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新希望,迎接新生活!平远县全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取得重要成果
转自:梅州发布
修复灾损道路、重建水利设施、加快援建小镇建设……寒冬腊月,记者来到半年前遭受洪涝灾害的平远县,看到了当地干群守望相助、织密防线的生动场景,也看到了灾后重建、重燃希望的感人画面。
灾情发生后,平远县委、县政府迅速行动,组织各方力量有力有序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一手抓当下,着力解决房屋重建等紧迫问题,一手谋长远,加快推进实施水毁道路、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项目修复重建,着力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目前,平远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重要成果,灾区群众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安居工程交付 受灾群众春节团圆新居
时下,气温开始下降。然而在平远深圳小镇,却是一派欣欣向荣的热闹景象,这里是深圳市援建梅州市“6·16”特大暴雨灾后集中安置小区。在春节来临之前,受灾群众如愿入住新居。
走进平远深圳小镇,只见19栋崭新的楼宇错落有致地排列,以“白墙灰瓦稻谷黄”为基调,楼栋间绿草如茵,茶树花、三角梅竞相绽放,枝头挂满了红灯笼,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喜庆氛围。笔直的柏油路四通八达,宽阔的同心广场矗立中央,长者食堂宽敞明亮,儿童乐园新颖别致,都在静静地等待着新家的欢声笑语。
“不幸的是自家的房子没了,万幸的是人还在,有党和政府的政策,让我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就能住进新家。”平远仁居镇居民张奕平说,“近期我们选了一个好日子,准备开火做饭了,可以在新家过团圆年,日子是越来越好了。”
同样,大柘镇坝头村75岁居民余祥淳也因为平远深圳小镇安居工程的建设燃起了新希望,准备开启新生活。日前,余祥淳满怀期待地前来收房,看着眼前这栋崭新的建筑,心里暖暖的。他分到的是一套140平方米的房子,宽敞明亮,布局合理,三个卧室正好满足一家五口的居住需求。
如今,余祥淳准备在新房里迎接新年。看着小区里人来人往,大家都沉浸在乔迁的喜悦中,他感慨万千,曾经的苦难都已过去,未来的日子充满希望。
据了解,平远深圳小镇安居工程作为应急抢险救灾工程,是极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项目团队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建设理念,全力以赴打造安居宜居的好房子、好社区。该工程位于梅州市平远县北部新城,建设用地面积4.7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75万平方米,包含18栋住宅楼以及1栋3层综合服务中心,提供住房565套。项目由深圳市援建,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建设,中建科工作为EPC总承包单位承建,可为全县受灾乡镇的“全倒户”“严损户”“无法使用房屋户”提供安居住房,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完善基础设施 全力推进道路重建工作
近日,记者来到X038线受损路段修复重建施工现场,只见运料车、摊铺机、压路机等施工车辆往来穿梭,一车车沥青被均匀摊铺在硬底化后的路面上,施工人员分工明确、配合默契,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水灾结束之后,我们马上组织团队进入现场,开始灾后重建工作,经过五个多月的努力,项目已接近尾声。”现场项目负责人蒋志建告诉记者,目前,道路路基部分和排水系统均已完成,正在进行路面下层的沥青铺设工作。预计春节前将完成沥青铺设,并争取在月底实现通车。
“我们这次修复的路段,是平远县受损最严重的道路之一,总长约为2.5公里,主要修复内容包括长堵墙、土路基、左右挡墙以及涵洞等部分,修复后的道路宽度从原来的七米拓宽到十米以上。”蒋志建说道。
此外,项目团队还对河道进行了扩宽处理,将原有的四米左右河道扩宽至七米,进一步提升排水和防洪能力。目前,河道扩宽工作也已接近尾声。在整个重建过程中,项目团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据统计,总投入达1050多万元,在施工高峰期,现场同时有150多名工人施工,确保了项目的顺利推进。
“6·16”特大暴雨灾害发生后,经全面核查,平远县需修复上边坡水毁点561处、下边坡水毁点473处,重建和加固桥梁150座,修复涵洞62座。对此,平远县交通、公路部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根据灾损情况和修复需求,制定了三批次恢复重建计划,计划总投资预计4.7亿元,分别至2024年12月、2025年6月、2026年12月完成。
截至目前,第一批次恢复重建计划已投入1.2亿元,完成了部分下边坡水毁点、桥梁、涵洞及安防工程的修复,G358线、S334线、X038线等受损路段已恢复通行。同时,第二批次和第三批次的重建工作也在有序进行中。
此外,平远县还将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提高公路等级,完善边坡防护和公路排水系统,提升抵御灾害能力。通过灾后重建工作,平远县将努力恢复和提升交通公路设施水平,为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交通条件。
河流重现生机 水利设施修复成效显著
走进泗水镇木联河梅畲村至大新村段护岸修复工程现场,记者目睹了显著的修复成果:垮塌的河堤已稳固如初,被洪水摧毁的桥梁重获新生,河中的淤泥被彻底清除,河水因此变得清澈见底,令人心旷神怡。
“这个项目修复工作从去年八月中旬开始,在十一月初才完工。修复过程主要包括清理河道、挖基础、分段实施修复,并在修复过程中尽量拓宽河道以提高过流能力。”平远县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心项目技术负责人张灿辉告诉记者,这个项目投入250万资金进行修复,河流总长度为810米,属于防洪泄洪河流,修复后可提升行洪能力,减少洪涝灾害。
在东石镇冷水坑水库的溢洪道修复现场,原本因洪水冲击而形成的大坑已被填补,冲毁的溢洪道也已修葺一新。张灿辉回忆道,洪水退去后,他们立即投入紧张的修复工作,经过十多天的日夜奋战,终于成功修复了这一关键的水利设施。
据了解,东石镇冷水坑水库位于石北村,是韩江水系树河支流东石河上的一座综合利用型水库,主要承担防洪、灌溉和供水功能。2024年6月16日,平远县遭遇大暴雨和局部特大暴雨袭击,引发了一系列自然灾害,导致水库泄槽段底板和右侧岸墙出现严重塌陷和坍塌,危及泄洪安全和村民房屋安全,目前已全部修复。
据统计,此次灾害共造成17座水库、180座山塘、3.2公里堤防、210公里护岸、644.55公里输供水管道、42处供水厂(站)以及86间电站受损,总损失达约10.5亿元。
灾后,平远县立即启动了应急抢险和灾后重建工作。在资金投入方面,平远县共到位了包括增发国债水利资金、省级以上水利救灾资金、自然灾害救灾资金以及南沙区帮扶资金在内的各类资金约1.5亿元,用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截至2024年底,全县已完成17座水库、168座山塘、3.2公里堤防、50公里护岸的修复工作,同时所有受损的输供水管道和供水厂(站)也已全部恢复。此外,58间电站的修复工作也已顺利完成。
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及时修复了受损的水利工程设施,也为平远县未来的水利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平远县委、县政府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重视和负责态度。
来源:梅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