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最佳实践丨中钢国际:应用BIM技术实现数字孪生建造-TOSYALI土耳其1800mm热连轧项目
为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等决策部署,坚定实施数字化转型任务,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开展了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最佳实践案例征集活动,并从技术领先、场景创新、社会价值贡献、产业链建设四个维度遴选出了40个优秀、69个典型案例入选《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这些案例集中反映了上市公司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实践、挑战与成功经验,为上市公司开展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和借鉴。
中钢国际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000928.SZ)
应用BIM技术实现数字孪生建造-TOSYALI土耳其1800mm热连轧项目(典型案例)
一、案例简述
本案例基于中钢国际EPC总承包的Tosyali土耳其1800mm热连轧项目,采用全专业数字化协同设计,实现设计成果为项目各参与方端对端的服务,并且从智能P&ID、三维模型开始,到数字孪生底座结束实现数字化资产交付,通过数字化技术助力业务转型。同时,打造高度交互并发的数字孪生平台,助力项目精细化采购、施工、管理,实现通过数字化技术为项目执行赋能,使项目的执行更可预测、更稳定、更可持续的优化,实现了数字化核心平台的国产化替代,成为中钢国际打造“一带一路”的钢铁绿色标杆项目。
中钢国际将数字化、智能化理念与技术融入产品或服务中,实现业务模式重构与创新的阶段性成果,进一步增强了为客户降本增效、减碳降碳的能力,未来,公司将数智化这一节能减排重要抓手与总承包的低碳冶金项目充分融合,促进绿色化和低碳化,实现“1+1>2”的效用。
二、转型工作情况
(一)战略规划
公司以打造国际一流的技术型工程公司为目标,持续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发展,坚定不移落实“国际化”“绿色发展”“智慧化”发展战略,在“十四五”期间,加快数字化转型相关工作,具体包括:
一是加快数字化交付平台建设。围绕球团、烧结、高炉、轧钢等优势业务领域,打造智慧化工程产品,建设智慧生产系统,推进工程数字化设计交付平台建设,“十四五”期间实现向全工序、数字化工业设计和工程技术服务商转型。
二是实施战略性资源整合提升智慧化能力。依托公司在冶金行业工程项目积累的成功经验,加大资源整合,联合服务供应商,在现有智能装备、智能管控产品基础上,逐步扩大产品研发、打造完整的智能工厂系列化产品,服务钢铁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三是发展智慧化安全服务。实现互联网与咨询业务深度融合,为客户建档并提供持续的跟踪服务、增值服务;以施工现场智慧安全管控系统、冶金智慧安全管控系统等为重点,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智慧化解决方案。
四是推进数据治理技术能力建设。加强数据治理技术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大数据治理体制机制,提升公司智慧化运营水平;以“资本、资产、资源”为对象,推进大数据审计,构建穿透式监管体系,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二)业务模式
中钢国际数字化转型已应用于公司多个项目,成功构建了多个项目的数字化工厂,实现了设计成果对项目各参与方的端对端服务,涉及多个工艺段,未来可实现钢铁行业全流程、全领域的应用,持续为钢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提供解决方案。
(三)技术架构
一是全专业数字化正向设计。
(1)大幅提升设计质量与速度
在设计阶段,采用了智能PID、参数化建模、电缆模拟敷设、多专业模型碰撞检查等先进技术,实现了高效的全专业数字化正向设计。
(2)BIM多端协同校审
基于工程大数据中心,打通了软件端、web端和app端多维数据,实现BIM多端协同校审。
(3)构建数字工厂
通过使用贯穿全流程的设备位号和物料编码,确保多方数据的高度统一,极大地提升了设计质量和速度,并构建了1800mm热连轧项目的数字工厂。
二是自主数字孪生平台贯穿全周期。
(1)自主数字孪生平台
在施工建造阶段,数字孪生平台得以应用在热连轧项目的数字工厂中,覆盖项目全参与方、贯穿项目全周期,最终将以多方渐进式交付的方式,向业主交付一座完整的数字化工厂。
(2)实景三维平台
自主研发了实景三维平台,并结合无人机、激光扫描等工具,精准实现建设场地的数字化。
(3)物料统购统采
物料编码平台不仅有效解决了项目物料繁多,采购、运输、安装周期长的问题,还实现了物料的统购统采。
(4)钢构全过程追踪管理
通过钢构件追踪平台,对钢构件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追踪管理,有效降低了物料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
(5)设计施工服务平台
设计施工服务平台构建了一套完善的、可追溯的问题反馈流程,显著提升了各方的沟通效率,促进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三、转型成效
(一)企业价值主要体现在:
一是BIM正向设计效益:BIM技术使限额设计得以顺利实施,在限额设计管理体系指导下,在本项目中限额设计对项目的管控成果较大,成绩斐然。详细设计阶段,土建部分相比限额指标降低了14%,尤其体现在钢结构和混凝土的设计优化中;管线部分相比限额指标降低了29%;电气部分和热控部分相比限额指标降低了5%。
二是数字孪生平台的经济效益:平台部署后,节约软 件购买费用,项目参与相关人员依托Web端的中钢数字孪生平台开展BIM成果的应用、高峰时期同时在线人数约200人,节约费用400万元。平台部署后,项目应用所带来的收益,主要包括加快施工进度、返工的减少等,国外驻场人员的减少等,依据为现场反馈,人员工资等。经测算节约费用1680万元。
(二)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
一是在设计阶段,采用数字化正向设计,有效提高设计质量,缩短设计周期;多专业多端协同设计,实现设计师在云端协同设计;设计过程中内置设备位号及物料编码,为后续BIM在建造阶段及数字化交付阶段的应用打下良好基础。
二是依托该项目,通过建立标准、构建中钢国际数字孪 生平台,为BIM成果在建设阶段得应用创造了云端化,平台化、生态化的环境,填补了公司在实景三维的空白,提高了数字化设计交付产品的竞争力,为EPC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赋能,为钢厂的智能化、智慧化运维构建了数字化底座。
三是中钢国际数字孪生平台所用数据库及软件均为自主研发、开源或国产,在工程建设领域软件的国产化替代方面摸索、形成并践行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该项目荣获中国冶金建设协会“第五届冶金建设行业BIM大赛”一等奖,数字化应用能力已达到行业佼佼者水平,获得行业高度认可。
“十四五”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数字经济将成为新常态下中国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战略的重要引擎,也是中钢国际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下一步,中钢国际将加快数智化技术在钢铁行业的全流程、全领域应用,以实现能源更有效的利用,为节能减排提供决策依据,实现“绿色制造”,赋能钢铁行业转型升级,为客户及行业创造更大价值!
四、面临的痛点难点及建议
通过该项目的成功实践,公司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有两方面的体会:
一是做好项目的数字化实施的顶层架构,事半功倍。
二是以业务需求为导向,以敏捷开发为方法论,构建适合公司业务特点的数字化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