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汽:国企改革助燃动能焕新
2024年5月23日,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重汽”)新能源轻卡全场景产品上市发布会在国家首批低碳试点城市——深圳召开。
当前,绿色环保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新能源也已成为商用车领域的新潮流。凭借能满足不同场景下用户多样化需求的能力,中国重汽发布的新能源轻卡在现场就获得了820辆的集中认购。十天之前,在河南郑州,中国重汽新能源轻卡更是一次性签下了1700辆的市场大单。
这是近年来中国重汽销量和市场占有率飙升的一个缩影。
中国重汽的前身是济南汽车制造总厂,始建于1930年,是中国重型汽车工业的摇篮。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它一直稳居行业龙头地位。进入21世纪,中国重汽一度发展缓慢,被对手赶超,销量位居国内第三。但从2018年开始,中国重汽换帅重组、换挡加速。
仅5年时间,中国重汽便将重卡市场占有率从2018年的16.5%提升到2023年的26%,从行业第三跃升为第一,重新夺回了市场的龙头地位。
市场份额的提升是中国重汽在这5年中机制革新的结果,是科技创新的回报,更是动能焕新的表现。这一切源于2018年中国重汽推行的相互叠加、交织在一起的两场改革。
两场改革
2018年初,中国重汽总部所在地山东获批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为全国经济转型承担起先行探索的重任。一时间,在政府引导下,当地传统产业纷纷参与到动能焕新的改革中来。
真正让中国重汽这个老牌国企挂上科技创新的高速档、驶入动能焕新的快车道的,是同年9月的一次换帅和重组。
2018年9月1日,山东省委省政府作出决定,山东汽车实施产业大整合。这一天,山东重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旭光兼任中国重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拉开了山东重工重组中国重汽的大幕。
上任后,有着20年掌舵国企经验的谭旭光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机师,四处排查这个老牌国企在换挡提速过程中出现的杂音、潜在的隐患和深藏的积弊。
很快,谭旭光做出了诊断:发展生态不良、人浮于事、论资排辈、干部老化,“大锅饭”严重;科技投入少、生产智能化水平低、产品市场竞争力弱……许多沉疴痼疾都是20年前遗留下来的,本应在上一轮国企改革中去除。
当时,全国正掀起第二轮国企改革热潮。在调研数月后,谭旭光也启动了中国重汽的国企改革,实现彻底的市场化转型。
时代赋予国企机制革新、动能焕新两大使命。中国重汽的改革也围绕着两个焦点展开:一是“人”,通过导入市场化激励机制、竞争机制,激发人的创业激情;一是“产品”,通过大量科研投入、科技创新,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此前,中国重汽在科技研发上一直有“不舍得花钱”、更不敢“烧钱”的守旧思维。谭旭光发现,中国重汽“研发人员年平均收入14.2万元,销售人员年平均收入14.4万元”,远低于同行,“这是目前影响中国重汽集团干部、技术人员及营销团队积极性的主要问题”。
谭旭光早年做过10年技术员,深知科技对企业的价值。在改革中,谭旭光首先大比例增加了研发投入。
根据来自企业的统计,中国重汽研发投入占比从2018年的2%翻番到4.3%,5年研发投入150亿元,是前15年的总和。研发人员从2018年的1102人,增长到3936人,增长近3倍。其中,硕士生从790人增长到2760人,博士从9人增长到83人。
在谭旭光看来,引才很重要,但管理人才、让人才在岗位上创造价值更重要。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国企改革也拉开了收入差距。中国重汽历史上首次大规模实施股权激励,覆盖核心技术骨干140人,占全体激励对象的72%。科技人员的考核收入差距拉大到20倍以上,彻底打破平均主义,激发出人的创新潜能。
科研投入是为了开发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去开拓市场。可此前,中国重汽存在着技术与市场割裂的通病——销售人员指责技术人员闭门造车,研发的产品与市场需求脱节;技术人员则埋怨市场人员不懂技术,没法给客户传达设计理念。
为了精准捕捉用户需求,对市场商机快速做出反应,中国重汽重构技术与市场两大体系,共同成立了应用工程开发中心。这直接打通了两个部门的关节——研发人员有了销售职责,开始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不断调研、改进和创新产品功能配置;销售人员掌握了技术,成了精通产品的工程师,更全面地向客户推销。
经过加大科研投入、改善激励机制、重构研发体系,中国重汽不断涌现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功能、新配置,成为市场上攻城拔寨的利器。
