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亏损10亿,不良资产“拖累”桂林旅游
文|空间秘探 余文婷
日前,桂林旅游(000978.SZ)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公告显示,2024年,桂林旅游预计净利润为-1.89亿元,扣非净利润为-1.85亿元。
5年来,桂林旅游亏损近10亿,不少股民甚至要向桂林旅游追责,桂林旅游则解释称因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不良资产,对公司业绩造成了一定拖累……
五年亏损近10亿
日前,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桂林旅游,000978.SZ)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财务数据显示,桂林旅游预计2024年归母净亏损约1.89亿元,同比转盈为亏。
据公告,公司业绩变动原因为, 2024年1-12月,公司游客接待量约568万人次,同比下降约8.18%;实现营业收入约43790万元,同比下降约6.25%。2024年1-12月,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减少约2238万元。公司对可能发生减值损失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固定资产和其他非流动资产等部分资产进行了资产减值测试,在2024年12月31日对公司及部分子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合计约1.5亿元。
桂林旅游作为2000年上市的老牌旅企,也是广西第一家上市旅游的企业,掌控的旅游资源自是不用说,拥有5A级景区两江四湖的水上游特许专营权40年、4A级景区荔浦银子岩66年经营权、丰鱼岩、龙胜温泉等多项旅游资源的长期经营权,几乎是垄断了“桂林山水”。
而“桂林山水”的含金量也是自古便世人皆知,桂林是世界旅游组织推荐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之一,作为中国名片的代表之一,名声当真是响彻世界各地。据统计,桂林 2018 年接待入境游客 562 万人次,相比之下,同年的北京接待入境游客却只有 400 万人次。
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招牌,似乎也托举不动桂林旅游的业绩。近五年来,桂林旅游亏损近十亿。前20年,桂林旅游营收虽有不小起伏,但算是整体保持增长,而净利润起降变化幅度不大,利润水平也不算高,低至不足600万元,高者超过8000万元,可长年在3000万-5000万内打转。2010年至2020年10年时间里,桂林旅游除2014年营收达到峰值,同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较高外,其业绩基本难见亮色。
另2014年的亮色也有特殊性。当年,桂林旅游转让旗下福隆园项目(城中村改造地产项目),实现收入5.46亿元、净利润6971.74万元。且当年最终净利润为3724万元,说明其他业务出现较大亏损,折冲了超过3200万元的利润。
不过,即使业绩平平,但桂林旅游2016到2019年的营收还是处于稳步增长状态。但近5年来,桂林旅游基本上处于亏多盈少的状态。2020年以来,桂林旅游只在2023年实现盈利,其余时间均为亏损。2020—2022年,桂林旅游连续三年亏损,三年净利润分别为-2.67亿元、-2.13亿元、-2.82亿元。好不容易2023年盈利,公司净利润为1638万元,扣非净利润为1247万元,不曾想2024年又再次预亏损1.89亿。
10家子公司,4家资不抵债
面对桂林旅游的“不争气”,不少股民忍不住质问:贵司拿着桂林市优质旅游资源为什么一直处于盈亏边缘,该怎么追责?
