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还能这么有趣?中科院研究员带你揭开航天科技的神秘面纱!

查股网  2025-03-10 17:21  航天科技(000901)个股分析

转自:北京号

双百领航,千才逐梦。近日,由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发起的“双百计划”首次走进北京市第十中学。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航空航天科学教育专委会委员、中国航天科普大使、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刘勇,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航空航天科学教育专委会科技创新办公室主任高文硕,北京市第十中学党委书记梁晓华与十中部分教师、各学段学生代表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创新人才培养中心主任杨学主持。

“学校组织‘双百计划’进校园活动,是让科学家精神跨越实验室的围墙,是让星辰大海的梦想扎根在校园。”活动伊始,高中部主管校长王玲分享了“双百计划”对学校发展的深远意义。王校长特别向同学们提出三点殷切期许:要保持对未知的敬畏,以航天人“分毫必究”的严谨态度探索科学;要培养跨界视野,让物理定律与艺术灵感在创新中相互交融;要传承家国情怀,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在时代的浪潮中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慧言融贯科技情,趣语讲析航天理。刘勇研究员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辅以生动案例,带领同学们遨游宇宙,揭开航天科技的神秘面纱。“为什么月球永远以一面朝向地球?”刘勇研究员将深奥的天文学原理生活化,邀请两名学生分别扮演地球与月球:当“地球”同学原地自转、“月球”绕着“地球”公转时,必须始终保持“正脸”相对,滑稽的动作引发阵阵笑声。“看!这就是日食现象。”刘勇研究员继续揭秘,“月球正面地壳薄如蛋壳,玄武岩形成的‘月海’黝黑平滑;背面地壳厚且坑洼密布,像被陨石疯狂‘爆痘’的脸。”从月背采样到火星探测,刘勇研究员不仅向同学们讲述了背后的诸多科学原理,还让他们深刻感受到无数航天人“差一点儿失败”的坚持。“‘明月几时有’是科学之问,‘天问’之名源自屈原对宇宙的思考。科技无国界,但创新需扎根文化土壤。”刘勇研究员呼吁同学们以开放心态学习,既传承传统智慧,又拥抱全球科技,将中华文化与科技融合一体。

“双百计划”整合了航空航天领域顶尖科研机构、高校及高新企业资源,通过开展科学家进校园、科普讲座、实践研学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旨在充分激发青少年探索科学的热情,致力于培养未来的科技人才。“双百计划”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精神的传承。

点燃科学火种,照亮未来星河。在本次“双百计划”活动中,十中学子跟随刘勇研究员的讲解,在“月球气球”“火星银行”“黑洞影帝”等名场面中,悄然种下探索星辰的梦想。他们将以此次盛会为起点,踏上探索科学的新征程。他们将走进航空航天实验室、参与科创研学,在实践中不断锤炼科学思维!

正如刘勇研究员所言:“宇宙的答案或许遥远,但追寻真理的快乐就在脚下。” 让我们共同期待,今日“双百计划”进校园之科学火种,终将照亮十中学子未来的科技星空!

来源:北京号

作者:北京市第十中学

流程编辑:U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