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守护人影像展”主创团队客串讲解员

http://ddx.gubit.cn  2023-09-20 22:39  北京文化(000802)公司分析

新京报讯(记者展圣洁)9月20日下午,“北京文化守护人影像展”主创团队——新京报的采编人员一行来到中华世纪坛综合展厅,为观众们现场讲述参展的23组“文化守护人”的幕后故事。很多采访细节让观众们备受触动,“不仅是热爱,更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的快乐。”北京的哥、戏楼灯笼非遗传承人时金亮曾在受访时说。

9月20日,中华世纪坛综合展厅,“北京文化守护人影像展”现场。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9月20日,中华世纪坛综合展厅,“北京文化守护人影像展”现场。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北京文化守护人影像展”9月15日到9月27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综合展厅对外展出。观众可通过中华世纪坛微信公众号预约免费参观。

此次展览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文物局指导,北京歌华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画院支持,新京报社、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主办,北京歌华文化中心有限公司承办。

走进展厅,红色主色调颇有古都文化风韵,环形的展陈设计呼应了“一城三带”的主题。展览共分为四个部分。当天下午,参与采写的主创人员为观众讲述了采写“文化守护人”背后的故事,以及他们身上所特有的文化精神。“伍佩衔老人获知自己作为文化守护人的形象展出,他感觉很惊讶。”草根画家伍佩衔的采访者叶红梅说。

新京报摄影记者王远征向观众讲述拍摄过程。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新京报摄影记者王远征向观众讲述拍摄过程。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拍摄密云墙子路村轿子坊乐班的摄影记者王子诚说,乐班里年龄最大的乐手看到自己的照片在中华世纪坛展出,激动得热泪盈眶。这些农民乐手,只有在农闲时才为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演奏,一辈子也没有拍过几次照片。密云区“墙子路轿子坊音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靠他们几位古稀老人传承,他们说,生活当中,一半是现实,一半是音乐梦想。

此次展出的内容是新京报社主创团队历时半年时间推出的系列专题策划报道,23组“文化守护人”中,有的从事勘探发掘,寻找历史的真相;有的给文物“看病”,还原古迹的原貌;有的在田间地头、古寺里传唱着数百年流传的曲调……一个个具体而微的普通个体,承担起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任。

“希望今后每年都能开展这样的合作,首先策划一个极具时代特色的主题,遴选优秀的代表人物和事例,然后再通过展馆推出一个高水平的展览。”歌华文化中心有限公司艺术策划部负责人王昭祎表示,这次的展览是中华世纪坛与新京报社联合发起的第二次专题展览,去年两家单位合办的“十年磨一剑——大国匠心人物影像展”受到各界好评,今后两家将继续发挥各自的优势,强强联合,争取推出更多优质的展览作品。

编辑 张磊

校对 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