中国重汽济南商用车有限公司总装现场负责人称,公司可根据市场需求,快速研发,实现私人定制。其中一款以煤炭、砂石料运输为主的新款重卡从市场调研到产品下线,仅用了不到三个月时间。目前,中国重汽生产上百个品种的卡车,覆盖十几个行业。仅牵引车就细分出8大行业、23个场景。
两种趋势的颠覆
在AI时代,传统工业正面临智能化、数字化的变革;在新旧能源交替的时代,新型能源也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两大趋势交汇之下,汽车产业正面临着一场颠覆性变局。中国重汽的“黄河”重卡就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1960年,中国重汽以全手工的方式制造出中国第一辆载货8吨的卡车“黄河牌JN150”,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重型汽车的历史。
直到2020年9月16日,“黄河”再度发出时代强音。经过两年的研发,中国重汽发布了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黄河”重卡。
新一代“黄河”主要针对高端干线物流牵引车市场。中国重汽的科研人员自主研发、设计出流线型外形,再进行52轮优化改进后,经国内外四大权威机构认证,“黄河”重卡风阻系数在全球量产重卡中达到最低。
风阻系数直接影响车辆的油耗。据国外研究机构调研,卡车在时速88公里时约一半的马力、油耗要用来克服风阻。根据中国重汽的测试结果,按照干线物流运输平均车速85km/h、年行驶里程30万公里、油耗降低10%计算,每车全年可节省5万元至6万元。用户购置卡车是为了投资赚钱,这成为吸引用户的重要砝码。
产品体现了企业的战略。中国重汽通过重塑新“黄河”等,还实现了从自卸车向牵引车的产业重心调整。在房地产、基建火爆的时代,运送渣土、工程材料等为主的自卸车,成为市场追捧的热点。这一时期,中国重汽自卸车产量占比达20%以上。
但谭旭光预判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时代即将结束,随着内循环时代的到来,大宗物资和消费品将成为物流运输的主体。中国重汽提前调整产品结构——转向运输大宗物资的牵引车和消费品的载货车,以此重塑新“黄河”、主攻“汕德卡”。
根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中国重汽在自身的销量结构中,牵引车从原来的10%增长到24.1%,自卸车从20%下降到14.3%。
在新旧能源交替的当下,重卡产业也面临着从传统柴油向天然气、氢能等新能源的转换。这也成为中国重汽动能焕新的主攻方向。
由于每升天然气比柴油价格低3元,天然气重卡每行驶1千米可多节省出1元收益。按照每辆重卡15万千米/年的行车里程计算,车主就能多省出15万元。
因此,近年来天然气重卡迎来市场大爆发。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3年天然气重卡的销量达15.2万辆,同比增长307%。中国大马力天然气重卡市场占比,由2022年的17%增长至2023年47%。
中国重汽在潍柴的支持下,短时间内就推出了全新一代天然气重卡。中国重汽品牌与市场管理部营销策划执行副经理易培称,这得益于山东重工与中国重汽重组后内部协同效应的充分释放。改革中,中国重汽前端技术与后端市场团队在协同作战;在整个集团层面,处于产业上游的潍柴与下游的中国重汽的技术团队也在优势互补、联合研发,抢抓市场机遇。
2022年11月,潍柴天然气发动机本体热效率(指不依靠余热回收装置,将燃油燃烧的能量转化成发动机有效输出功的比例)突破54.16%,创下了全球行业纪录,也让天然气发动机热效率首次超越柴油机。
潍柴这一技术优势也助力中国重汽快速研发新品,并在终端形成市场竞争力。根据统计,中国重汽在天然气重卡市场火爆的2023年,抢下了30.3%的市场份额。
新旧产能的更迭
众所周知,生产工具在生产力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育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有智能化、现代化的产能与之相匹配。
然而,谭旭光上任中国重汽董事长后,对现状却感到大失所望。
2019年2月1日,谭旭光深入一线调研。他特意挑选了中国重汽的核心业务板块——中国重汽济南卡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重汽卡车公司”)。结果,他说:“看了总装线、车身生产线,感觉工厂工艺布局混乱,物流不合理,智能化程度极其落后。”
中国重汽卡车公司工艺工程部副部长于长奉回忆,以前的工厂建于20世纪70年代,因位于济南水源地无法获批新地、扩建产线。而现有产能小、用工多、技术落后、环保时常不达标,长期制约着企业发展。
2020年,山东重工在济南莱芜区投资兴建百万整车整机绿色智造产业城项目,其中智能网联(新能源)重卡项目标志着对中国重汽卡车公司的全面升级。
