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医药外延式扩张凶猛:8个月出手6次,投数十亿买新药,上半年营收微增2.8%

查股网  2024-08-20 17:20  华东医药(000963)个股分析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文若楠

今年上半年,华东医药(000963.SZ)营收增速放缓。8月15日晚间,华东医药发布2024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共录得营业收入209.65亿元,同比增长2.84%;录得归母净利润16.96亿元,同比增长18.29%;录得扣非净利润16.25亿元,同比增长13.85%。

其中,营收增长幅度出现下滑,这一数据在上年同期为203.85亿元,同比增长12.02%。

“2024年是公司第七个三年规划的收官之年,国内医药行业改革持续深化,药品和耗材集中采购常态化、制度化并提速扩面,对公司整体经营增长仍带来一定压力。”华东医药在半年报中解释称。

针对第七个三年规划内容,8月19日,华东医药仅对时代财经说,“此规划为公司内部的规划,从2004年开始,公司每三年实施一个三年规划,涉及公司科研、生产、管理等各方面”。

近年来,大规模开展BD(商务拓展)系华东医药发展的重要策略。过去3年内,华东医药共完成超20笔BD交易,给市场留下了“BD狂人”的印象。今年,华东医药仍在延续凶猛的外延式扩张,仅今年前8个月就“下单”了6笔,据时代财经统计,其涉及的交易金额最高合计超过50亿元。

目前,华东医药的业务不仅涉及医药商业及专科、慢病用药等治疗领域,更进一步拓展至内分泌、自身免疫、肿瘤治疗领域,以及医美业务等。

而在一系列“买买买”后,能否实现预期收入,亦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

医药商业板块营收微降

华东医药的营收来源可分为医药商业、医药工业、医美以及工业微生物四大板块。

其中,医药商业占据华东医药营收的大头。根据半年报,华东医药的医药商业板块主要系通过中西药、医疗器械、药材参茸、健康产业四个业务板块,发展医药批发、医药零售、以冷链为特色的第三方医药物流、医药电商、医院增值服务等。

然而,作为营收支柱,医药商业是今年上半年华东医药唯一出现负增长的板块。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该板块共录得收入135.52亿元,同比下降0.58%。

对此,华东医药在半年报中解释到,存在市场需求疲软与政策调控的双重挑战,不过医药商业板块的净利润保持增长,今年上半年累计实现净利润2.18亿元,同比增长0.90%。

医药工业、医美以及工业微生物三大业务板块均取得正向增长,分别录得收入66.98亿元(含CSO业务)、13.48亿元(剔除内部抵消因素)和2.8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63%、10.14%和27.43%。

其中,医美板块的变化较为明显。半年报显示,华东医药的医美产品组合覆盖肉毒毒素、面部和身体注射填充剂、能量源类皮肤管理、身体塑形等非手术类主流医美领域,国内医美业务则包括医美自营产品收入、公司医药商业代理医美产品收入及自有减肥OTC产品收入。

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华东医药医美板块占营收比为6.43%,上年同期为6.00%。在地区收入上,华东医药国内医美业务首次在收入总额上超过了国际医美业务。

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际医美业务、国内医美业务分别录得收入5.70亿元、8.25亿元,上年同期则分别录得收入6.69亿元、6.47亿元,同比变化-14.81%、27.56%。

对此,华东医药在半年报中解释道,“全资子公司英国Sinclair作为公司全球医美业务运营平台,积极拓展旗下医美注射填充类及EBD(Energy Based Device,能量源设备)类产品的全球市场销售,受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及EBD业务阶段性需求波动影响”。

就后续国际医美业务发展的计划,华东医药告诉时代财经,“后续公司希望通过新产品在海外的上市、医美新市场的拓展和商业化团队能力的提升,持续推动海外医美业务的发展,争取更好的业绩增长。”

押宝GLP-1

在医药工业板块,除了专科、慢病等领域,内分泌也是华东医药加码布局的重点方向。

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注射液(商品名:利鲁平)是首个国产利拉鲁肽注射液生物类似药,2023年7月,其减肥适应证获批。今年3月,科济药业的自体BCMA靶向CAR-T细胞产品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商品名:赛恺泽;适应证: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获批,华东医药拥有其独家商业化权益。

这两大产品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不过,华东医药并未披露两款产品的具体业绩,仅在半年报中表示,“截至2024年7月31日,接受赛恺泽使用培训和通过认证的医疗机构已达129家”。

针对利鲁平的销售情况,华东医药告诉时代财经,“截至目前,利鲁平已在超过1000家大型医院实现入院销售,医院覆盖的数量还在快速增长中。此外,院外市场也是减肥适应证的主要销售渠道,包括线上平台及线下药店,公司也在积极进行布局。”

