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京文化论坛I《雨燕飞越中轴线》读者分享活动在京举行

http://ddx.gubit.cn  2023-09-25 21:03  北京文化(000802)公司分析

作为2023北京文化论坛配套活动和第八届北京十月文学月主题活动之一,9月24日,由北京市西城区委宣传部主办,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十月文学院共同承办的《雨燕飞越中轴线》读者分享活动在京举办。著名作家、剧作家、《雨燕飞越中轴线》作者张之路以及岳永逸、周敏、王苗等评论家、儿童文学作家出席活动。

一部儿童文学作品从构思到成稿,中间需要经历哪些过程?作家又需要做哪些准备?分享活动当天,张之路就《雨燕飞越中轴线》创作过程为小读者们现场答疑解惑。“一个好的构思就像一粒种子,种在你的脑海里,经过反复打磨,最终会生根发芽开花。”张之路笑着谈道。

《雨燕飞越中轴线》创作源于一次关于中轴线的组稿会。“就是这次会后,如何写北京中轴线,怎么写才能写出特点,这些我时常在思考。”最开始张之路想到了北京中轴线上的宫殿、河流,但都不满意,直到想到了树。“树的生长时间非常长,几百年、上千年,能够见证各朝各代历史的变迁,围绕着树还有不少传说和故事。”在确定了从南到北以古树为点展开中轴线故事后,张之路又开始思考写作的视角,“我脑子里第一个反应出来的是北京雨燕,它是一只‘永不落地的鸟’,很神奇。另外,雨燕以俯视的角度去看北京城、看背景中轴线也会让读者有不一样的感受。”

有了这些构思,张之路又有了一个想法,要为书中的雨燕找一个来历,让故事有幻想色彩,更有趣味性。“于是,我想到了钟楼下铸钟娘娘庙的传说,我书中的雨燕就是传说中华仙的化身。还有主人公罗燕凌以及她的姥爷,这些人物以及书中的情节的设置都是细细想过。”

民俗学者、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任岳永逸认为,作家张之路通过巧妙的构思和写作,让读者在拿到《雨燕飞越中轴线》这本书后,对中轴线,对北京,对很多故事传说、历史知识都有新的了解。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不难感受到北京文化的美和历史的厚重。此外,他还建议在阅读之外,大家可以通过行走亲身感受北京中轴线的魅力,在走的过程当中边走边看,边记边问,边想边写,写下自己心中关于北京中轴线的故事。

儿童文学作家、北京老舍文学院副院长周敏表示《雨燕飞越中轴线》一书用讲故事的形式、用文学的方式带领读者了解北京中轴线。但这本书并不仅限于此,里面还有很多关于科普、人文的知识。比如,先农坛为什么会消失不见,雨燕是一个什么样的生物,它为什么是北京的标志性生物,雨燕的一些特点和习性是什么,它为什么喜欢在古建筑的缝隙里面生存等等,小读者有机会可以认真多读几遍,细细品味。

儿童文学作家、资深童书编辑王苗为读者梳理了《雨燕飞越中轴线》中的对比关系的运用,解读了这部作品的精妙之处。她谈道,作品中雨燕的轻盈和历史的厚重形成对比,反差强烈;作家在写树时,也关注到了树蕴含的感情;作家在写北京中轴线时,让中轴线成为一个地标,从空间上把城市贯穿起来,也把过去和现在贯穿起来。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乔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