桂林旅游回复:因为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不良资产,对公司业绩造成了一定拖累。并承诺2025年,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对不良资产的处理力度。
起底桂林旅游这么多年的发展历程,确实一直是在“负重前行”。据其2024年半年报,桂林旅游旗下共有10家主要子公司,其中4家子公司资不抵债。桂林资江丹霞旅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资江丹霞公司”)、桂林荔浦丰鱼岩旅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丰鱼岩公司”)、桂林旅游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桂林旅游汽车运输公司”)、桂林桂圳投资置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桂圳公司”)四家公司净资产分别为-2.15亿元、-0.87亿元、-0.80亿元、-0.5亿元。这四家子公司对于桂林旅游,可谓是拖累已久。
像资江丹霞公司早在2008年就已经在亏损了,据2008年年度报告,资江丹霞公司营业收入24.47万元,营业利润-70.58万元,净利润-52.10万元。之后亏损逐渐增大,2017到2019年,分别亏损1737.76万元、1772.02万元、3146.94万元。2020年,资江丹霞公司对其子公司桂林丹霞温泉旅游有限公司(桂林丹霞温泉旅游有限公司是资江丹霞公司于2008年花费1198.5万元收购所得,以下简称“丹霞温泉公司”)进行破产清算,在丹霞温泉公司破产清算情况下,资江丹霞公司对丹霞温泉公司债权预计可能的损失为1.45亿元,对于桂林旅游净利润影响为-8010万元。不过,资江丹霞公司在摆脱丹霞温泉公司这个包袱之后,还在继续亏损,2024年上半年,资江丹霞公司净利润亏损约591万元。
丰鱼岩公司成立于1995年,主要经营丰鱼岩宾馆和丰鱼岩岩洞游览服务。到2017年底,丰鱼岩公司已经连续10年亏损。2015年—2019年,其分别亏损796.61万元、1465.74万元、843.51万元、941.20万元、1101.97万元。2017年1月开始,桂林旅游公开挂牌出售丰鱼岩公司51%股权暨债权,但三次挂牌未有摘牌方,就算降价亦如此。到2019年已经挂牌12次,但至今仍未出售成功。
桂林旅游汽车运输公司主营旅游客运,承接各单位、个人和团体包车、会议用车、旅游用车、通勤班车、商务用车等各类包车业务,现有大中型各类豪华旅游客车150余辆,具备国际出入境旅客运输及国内道路客运企业二级经营资质。因桂林市旅游客运车辆同比增加,分走客流后,桂林旅游汽车运输公司接待量便开始下滑,2018年共接待旅客67.41万人次,同比下降21.11%。2017和2018两年,桂林旅游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分别亏损1407.11万元、813.70万元。之后也几乎是连年亏损,到如今已资不抵债。
桂林桂圳投资置业有限责任公司是桂林旅游在2013年以自有资金1.01亿元收购的公司,拥有65%股权,公司主要开发桂林天之泰商业综合体项目(下文简称“天之泰项目”)。但因桂林旅游与二股东的分歧矛盾,该项目自2015年起就开始处于停工状态。2019年7月5日,桂林旅游宣布,拟在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桂圳公司65%股权,桂圳公司主要资产包括库存商品(住宅)和投资性房地产,但至今未转让成功。
2013年同年,桂林旅游还斥资2590万元收购了桂林罗山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简称“罗山湖旅游”)70%股权,主要开发相关体育休闲运动项目及其配套项目。2014年,桂林旅游向罗山湖旅游增资7000万元。2015年,罗山湖体育休闲项目因配套工程部分土地尚未完成法定程序原因停工至今,导致项目净利润均连年为负,还被计入部分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子公司的不争气甚至是拖累,致使桂林旅游一直游走在盈亏边缘,并顶负不小的偿债压力,由此,处理低效资产、断尾求生一直是桂林旅游摆脱困境的招数之一,只是山芋烫手,尾巴难断。
亚洲第一洞为何亏成不良资产?
桂圳公司和罗山湖旅游属于投资失误、地产项目留下的“窟窿”,那拥有优质资源的资江丹霞公司和丰鱼岩公司是如何亏成不良资产的?
