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破之间看钢企 | 本钢板材冷轧系统:改革铺就快车道,产品驰骋新征程
2025
立破之间看钢企
自鞍本重组以来,依托鞍钢汽车钢的技术平台,本钢板材冷轧系统实现了汽车钢量与质的大幅提升。2024年,本钢板材汽车钢总产量将实现同比增幅近20%,其中汽车外板同比增幅将超过200%。
借助鞍钢的品牌效应,该公司进一步加深了与国内国际知名车企的合作,本钢板材冷轧产品在汽车用钢领域实现了跨越式迈进。
为了实现“极具国际竞争力的以汽车板为引领的精品板材基地,在汽车板行业代表鞍钢最高水平”的战略目标,近两年本钢板材冷轧系统深化结构调整,瞄准高端产品,以创新破解发展瓶颈,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以下为本钢板材冷轧系统的改革纪实:
思想变革 引领赶超
为确保改革有序推进,本钢板材冷轧系统确立了“1234+”工作指导方针,紧盯全面完成年度各项生产经营1个目标;实施汽车板通道线卫生和现场跑冒滴漏2项专项治理;践行极致响应、夯实作风,极致提标、比肩翘楚,极致寻根、深剖要因3个极致;推动领导干部由坐镇指挥向带队攻坚转变,管理部门由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转变,设备系统由基本保障向精益服务转变,全体职工由被动等靠向主动思行转变4个转变,实施“效率+品种”双轮驱动战略,实现了高效益、高效率“双效”提升。
解放思想方能破浪前行。一冷轧CDCM机组作为本钢的功勋产线,经过20余载风雨洗礼,设备功能老化,控制精度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为此,本钢板材冷轧系统职工对一冷区域进行了大规模的设备技术改造,在2023年9月29日,1号酸轧机组热负荷试车第一卷成功下线,标志着新中国第一条冷轧机组涅槃重生。
2023年来,本钢汽车板产量每年增幅达15%左右;高强钢和外板产量分别实现环比大幅增长。2024年5月5日,本钢第一卷锌铝镁产品在1号镀锌机组成功下线;汽车外板带钢清洗后反射率达95%以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配合技术研究院成功开发出一系列抗氧化免涂层产品。
提升业绩 跨越发展
本钢板材冷轧系统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和双基管理工作,全面推行算账经营,全员干事创业积极性高涨,生产经营指标稳步提升。
以极致能力追求极致效率。本钢板材冷轧总厂抓住市场窗口期,以“动态、稳定、高效”原则组织生产,同时开展机组生产效率攻关,以设备“零故障”和低成本管理为抓手,实现了产量环比增长。特别是在2024年11月份,该厂3号酸轧机组高强钢月产量再次刷新纪录,月占比突破40%,环比增加3.3%,其中超高强钢超设计产能2.7倍。
打造先进“浦项样板”。本钢浦项全面对标世界一流企业,牢固树立“特区”理念,学习韩国浦项控股集团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打造新鞍钢的样板和典范。鞍本重组后,本钢浦项完成产量超设计产能20万吨,营业收入增长22%,利润总额增长4.8倍,净资产收益率提升9.8%,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125%。特别是2024年以来,本钢浦项聚焦极致效率,强化破局思维,主营指标持续攀升,累计创各类产量纪录24次,明星产线产能利用率连续实现120%。

精打细算 激发活力
通过持续深化改革,本钢板材冷轧系统进一步完善了企业管理治理体系,加快打通“人安企稳、质效并促”的发展“最后一公里”。
本钢板材冷轧总厂以“算账经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突破口,通过制订算账生产效益指标,明确了83项效益指标的降本金额,同时围绕提高生产效率、经济效益和管理效能,开展“五个一”(机组提速多轧1米,原料切边减少1毫米,介质使用节省1立方,节省一千瓦时电,废次品量减少1吨)的降本增效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本钢浦项积极推进现场精益生产,实行MBO考核、依托“双师管理”“骨干人才”机制,积极挖掘和培养人才。两年来,本钢浦项先后获得了鞍钢集团先进单位、辽宁省全面振兴新突破突出贡献外资企业、辽宁省安全文化示范企业、辽宁省创新型中小企业等称号。
科技创新 成果丰硕
本钢板材冷轧系统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通过不断加大技术攻关力度,进一步提高了生产运行效率。
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坚者。2024年,本钢板材冷轧总厂摘牌项目立项65项,累计创效约1400万元;板材级以上科研项目13项,预计创效2300余万元。其中,该厂的“降低 2号光整机故障时间”QC项目,荣获辽宁省质量科技成果一等奖。
此外,2024年以来,本钢板材冷轧总厂在高强钢领域实现了新突破,成功试制了0.8毫米厚度规格980兆帕级复相钢,并批量生产了新牌号SAE1035高强钢产品,同时首次实现了单批次生产1200吨SAE1035钢种,成功批量生产耐候钢SPA-C,还生产出原料宽度为1890毫米、成品宽度为1850毫米的极限宽幅镀锌汽车外板。
走创新路,吃科技饭。作为本钢汽车板生产的重要基地,本钢浦项一直致力于提升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
通过推进一贯制管理和先进知识管理培训,该公司大幅提高了技术人员工作效率。同时,本钢浦项还在新材料、金属材料、精品钢材制备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专利授权41项,先后获得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辽宁省质量标杆企业”等称号。

智能制造 赋能领跑
本钢板材冷轧系统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积极向高效智能型企业转型升级。
以“智慧冷轧”为突破口,打造本钢智能制造新天地。2023年9月份,占地460平方米,集数据采集、信息监控、协同操作、生产协调等功能为一体的本钢板材冷轧总厂智能集控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在鞍钢范围内首次实现了冷轧全工序集中管控。
两年来,本钢板材冷轧系统不断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通过构建边缘数据平台,提升大数据分析能力,将关键绩效数据信息化、图形化,确保了各级生产活动有序可控。尤其是2024年,本钢板材以打造5号镀锌机组数字化转型示范线为依托,开启了三冷区域全工序数字化转型战役和一冷区域人工智能代替危险作业的进程。边裂检测识别、表面清洁度仪闭环控制、自动加锌锭、打磨机器人、锌层测厚AI等进一步支撑了本钢板材的快速发展。
本钢板材冷轧系统将绿色发展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使命,积极推进“美化、亮化、绿化、人性化”建设,不断加强厂容环境整治。
在传承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吸收韩国浦项企业管理精髓。以“红色引领见行动 现场改善创一流”为主题,本钢板材组织党员打造文明整洁的现场环境和干净舒适的工作场所。今年初以来,本钢板材实施精益管理改善提案4760项,累计创效1500万元;设置了“暖心驿站”,并对卫生间进行修缮,使厂区面貌焕然一新。
狠抓汽车板通道线卫生和现场跑冒滴漏,全力开展厂容治理。本钢板材完成绿化面积4351平方米,道路修缮项目2200平方米,实施厂内美化、环境治理、道路修缮项目及企业文化植入项目70余项。
该厂设备系统扎实推进现场“跑冒滴漏”整治,实行挂牌制,开展专项检查65次,辨识问题826项,查改了759项;新建、修缮卫生间15处,完成新建职工停车场等“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15项,增强了员工归属感。

2025年,本钢板材冷轧系统将坚定信心、勇毅前行,不断推动精品汽车钢成为第一竞争力,持续优化生产结构,苦练内功、夯基筑坝,为鞍钢集团加快建设更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贡献“冷轧力量”。
本期推送就到这里啦,我们下期再见!
(转自:本钢板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