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一院14所总装集成生产线多措并举筑牢质量根基侧记

查股网  2025-11-12 10:44  航天科技(000901)个股分析

质量,是航天事业的生命线。近期,航天科技集团一院14所总装集成生产线通过“视觉浸润、思想共鸣、知识赋能、责任锚定”四维联动,开展了一场深植质量文化、筑牢质量根基的实践行动,把“质量第一”理念持续转化为全员的行动自觉。

站在生产现场谈质量

走进14所总装集成生产车间,这里张贴的海报由工艺骨干、现场质量员与一线员工共同策划设计,海报以生产现场真实场景、岗位操作关键环节为核心内容,把宏大的航天质量要求,精准拆解为每个岗位的质量责任清单。

走进生产现场的每一条通道、每一个工位,这些与岗位紧密相连的质量海报,已成为比操作规程更醒目的视觉提醒。

“去年我负责的一款产品因振动工装使用错误,导致产品振动后测试异常。虽然团队及时联系设计和外协单位返修,未造成进度上的延期,但我经常反思,为什么没有更早发现这个问题。”在一线员工质量分享会上,操作员坦诚分享了自己的真实案例,正是这些真实的故事,使大家更加深刻地理解“质量是干出来的,不是检出来的”。

质量不只是质量部门的事。14所在生产现场邀请一线员工谈质量,不设定分享主题,不限制发言形式,鼓励不同岗位、不同工龄的员工,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与质量相关的故事。

成功规避质量风险的经验、险些造成质量问题的教训、对岗位质量标准的独到理解、对团队质量协作的建议……这些从实践中来的案例,既丰富又实用。

大家在这里交流质量心得、探讨改进方法,让质量文化在思想碰撞中不断升温。

以赛促学以学促用

“一型航天器在总装过程中,发现一款零部件存在微小变形,若按常规流程返工将影响进度,此时应优先采取哪种措施……”在14所总装集成生产线质量知识竞赛的现场,这样结合航天生产实际的题目,让竞赛不再是简单的背题考试,而变成一场“实战化”的质量能力检验。

竞赛内容贴合生产、聚焦实际,不仅涵盖质量管理体系、航天产品质量标准等基础内容,还将近年来航天领域的典型质量案例、生产现场的常见质量风险点、岗位操作中的质量控制技巧纳入题库。

赛前,车间为不同岗位的员工定制了“质量知识学习包”,比如装配岗位人员侧重“接口匹配要求、防静电操作规范”,测试岗位更注重“数据记录标准、异常情况处置”。

通过“以赛促学、以学促用”的方式,一线员工更加深入地掌握了质量知识,提升了应对质量风险的能力。

“以前觉得质量知识是‘纸上谈兵’,现在才知道,这些知识就是我们守护航天质量的‘利器’。”一位参赛员工评价。

“此前,一型产品在总装厂测试时,发现基本信息回读异常。经复查,导致该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工艺人员制定的工艺偏离单指导性不强。”在案例剖析会上,质量部门负责人以时间为轴,梳理了部门的典型质量事故案例,通过真实的归零报告和质量成本统计,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质量问题带来的惨痛代价。

14所采用“沉浸式研讨”的方式,把员工按岗位分组,每组聚焦一个与本岗位相关的案例。

“如果我是当时的操作者,我会注意什么?”“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岗位应完善哪些质量控制措施?”“如何将案例教训转化为岗位质量标准?”在反复的讨论中,员工从“案例的旁观者”转变为“质量的守护者”。

案例剖析不是“终点”,而是“起点”。研讨结束后,各班组的研讨成果整理形成《质量案例集》,再发放到每一位员工手中。通过“案例—研讨—改进—固化”的闭环管理,进一步提升全员质量意识与能力。

从“被动要求”到“主动担当”,该所总装集成生产线的质量提升行动依然在路上。质量知识竞赛的题库已纳入员工培训体系,成为新员工入职、老员工技能提升的必学内容。案例剖析的“沉浸式研讨”模式,也将作为质量复盘的常规方式,应用于产品生产过程中。

航天事业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质量建设的道路永无止境。14所计划持续深化质量文化建设,将“零缺陷”的质量追求融入生产细节,筑牢航天产品的质量防线。

原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