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证券投行项目业绩变脸屡被罚,总经理秦力高薪去年仍逆势加薪
在证券行业竞争激烈、监管趋严的当下,广发证券的一系列操作令人费解。
在金融证券行业,高管普遍降薪的情况下,广发证券公司总经理秦力去年却逆势加薪,而广发证券董事长林传辉薪酬高于中信证券董事长,然而,广发证券近年来投行项目却多次被罚,凸显管理问题频出,这种高管薪酬与公司实际经营状况的强烈反差,引发市场诸多质疑。
广发证券高总经理秦力逆势加薪,董事长林传辉薪酬高于行业头部
根据广发证券2024年年报,秦力作为广发证券执行董事、总经理,2024 年薪酬达 208.95 万元,较上年增加 5.55 万元,在行业整体面临盈利压力与合规挑战的背景下,其薪酬逆势增长令人疑惑。
而执行董事、董事长林传辉薪酬 232.10 万元,比中信证券董事长薪酬还高。
中信证券作为行业龙头,无论是营收规模、市场份额还是抗风险能力,都在行业内首屈一指。
相比之下,广发证券近年投行项目多次被罚,业务发展受阻,林传辉的高额薪酬缺乏足够的业绩支撑。
这种薪酬安排不禁让人质疑,广发证券的薪酬体系是否合理?是否真正做到了薪酬与公司业绩、风险管控等因素挂钩?
在公司投行项目频现问题,给公司带来声誉损失和潜在经济损失的情况下,高管却能享受高薪,这对股东利益和公司长期发展是否公平?
投行项目 “变脸”:保荐公司上市即亏损,督导责任成空?
2023 年 4 月 18 日,由广发证券保荐的北方长龙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然而,上市后北方长龙业绩大变脸。2022 年财报显示,其营收 2.502 亿元,同比下降 12.95%;净利润 8020 万元,同比下滑 26.16%。
2023 年,营收进一步降至 1.35 亿元,同比下降 46.09%;归属净利润 1154.07 万元,同比下降 85.61%;扣非净利润亏损 711.08 万元。
2024 年前三季度,营收 4700 万元,同比下滑 27.10%;归属净利润 - 1040 万元,由盈转亏。
北方长龙将业绩波动归咎于军方需求、采购计划及国内外形势变化等因素。
但在招股书中,公司曾将客户黏性作为优势,强调军工客户因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轻易不会更换供应商,合作关系稳定。
上市后的业绩 “变脸”,不仅让北方长龙的招股书内容遭质疑,也让保荐机构广发证券的督导责任成空。
广发证券在保荐过程中,是否对北方长龙的业绩稳定性、客户合作关系等进行了充分调查与审慎判断?其保荐工作是否尽职?
无独有偶,布美尚生态案件中,广发证券担任美尚生态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的保荐(主承销)机构,却未能发现该公司长达 8 年的财务造假问题。
这不禁让人怀疑,广发证券在投行项目的尽职调查环节是否存在重大漏洞?是专业能力不足,还是存在其他失职行为?
监管处罚成常态
近年来,被监管部门处罚似乎已成为广发证券的常态。
2024 年 3 月,上交所发布《关于对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予以监管警示的决定》,指出公司存在部分研究报告撰写不规范,未体现出在充分研究基础上理性报价,以及询价流程不规范,相关内部控制存在缺失等问题。
这反映出广发证券在研究与询价业务环节,缺乏严谨的操作流程和有效的内部控制,难以保证业务的合规性与专业性。
同年 9 月,广发期货、广发证券、红墙泰和基金公司三家公司被禁止参与网下询价和配售业务。其中广发期货和红墙泰和基金公司禁止期限为半年,广发证券禁止期限长达一年。
这一处罚进一步凸显了广发证券在业务操作中的严重违规行为。
在网下询价和配售业务中,广发证券究竟违反了哪些规定?是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规则,还是内部管理混乱导致违规?
从保荐项目上市即亏损,到未能发现公司财务造假,再到研究报告与询价业务违规,广发证券的种种问题暴露出其在投行及相关业务领域的重大缺陷。
在高管薪酬逆势上涨的同时,公司却未能在业务合规与质量把控上有所作为,这不仅损害了投资者利益,也对公司自身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造成了极大伤害。
广发证券若不能深刻反思,解决这些问题,未来在行业中的发展将愈发艰难,其高管的高薪也将持续遭受市场的质疑与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