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窝杯·整装设计大赛启动“内容为王”时代居然之家发力整装业务
“2023年是企业的一道分水岭,市场开始从‘流量为王’时代转向‘内容为王’时代。这也是居然之家发力全屋整装业务的宗旨所在——为设计师打造一个以内容为主的体验场景。”1月18日,由居然之家、全联家居装饰业商会、中国室内装饰协会主办,网易家居、中居文化联合主办的洞窝杯·整装设计大奖赛正式启动。活动现场,居然之家集团董事长兼CEO汪林朋表示,伴随内容为王时代来临,居然之家发力全屋整装业务,打造以内容为主的体验场景。
作为提升消费者体验的一种全新装修模式,近年全屋整装业务在万亿家装市场异军突起。居然之家作为家居行业先行者,主办此次整装设计大赛除了传递优秀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案,更在于推动产业链价值协同,开创整装新模式。
据了解,本次整装设计大赛以“设计美好生活空间”为核心,融入“绿色”“智能”“适老”设计理念,参赛方案将由专业评委和大众评委共同参与评选。大赛以北京为主赛区,拟评选出100个优秀作品;另设16个城市分赛区,每城将有30个优秀作品入选,所有作品分设金奖、杰出奖、优秀奖。获奖者可成为居然乐屋整装体验中心签约合作设计师,获得免费个人工作室、打造实景样板间和销售分佣激励等。

内容为王时代来临
居然之家发力全屋整装业务
“国内市场发展其实经历4个阶段:产品为王、渠道为王、流量为王、内容为王。”汪林朋在大赛启动现场介绍,2023年市场已从“流量为王”转向“内容为王”,在此背景下,居然之家发力全屋整装业务,旨在打造以内容为主的体验场景。
与此同时,汪林朋呼吁家居行业转变未来的商业模式:“行业应当扭转以往试图收割消费者、互相博弈的方式,上下游产业链应当联合起来共同服务于消费者,实现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
作为整装领域的生力军,居然之家向来顺应家居政策和市场发展趋势,以居然乐屋整装业务进军整装领域。公司去年9月亮相了首个上万平方米的全实景整装样板间,并计划在全国30+城市打造乐屋整装体验中心。
此次洞窝杯·整装设计大奖赛也将联手国内设计顶级大咖,面向全国优秀设计师征集优秀方案,并将之以样板间的形式落地居然乐屋整装体验中心。
居然之家执行总裁王宁介绍,按照整装设计中心的功能规划,居然之家在每一个核心主题店打造了1500平方米至3000平方米的整装体验中心,涵盖前台接待区、设计师工作室、专属样板间、VIP服务区和家居大讲堂5大功能区域。按照公司规划,今年乐屋整装体验中心的营收目标将达到10亿元,到2025年,全国乐屋整装体验中心的营收目标为50亿元。
实际上,居然之家搭建乐屋整装体验中心的最终目的在于为卖场商户引流,过程中实行透明式预算报价体系,取消传统家装公司的扣点。“我们在样板间融入了元宇宙元素,并将在后期推广中邀约达人探店,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引流。”王宁谈道,“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居然之家试图通过通过场景化的样板间打造,通过场景化的体验提升来引流和转化的能力。”
与此同时,居然之家主张进驻该平台施工队及家具供应商一致对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从以往零和博弈状态转变为价值协同,进而共同构建一个风险共担、价值共享的命运共同体。
大赛将综合激励设计师成长
未来科技让设计变得简单
此次洞窝杯·整装设计大奖赛将分为三个赛事阶段——即日起至5月中旬为大赛报名和方案征集阶段,5月中旬至6月底为专业评审和获奖公示阶段,6月底举行大赛颁奖典礼。
居然之家集团副总裁、洞窝总经理李杰介绍,今年赛事在评审机制上有了明显的变化和调整,除了由8位设计大咖组成的专家评审团提供审慎意见,以及由3位媒体评审扩充更全面的视角,此次赛事还引入大众评审机制,届时所有用户可在全媒体平台渠道对公示作品进行投票。
奖项设计上,此次大赛组委会将综合考虑设计师的收益与个人成长。“所有的获奖设计师都将成为居然的签约设计师,获得免费互动的工作室以及可供免费装修的线下专属样板间,并在后续销售过程中获得持续的销售分成。”李杰表示。
实际上,居然之家具备承载此次洞窝杯·整装设计大奖赛活动的平台基础。自2017年“居然设计家杯”大赛举办以来,居然之家“设计家”平台积累运营了超过1400万的设计用户、超过3000万的户型案例,以及超过1000万的实体商品模型。叠加居然之家产业互联网平台上逾920家家居卖场以及逾10万家商户,以这次大赛为契机,居然之家旨在发掘更多新锐年轻设计师,带来更多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为国人打造真正的理想人居样本,并且推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未来设计领域一定是深受AI影响的领域。尽管科技永远不会取代人,但科技可以让设计变得更简单。”李杰透露,今年3月中旬,“洞窝”平台预备发布一款重量级产品,集“3D+AI+VR”多种功能,令人身临其境的地感知设计案例,值得期待。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