支持特斯拉。连锁药店Rossmann则早在去年夏天就宣布,将不再为其车队购买特斯拉汽车。该公司当时表示,这一决定是基于“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的言论与特斯拉产品所代表的价值观之间的不兼容性”。

对于这些企业的抵制行为,特斯拉德国公司并未发表评论。一位公司发言人仅表示:“我们对此不予置评。”

4.比亚迪腾势D9正式在印尼上市,纯电版起价约42.6万元(2025.1.26)

1月26日消息,比亚迪腾势D9昨日正式在印度尼西亚上市,纯电车型起价为9.5亿印尼盾。

作为参考,2025款腾势D9于去年12月在国内上市,包括DM-i超级混动版和纯电版共8个版本车型,官方指导价33.98~46.98万元,其中EV纯电版34.98万元起。

进入印尼市场的腾势D9采用了纯电的动力系统,最大功率为230马力,扭矩为360牛米,搭载103千瓦时电池,续航可达600公里(NEDC工况),充电功率最高可达166kW,15分钟补能243公里。

5.特斯拉和宝马起诉欧盟,反对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2025.1.29)

近日,欧盟法院网站上提交的一份文件显示,特斯拉已联合宝马等方向欧盟法院提起诉讼,反对欧盟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关税。

这一挑战也被视为欧盟同特斯拉首席马斯克(ElonMusk)之间冲突的一条“新战线”。本月早些时候,欧盟加强了对马斯克旗下社交媒体平台X在内容审核方面的调查。

去年10月,不顾各方反对,欧委会执意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为期五年的反补贴税。此后,不少企业对欧委会在反补贴调查中对补贴的认定、计算方式以及补贴对欧盟单一市场造成损害等提出质疑。

根据欧委会的规定,反补贴税于2024年10月31日起正式实施。欧盟对特斯拉在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征收7.8%关税,而宝马在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则被征收了20.7%的关税。除此之外,欧盟还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10%的正常关税。

据报道,宝马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欧盟对电池电动汽车征收关税“不会增强欧洲制造商的竞争力”,损害了活跃于全球的公司商业模式,限制了向欧洲客户供应电动汽车,因此甚至会减缓交通领域的去碳化进程。

不过,该企业表示,仍对谈判达成协议持开放态度。宝马还重申了避免全球主要各方之间发生贸易冲突的重要性,因为这种冲突往往会导致各方都成为输家。

欧盟法院的文件则显示,欧盟普通法院的诉讼程序平均持续18个月,并且可以上诉。此外各方没有提供案件的更多细节。

6.特斯拉发布2024年财报,计划2025年上半年推出3万美元平价车型,业务创新高(2025.1.30)

1月30日,特斯拉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第四季度营收257.1亿美元,市场预期271.5亿美元,上年同期251.67亿美元。第四季度毛利率为16.3%。第四季度净利润23.17亿美元,市场预期22.41亿美元,上年同期79.28亿美元,同比下降71%。

与此同时,特斯拉还透露了生产电动车的上海超级工厂以及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最新进展,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将于2025年一季度开始产能爬坡。

在关于AI、智能辅助驾驶和人形机器人方面,2024年特斯拉人工智能训练计算能力提高了400%。2024年第四季度,特斯拉完成了得州超级工厂Cortex的部署,这是一个由大约50,000颗H100芯片组成的训练集群。截至2025年1月,特斯拉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监管版)累计行驶里程已经超过30亿英里(约48.28亿公里)。

2025年6月,特斯拉将在得州奥斯汀推出Robotaxi服务,并会扩展至美国多个地区。另外,特斯拉正在积极推进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驾驶员监管版)在2025年进入欧洲和中国市场的工作。

此外,特斯拉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宣布,车辆平均制造成本首次降至3.5万美元(约25.4万元人民币)以下。特斯拉还计划在2025年上半年推出售价低于Model3和ModelY的“平价车型”,预估售价约3万美元(约21.8万元人民币)

7.Waymo将于2025年10个新城市测试自动驾驶出租车(2025.2.01)

Waymo计划今年在10个新城市开始测试自动驾驶汽车,首先是拉斯维加斯和圣地亚哥。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该公司将在这些城市中的任何一个启动商业运营,甚至不会在自动驾驶模式下进行测试。Waymo告诉TheVerge,它将向每个城市派遣不到10辆自动驾驶汽车,这些汽车将由人工驾驶。

此消息是在特斯拉2024年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召开前几个小时发布的,投资者将在电话会议上了解该汽车制造商的机器人出租车和自动驾驶计划的最新进展。

