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啤酒三季度业绩增速再放缓

10月22日,燕京啤酒披露2024年三季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34.33亿元,同比增长4.57%,归母净利润达17.7亿元,同比大增37.45%。然而细看季度数据,增速放缓趋势明显——第三季度营收48.75亿元,归母净利润6.6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降至1.55%和26%,较第一季度61.1%的利润增速形成鲜明对比。在啤酒销售旺季的第三季度,燕京啤酒不仅未能延续增长势头,反而创下年内增速新低,其背后是销量增长乏力与利润提升路径的深层转变。从销量数据看,前三季度燕京啤酒总销量349.52万千升,同比仅增长1.39%,吨价提升至3843元/千升,同比增长3.13%。第三季度单季销量114.35万千升,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显示传统销售旺季的销量拉动效应显著减弱。值得注意的是,利润端的增长更多依赖于成本管控与非经常性损益调整——前三季度营业成本同比微增0.57%至70.9亿元,管理费用减少0.66亿元至13.76亿元,资产处置收益则由上年同期的-97.43万元跃升至0.76亿元。这三项调整合计贡献超1.4亿元利润增量,占归母净利润增加额(4.8亿元)的三成左右,凸显燕京啤酒在主营业务增长乏力背景下,通过内部管理优化与资产运作实现利润提升的策略特征。这一现象引发市场对燕京啤酒长期增长动能的关注。作为公司核心大单品,U8啤酒今年前三季度延续25%-30%的增速,在中秋、国庆期间边际提速,并逐步突破北京、河北、内蒙三大传统优势区域,向东三省、山东、四川、湖南、湖北及华东市场渗透。但拉长时间维度观察,U8增速已呈现放缓趋势:2022年增速超50%,2023年降至36%,2024年进一步放缓至31.4%。根据燕京啤酒“十四五”规划,U8需在2025年实现百万千升销量目标,这意味着最后两年需保持43.7%以上的年均增速,而当前增速水平显然难以支撑这一目标达成。如何在销量增长放缓的背景下,通过产品结构升级、市场拓展与成本效率提升实现可持续增长,成为燕京啤酒亟待破解的核心命题。成本管控与资产调整双管齐下,利润增长含金量引关注
燕京啤酒三季度业绩报告揭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在营收增速持续放缓的背景下,归母净利润却实现了37.45%的同比增长。“增收不增利”表象下的利润增长逻辑,需要从成本结构调整与非经常性损益变动中寻找答案。从成本端看,前三季度燕京啤酒营业成本仅微增0.57%至70.9亿元,显著低于营收4.57%的增幅,反映出公司成本控制能力的显著提升。具体到管理费用,13.76亿元的支出较上年同期减少0.66亿元,降幅达4.56%。管理费用的压缩并非简单裁员或减薪,而是通过数字化转型、流程优化与供应链整合实现效率提升的体现。更值得关注的是资产处置收益的异动。前三季度0.76亿元的资产处置收益,较上年同期的-97.43万元形成巨大反差。非经常性损益的增加,主要源于公司对低效资产的剥离与闲置资产的盘活。
然而,这种利润增长模式的可持续性引发了市场质疑。毕竟,成本管控与资产调整属于一次性或阶段性措施,难以持续支撑长期增长。燕京啤酒需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在销量增长乏力、吨价提升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构建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从三季度数据看,公司吨价同比增长3.13%,但销量仅增长1.39%,显示价格提升对营收的贡献大于销量增长。但价格提升存在天花板,尤其在竞争激烈的啤酒市场,过度提价可能影响市场份额。因此,燕京啤酒需要在产品结构升级、高端化布局与市场拓展方面寻找新的增长点。事实上,燕京啤酒已经在尝试通过产品结构优化提升盈利能力。除了核心大单品U8外,公司近年来推出了多款中高端产品,如燕京V10精酿白啤、燕京八景系列等,试图通过差异化产品满足消费升级需求。但这些新品的市场表现尚需时间验证,且需要配套的营销投入与渠道建设,短期内可能对利润形成一定压力。如何平衡短期利润增长与长期品牌建设,成为燕京啤酒管理层的重要考量。U8增速放缓背后的增长逻辑重构
作为燕京啤酒的核心大单品,U8的市场表现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增长前景。根据东吴证券研报,U8今年前三季度维持25%-30%的增势,在中秋、国庆期间边际提速,除传统优势区域外,在东三省、山东、四川、湖南、湖北及华东市场贡献加大。这种区域拓展的成效,显示出燕京啤酒在突破区域限制、实现全国化布局方面的努力。但U8增速放缓的事实不容忽视。从历史数据看,2022年U8增速超50%,2023年降至36%,2024年进一步放缓至31.4%。这种增速下滑既有基数效应的影响,也反映出市场竞争加剧与消费需求变化的现实。在啤酒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U8需要面对来自青岛啤酒、华润啤酒等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同时还要应对消费者口味多元化、健康意识提升带来的挑战。根据燕京啤酒“十四五”规划,U8需在2025年实现百万千升销量目标。这意味着在最后两年,U8需要保持43.7%以上的年均增速。以2024年69.6万千升的销量为基础,2025年需达到100万千升,即需要增长30.4万千升,同比增速需达43.7%。而当前U8的增速水平显然难以支撑这一目标。如何提升U8的增长动能,成为燕京啤酒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从市场策略看,燕京啤酒正在尝试通过渠道下沉、区域拓展与营销创新提升U8的市场渗透率。但这些策略的有效性仍需时间验证。在啤酒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U8需要面对的不仅是竞争对手的挑战,还有消费者需求变化带来的结构性机会。从更宏观的视角看,燕京啤酒的增长困境反映了整个啤酒行业的结构性挑战。在人口红利消退、消费升级与健康意识提升的背景下,啤酒行业需要从传统的“量增”逻辑转向“价增+结构升级”的逻辑。这意味着企业需要在产品创新、品牌建设、渠道优化与供应链效率提升方面进行全面升级,以实现可持续增长。对于燕京啤酒而言,如何在保持现有市场地位的同时,通过创新与转型实现长期增长,将是其未来发展的核心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