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湖股份预计上半年净利47.04亿元至51.04亿元 成本和技术优势助力基本面向好
转自: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李立平
7月14日晚间,盐湖股份(000792.SZ)发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今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47.04亿元至51.04亿元。报告期内氯化钾及碳酸锂产品市场价格下跌,公司业绩较上年同期下降。由此测算,公司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为24.79亿元至28.79亿元,环比增长11.39%至29.36%,在碳酸锂和氯化钾价格下行压力下实现平稳着陆。
行业普遍认为,得益于上年度碳酸锂价格的现象级高位,包括盐湖股份在内的上游厂商业绩均大幅受益。然而随着行业发展趋于成熟、市场供应缺口得到补充等因素影响,碳酸锂价格大幅回调,一度从去年11月最高点62.9万元/吨跌今年4月初最低点13.15万元/吨,跌幅高达72%。此后宏观企稳、需求回暖,下跌趋势有所缓和,截至目前上海钢联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为30.35万元/吨,较峰值也已跌超50%,目前的价格仅为峰值的一半左右。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副秘书长胡麒牧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节节攀升以及新型储能产业的快速扩张,锂电池装机需求大幅增长。与之对应的是锂化合物的产能扩张受限于矿山扩产节奏相对迟缓,供需的不平衡导致了碳酸锂价格持续攀升。随着全球能源价格的回落以及锂化合物产能的持续扩张,供需矛盾正在缓解,甚至局部存在一定程度的过剩。这就导致碳酸锂价格的回落。
分析人士称,当前价格波动和结构性调整对碳酸锂上游企业业绩带来较大影响,但长期来看随着上游原料定价回归理性区间,将更有利于行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过去一年碳酸锂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盐湖股份积极转变思路来缓解业绩承压的局面。公司在机构调研中表示,一方面公司针对市场变化,公司加强产销对接,积极与下游客户互通,拓展销售渠道,加大销售力度;另一方面,公司加大直面终端客户的力度,增加终端客户数量,通过拍卖方式销售部分碳酸锂产品。今年上半年公司碳酸锂产量约1.41万吨,销量约1.5万吨。
从业绩表现来看,盐湖股份这类具备自有矿的企业在本轮行情回落周期中展现了更好的缓冲能力。
公开信息显示,得益于察尔汗盐湖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公司深耕锂资源开发的技术优势的得以显现,通过增加除硼装置、反应釜结晶等多种工艺,使装置运行控制能力和产品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此外,子公司青海盐湖蓝科锂业股份有限公司1万吨工业级碳酸锂装置和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装置生产正常开展,目前碳酸锂日产量已提升至120吨。
目前盐湖股份碳酸锂产品销售已逐步回暖,从产销情况来看,公司二季度累计生产碳酸锂0.78万吨,销售碳酸锂1.36万吨,较一季度大幅改善,公司对碳酸锂全年4万吨的销售计划依旧保持信心。
胡麒牧还表示,展望下半年,随着碳酸锂期货的上市,产业链上下游对冲价格波动有了更好的工具,锂电池企业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技术研发和工艺改进上,客观上对产业链平稳运行有积极作用。另外由于锂电池技术路线的可靠性,市场中长期的规模扩张是可持续的,另外目前产业链中上游利润依然较高,因此预计上游矿山和加工环节不会出现停止扩产或者减产的现象。所以总的来看,碳酸锂市场应该是会维持相对稳定运行的态势。
出于对新能源行业前景的看好,盐湖股份积极推进碳酸锂产能扩张建设。目前,新建4万吨/年基础锂盐一体化项目已完成全部立项审批手续,获得各项批复以及专项报告审查工作,地基处理完成80%以上,预计按计划2024年底建成;子公司蓝科锂业的后端沉锂母液萃取装置已基本建设完成,公司将加速推进相关设备的调试及试运行,尽快实现蓝科锂业公司碳酸锂产能进一步提升,从前期中试情况来看可在原有回收工艺基础提升15%左右收率。
钾肥业务方面,公司上半年氯化钾产量约203.75万吨,销量约213.77万吨。为进一步满足国内需求,公司不仅通过优化钾肥装置在前系统等方面的技术提升生产力,积极推进做好“走出钾”战略,推动优势资源、资本、技术、市场嫁接。加大市场考察,积极寻找国外资源促进合作,在盐湖资源开发和钾肥生产上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据悉,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钾肥产量逐步提升,现钾肥日产量达到9000吨以上,全年计划生产氯化钾产品5000万吨。
盐湖股份有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作为青海省支柱企业,公司将积极主动融入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依托丰富的盐湖资源,聚焦“钾、锂”主业,积极延伸产业链,加快智慧盐湖建设,实现企业向高质量、信息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发展成为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领军企业。
(编辑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