Waymo已经在菲尼克斯、旧金山和洛杉矶三座城市运营商业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并计划今年在奥斯汀、亚特兰大和迈阿密推出。

这家Alphabet旗下的公司尚未确认是否会在今年测试的任何城市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通常,Waymo会派遣有限的人力驾驶车队在广泛的城市和驾驶条件下进行测试,以了解其系统如何适应新环境。

2024年,Waymo在密歇根州和纽约州北部测试了其车辆,以在更恶劣的冬季条件下测试其技术。

8. 三菱汽车回应是否加入本田日产合并磋商:正在推进探讨(2025.2.01)

2月1日消息,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本田和日产汽车1月31日透露,将在2月中旬就已开启磋商的经营合并公布方向,原本打算大致在1月底公布。据称,“合并准备委员会正在进行各项讨论”。

三菱汽车就是否加入合并磋商回应称:“正在推进探讨以迅速做出判断。”已获悉三菱汽车正在就放弃加入合并展开协调。

本田和日产于2024年12月23日宣布全面启动磋商,计划在2025年6月签署合并合同,2026年8月成立将双方纳入旗下的持股公司并上市。如果合并实现,那么销售额将超过30万亿日元(IT之家备注:当前约1.41万亿元人民币),成为销量居全球第三的巨型车企集团。

本月有报道称三菱汽车决定不加入本田、日产合并,选择维持上市公司地位,并加强与本田、日产的合作关系。三菱汽车希望保持灵活的经营决策权,以进一步扩大其在东南亚市场的占有率。

9.小鹏G9/G6正式登陆爱尔兰/芬兰:加速欧洲市场布局(2025.2.01)

2月1日消息,小鹏汽车在都柏林和赫尔辛基分别举办发布会,正式进军爱尔兰和芬兰市场,小鹏G9和小鹏G6两款车型同步亮相。

此前,小鹏汽车刚刚参加布鲁塞尔车展,宣布进入比利时和卢森堡市场,展示了G6、G9和P7+三款车型。自2021年在挪威首秀以来,小鹏汽车已进入丹麦、瑞典、荷兰、德国、法国、冰岛、西班牙、葡萄牙等多个欧洲国家。

2024年12月在德国埃伯斯贝格完成欧洲第10000辆车的交付,成为首个在欧洲实现万辆交付的中国纯电动新势力车企。此次进军爱尔兰和芬兰是小鹏汽车“出海2.0”战略的重要一步,目标是未来10年实现海外市场销量占比达到50%,其中欧洲是核心区域之一。

小鹏汽车将继续推进全球化布局,进入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市场,通过持续的本地化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为全球用户提供智能、便捷的绿色出行体验。

10.曝奔驰裁员2万人,奥迪全德5万员工大降薪(2025.2.02)

据多家德国媒体报道,梅赛德斯-奔驰宣布了到2027年降低50亿成本的目标,到2025年底将达到这一目标的一半。

为实现此目标,奔驰公司拟实施大规模裁员,人数可能高达2万,这一数字预计会波及公司内部多个部门及地区分支机构。在全球范围内,裁员规模或超1万人,其中不乏管理层人员。据悉,裁员主要集中在发动机、变速箱等传统燃油车相关部门,以及部分管理职能岗位,同时研发、销售、市场及行政管理等部门亦可能受到波及。奔驰可能通过口头通知、暂停晋升与加薪、年度奖金待定等方式向员工透露裁员计划,实际执行时或将采取提前退休、自然离职等多种策略。

除裁员外,奔驰还计划关闭低效工厂、提升现有工厂利用率及优化供应链,以进一步降低成本并提升效率。除了奔驰,大众最近也被曝光将加大裁员力度。去年年末,大众汽车经过多轮谈判后,与工会达成协议,通过“社会责任裁员”计划,计划到2030年裁减超过35,000名员工。其中,仅劳动成本每年就将削减15亿欧元,预计整体成本节省将在中期达到每年150亿欧元。

但近日,据德国《商报》报道称,大众汽车的财务状况仍未达标,知情人士表示裁员幅度必须加大。

风险提示

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超预期风险,新技术、新模式发展不及预期等。

联系人 郝润祺

电话 021-51097188

邮箱 haorunqi@gyzq.com.cn

本报告摘自国元证券2025年2月5日已发布的《智电转型持续,欧洲计划加强电动车支持》查看原文,具体报告及分析内容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等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分析师 刘乐

执业证书编号 S0020524070001

分析师 陈烨尧

执业证书编号 S002052408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