2020年2月12日,中国重汽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动工,用时9个月,于11月18日实现第一辆重卡下线,创造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行业纪录。
智能网联(新能源)重卡项目涵盖车架生产、车身冲压、焊装、涂装、整车装配等,生产工艺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于长奉称,新工厂从原来3万平方米扩建到10.8万平方米;建设了国内首条智能柔性化生产线,可实现柴油、天然气、氢能重卡同在一条产线上制造;冲压线由以前每分钟5冲次提升到15冲次,用工由上百人降为38人;焊装车间实现100%自动焊接,由原来280人缩减到26人;数字化技术应用让生产精度达到了中高端乘用车的水平,大幅提升产品质量。
面对建成的新工厂,谭旭光说,中国重汽的工艺装备全部实现“鸟枪换炮”,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制造,跃升为行业首家世界级无人工厂,超前储备了未来发展的动能。
在国企改革与动能焕新中,数字化、信息化不仅体现在制造环节,整个集团都以数字化、信息化方式贯穿了起来。
中国重汽数据管理工程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前集团层面没有办公自动化(OA)系统,各子公司各有系统、互不联通,一个个信息孤岛严重拉低了运营节奏。
比如,整个集团约有三千多种表单,每一个都必须层层填报审批。常因一个主管出差,业务就要延迟半个月。在信息化改革后,中国重汽一年内取消了80%的表单,线上限时审批,大幅提升了运营效率。
在市场领域,以前客户下单后对于生产进度毫不知情。如今,重卡从设计、排产、匹配资源、下线到发运,交货进度一目了然。市场信息汇总也从每月一次变为每天一次,以便企业根据市场行情快速反应。
国企改革与动能焕新是相互交织、相互助力的并行改革。中国重汽在国企改革中推崇“一天当两天半用”的企业文化,而信息化在制造、管理、运营上提升了效率,也助力着这一轮国企改革的达效。
技术与市场的共赢
2024年3月2日,中国重汽集团举行了“2024年度科技创新奖励大会”。在这次会议上,中国重汽对两项科技进步特等奖各奖励1000万元,济南市委书记刘强为获奖代表颁发奖状。
此次大会共评选出科技进步奖17项、技术发明奖1项、持续改进奖28项等,奖金总额高达4360万元。谭旭光再次强调:“只要是研发人员想干的,我们就立即办。只要是研发人员敢要的,我们就坚决给。只要是研发人员干成的,我们就大胆奖。”
国企改革、动能焕新这五年,中国重汽累计研发投入150亿元,超过重组前15年的总和,建立起国内外行业一流的协同设计、虚拟仿真、汽车电子与智能网联等5大核心能力。
大笔科研投入也给中国重汽带来了产品与技术上的回报。新一代“黄河”商用车风阻系数全球最低。高端品牌“汕德卡”五年累计销售26.3万辆,是重组前的12倍。全新一代豪沃MAX在2022年推向市场后累计销售2.76万辆。五年中,中国重汽累计获得专利2919项,占总专利数的65%。
无论是国企改革还是动能焕新,检验成败的标准唯有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中国重汽重卡市场占有率从2018年的16.5%提升到2023年的26%,从原来中国第三跃升至中国第一;2023年出口销量突破13万辆,较五年前增长2.6倍,单一品牌全球出口销量最大。
五年的时间,国企改革与动能焕新推动着中国重汽换挡提速。但面对行业的剧变,谭旭光仍保持着深刻的危机意识。他告诫研发人员:“在AI和新能源时代,我们必须审慎评价自己的研发能力。我们与世界一流标杆企业仍然存在着‘断层’的技术差距,‘三新业务’发展与企业的行业地位极不匹配。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火容不得我们有一分一秒的懈怠。”
2024年,济南市再次启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改革。市委书记刘强号召,发展新质生产力,也是全市干部队伍必须做好的一道必答题。
发展新质生产力也与中国重汽未来改革的方向相一致。谭旭光称,中国重汽要主动拥抱人工智能,迅速落地商用车领域的人工智能研究中心,面向120个全业务场景,率先研究AI大模型在智能驾驶、人机对话、生成式设计、预测性诊断等领域的应用,搭建起AI新科技工程体系,为中国重汽的“汕德卡”“黄河”车装上“云大脑”。中国重汽要扛起中国商用车行业龙头的重担,将科技发展的主动权、将企业发展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按照计划,未来五年中国重汽研发投入要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投入强度从3%迈向5%,其中30%以上要用于前沿基础研究、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用智能新科技再造一个新重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