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经济发展创造美好生活 航天四院助力航天科技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http://ddx.gubit.cn  2023-10-26 14:25  航天科技(000901)公司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航天科技产品已经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服务经济发展和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力量,四院助力航天科技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航天燃气驱动型灭火装置让新能源车更安全

高温下电车起火,面对火情传统灭火装置是这样的:水、灭火器、119;而应对新材料,航天科技带来的灭火方法是这样的:消无声息,斩草除根。

四院42所在国内首次将航天固体动力技术带入消防行业,创建了燃气驱动的新型灭火装置,具有响应快速、工作压强稳定、可靠性高、环境适应性好等众多优点,引领我国消防灭火装备进入“无压”时代。由于产品有一张方方正正的脸,又穿着一件喜庆的大红袍,大家都亲切地称它为:航天小方。主要有军用车辆动力电池箱热失控抑制装置、装甲车灭火抑爆瓶、移动工程车辆自动灭火系统等。

目前“航天小方”在电动客车锂电池箱灭火、数据中心机柜消防、电器柜消防等场景中都已有成功的案例。非储压式灭火装置包括扁平式和活塞式两大类,覆盖多种规格。其中扁平式非储压式自动灭火装置可直接安装在电气柜内部,当电线电老过热起火时,预先铺设在电气柜内部的热敏线被引燃,触发灭火装置,驱动灭火剂从出口快速喷出,雾状灭火剂迅速淹没整个电器柜内部空间,电器柜火灾被迅速扑灭,整个过程仅用3~5秒,喷出的灭火剂对电路无损害,挥发后无残留,全程无人值守,并可持续抑制复燃,特别适用于电气化领域和定制化消防场景的使用。

近年来,电动汽车事故频繁发生,火塞型非储压式灭火装置让电动汽车起火实现了自找火源、快速灭火,整个灭火过程仅用时十几秒,气化后的灭火剂还可冷凝成液体,持续抑制复燃。

热场材料为光伏行业提供航天智慧

“碳达峰”、“碳中和”成了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热门词汇,随着光伏行业需求的逐步释放,四院中天火箭超码科技公司依托航天技术,打造高性能热场产品,为光伏发电行业提供有力支撑,为能源转型、碳中和提供航天智慧。

超码科技全国首创气/液复合坩埚专利生产技术,通过高效率化学气相沉积技术与树脂液相浸相结合,打造出高强度、耐高温、长寿命的炭/炭复合材料制品,该产品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高温材料之一。

超码科技将火箭发动机喷管及其喉衬、航天飞机热防护系统、飞机刹车盘等的高强炭/炭材料应用于民用光伏行业,通过预制体结构与工艺设计,增密工艺路线设计,制备高性能长寿命炭/炭坩埚制品,为单晶硅拉制炉提供分瓣、整体等多种结构的航天品质热场产品,为光伏行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设备保障,以航天“黑”科技助力绿色能源转型。

航天新材料“追风逐电”放光彩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能源需求不断增长,风电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少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全球风力发电容量在过去十年中增长了约300%。四院43所康本公司依托先进的航天复合材料研发技术,抢抓市场机遇,深入开展先进复合材料在风电领域的设计、成型、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等相关方面的研究,取得显著成效。

公司先后研发出碳纤维绑扎带为代表的一系列复合材料结构件产品,广泛应用于输配电设备,实现了复合材料部件力学和电学性能的完美结合,开辟了国内市场从无到有的新道路,累计实现产值上亿元。其中,玻璃纤维复合套管在保证绝缘性能的前提下,重量更轻,强度更高,在发生击穿瞬时爆碎时会对基体产生拉伸作用,大大提高了电力设备的安全性;碳纤维套筒电机最高转速可达20000r/min,比传统的电机效率更高,更加轻质、坚固,可承受更高的功率和更快的转速,使得电机体积更小且更加强劲。公司还参与了国内首台兆瓦级高速永磁电机转子的研制,并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大型建筑穿上火箭同款“外衣”

运载火箭的外面包覆着一层白色涂层,使得火箭本体具有较低的太阳吸收率和较高的红外辐射率。除了表面标志性的漆层外,火箭上还有一些功能性的漆层,可以进一步避免火箭因太阳辐射而增温,又可防止火箭在上升过程中,与空气摩擦产生静电。近年来,四院航天三沃化学有限公司积极开展特种涂料的研发与创新,将这些火箭用涂层渐渐的用在了民用的大型建筑群中,让恢宏威武的建筑穿上了火箭“外衣”。

公司充分发挥航天科技优势,通过技术升级、工艺调整等多方面研发了氟碳材料、丙烯酸涂料、环氧防锈涂料、防静电涂料、外墙弹性涂料等三十多种高性能建筑涂料。其中对水泥、金属等无机材料有着附着力强、耐高温、耐腐蚀、耐磨、耐冲击,干燥迅速等特点的环氧富锌底漆更是收到了市场的青睐,成功应用于西安北客站枢纽工程、兰州中川机场、西安全运村、渭河大桥等国内大中型工程建设中,为我国基建事业增光添彩。

航天科技产品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而四院作为重要的航天科技企业,将继续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航天科技产品和服务,服务经济发展和创造美好生活。

编辑: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