半年报显示,华东医药正在开展利拉鲁肽注射液的国际注册工作,已于今年7月递交临床批件问题回复。

此前,GLP-1靶点的减肥药物火爆全球,吸引了诸多企业布局GLP-1靶点的药物开发,华东医药也不例外。目前,公司已建立了涵盖口服、注射剂等多种剂型包括长效和多靶点全球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相结合的GLP-1产品管线。

不过,在此次半年报披露的同一时间,华东医药宣布,全资子公司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下称“中美华东”)与其美国合作方美国vTv Therapeutics LLC已签署项目终止确认函,中美华东决定终止TTP273项目的后续研发。

根据此前协议,中美华东拥有TTP273产品于中国、韩国、澳大利亚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和商业化权利的独家许可,目前已完成临床Ⅱ期研究。

针对终止原因,华东医药在公告中提到,现有数据显示,公司自研的全球创新候选药物HDM1002与TTP273均为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但HDM1002在药效、活性、生物利用度、生产难度和成本等方面优于TTP273,且在减肥适应证上疗效更为显著,具有更高的开发潜力。

截至公告日,TTP273项目累计直接研发投入总金额为1.97亿元(含许可协议1000万美元首付款及注册里程碑付款)。

据Frost&Sullivan预测,2030年,我国GLP-1RA市场规模将达515亿元,呈快速发展态势。2018年中国国民健康数据报告显示,中国成人超重率为30.1%,成人肥胖率为11.9%,超重和肥胖患者约有2亿。

华东医药对时代财经指出,GLP-1市场前景广阔,但是正式获批的具有肥胖证和超重适应证的药品并不多。“GLP-1类产品相对安全,兼具减肥、降糖和心血管收益的功效,未来是在糖尿病与减肥领域相对成熟稳定和安全的靶点。”

重金投向自免领域

近年来,吸引华东医药关注的不止内分泌领域,自身免疫领域也已成为公司的心头好。

兴业证券研报显示,自身免疫病是一类以局部或全身性异常炎症免疫反应为特征的炎症免疫性疾病。全球大约有5~8%的人口受到自身免疫病的威胁,逐年上升的致残率与死亡率亦反映自身免疫病的诊断与治疗正面临着巨大挑战。根据美国自身免疫相关疾病协会,目前已发现100多种自身免疫病,常见的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炎症性肠病、支气管哮喘等。

目前,内分泌、自身免疫及肿瘤三大领域为华东医药研发布局的重点。半年报显示,这三大领域的管线数量分别为10、11及10,自身免疫管线数量排名第一。

在管线构建上,BD是华东医药采取的重要策略。此次半年报发布同日,华东医药继续在自身免疫领域展现“钞”能力。

公告显示,中美华东与韩国IMBiologicscorp.(下称“IMB”)签订了产品独家许可协议,获得IMB两款自身免疫领域的全球创新产品IMB-101及IMB-102在包含中国在内的37个亚洲国家(不含日本、韩国和朝鲜)的独家许可,包括开发、注册、生产及商业化权益。

中美华东将向IMB支付600万美元首付款、200万美元技术转移里程碑付款,最高不超过3.075亿美元的开发、注册及销售里程碑付款,以及分级最高两位数的净销售额提成费。

针对此次交易,华东医药在公告中表示,自身免疫已成为全球除肿瘤之外最受产业界关注、投入研发资源最多的疾病领域之一。凭借疗效好、安全性高、重症及耐药患者起效明显等诸多优势,生物试剂(包括单抗、双抗等)逐渐成为自免类疾病的主流治疗方式。近年来,公司不断围绕自身免疫领域进行深入布局,引进全球领先的创新技术与产品,同时持续提升自身创新研发能力。

早在今年3月,华东医药使用自有资金相当于500万美元等值的港元金额(不包括经纪佣金、相关交易费及征费等),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认购荃信生物在港交所的首次公开发行股份。截至半年报披露,华东医药拥有荃信生物17.06%股份。公开资料显示,荃信生物是一家专注于自身免疫及过敏性疾病的生物医药企业。

4个月后,华东医药又宣布从荃信生物引入临床3期抗IL-4Rα单抗QX005N,获得其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排他共同合作开发权,独家市场推广的选择权及上市许可持有人转让的优先合作权。

目前,华东医药在自免领域的现有产品及在研产品适应证涵盖移植免疫、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特应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复发性心包炎、冷吡啉相关的周期性综合征等,覆盖皮肤、风湿、心血管、呼吸、移植等疾病种类。

据半年报披露,华东医药从美国Kiniksa引进的注射用利纳西普用于治疗冷吡啉相关的周期性综合征,以及复发性心包炎的中国上市申请均在审评过程中;与荃信生物合作的乌司奴单抗生物类似药HDM3001(QX001S)的中国上市许可申请已于2023年8月获得受理,用于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目前处于审评过程中。

根据华东医药近期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后续自免布局思路上,公司将继续围绕风湿科、皮肤科等疾病用药,在口服小分子、生物制剂的基础上向外用制剂延伸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