资江丹霞公司代表性景区为资江天门山景区,是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景区,可览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地貌。丰鱼岩公司代表性景区为荔浦丰鱼岩,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田园旅游度假区,曾被当代著名诗人贺敬之题词称之为“亚洲第一洞”,洞穴长达5.3公里,其中暗河水洞长3.7公里,旱洞长1.8公里,洞穴面积达12万平方米,而最大的一处洞厅面积达25500平方米,属于超大型洞穴。原世界洞穴协会主席加拿大专家福特认为:丰鱼岩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可水陆两游的、保护得最好的划船漂流洞穴。
尽管资源优质,但也无人问津。有业内人士指出,丰鱼岩之所以业绩、游客接待量疲软,与附近同类型景区竞争激烈、客源被分流有关。丰鱼岩景区距离另一溶洞景区银子岩车程仅一个小时左右,距离七星景区仅两个小时车程。同时,丰鱼岩景区距离桂林市区、阳朔县不如银子岩、七星景区近,也被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丰鱼岩的客流量。
对资源型旅游公司来说,游客数量是业绩的基石。桂林旅游主要赚的也是门票钱,包括景区门票(两江四湖景区、银子岩、丰鱼岩、龙胜温泉等)、游漓江的客运船票,这两者占据了收入的七成以上,酒店业务约占18%。因此,客流量决定了桂林旅游景区的成败。而桂林旅游的现状是,一个挣钱的景区撑起了整个集团。
2023年度,桂林旅游的各个板块中,两江四湖游船实现了盈利,大瀑布饭店出现了小幅亏损,景区中,只有荔浦银子岩景区盈利,营业收入为8867.51万元,净利润6246.54万元,其余景区,如龙胜温泉景区,贺州温泉景区、资江天门山景区等皆亏损,而2023年桂林旅游净利润约1637.6万元。可谓是不缺钱的银子岩,缺钱的桂林旅游。
景区之间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距?论风景,桂林山水风光皆无可指摘,有的仅是交通、知名度等之间的差距。银子岩景区距离著名的旅游县城阳朔只有不到20公里。如果从桂林出发,可沿漓江乘船而下,一路欣赏两岸景色,四五个小时之后可抵达阳朔。 自阳朔上岸后,有专门的大巴车可去往银子岩。银子岩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洞内的钟乳石晶莹剔透,即使在微弱的光源下,也闪闪发亮,折射出银子般的光芒,故称“银子岩”
关于银子岩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康熙年间,平西王吴三桂的一名大将盘踞在桂林一带,清兵平乱之时,他的叛军无法将掠夺来的金银珠宝带走,就秘密地藏在了附近的这个山洞。当地还流传起一句顺口溜:“打开银子岩(桂林音俺),养活广西与湖南”。景区入口处有一排大红的财神雕塑,有财神有珠宝,也就有了“游了银子岩,一世不缺钱”的说法。去过银子岩溶洞的人有没有财运亨通没人知道,为银子岩贡献了颇多收入却毫无争议。
所以,银子岩综合来说,不仅风景优美,且交通便利,寓意也好,满足了人们对“暴富梦”的美好追求。此外,桂林旅游下面景区主要是山水景区,类型相对单一,缺乏体验型项目,而从旅游心理出发,吸引游客的旅游目的地多数是满足了人们的享受性、猎奇性、冒险性和对抗性等心理因素,加之在旅游中如果重复观看类同的景物,也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并产生心理上的反感与厌倦;旅游中长途跋涉的辛劳也会在心理上影响游兴。
游客前往桂林,大多是奔着“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名号,坐过游船、看过桂林山水的代表地——两江四湖,桂林之旅对大部分人来说就算是结束了。其他景区相对来说知名度不高,加上分布较为分散,路途较为遥远,且风景同是山水与溶洞,较为重复,同时还需要收取门票。简单来说,大部分游客并不愿意打卡过人民币上的“桂林山水”之后,花钱去更远的地方获得差不多的体验。
另外,大部分人的旅游时间相对有限,一般是优先将时间分配到最想去的目的地,如果体验不错,二次游览时可能会尝试前往周边景区游览,但由于城市形象等原因,反复去桂林旅游的人相对来说并不是很多。因此,桂林旅游似乎陷入了一种困局……
桂林旅游能否重回顶流?
桂林是最早一批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属于天赋型选手,但是成也风光败也风光,因风光闻名天下,但也因风光局限了自身发展。产品供需失衡、同质性严重、供需失衡等固有问题还未解决,近年来其知名度、品牌形象、市场宣传等又成为桂林旅游新的症结。多重困局之下,桂林旅游要如何破局?以下设想,仅供参考。
/ 增强“互动”
细数近年来的“旅游爆款”,无论是像哈尔滨、淄博等这样的“官方剧本”,还是像山西省隰县小西天、怀化晓华理发师等这样的“民间爆款”,其走红共同点都在于:大众能够在其中获得极大地参与感。
爆火现象的可讨论度,以及地方政府的及时反应,面对网友意见认真“听劝”与回应,产生正向反馈,形成了地方与大众之间的正向互动,让大众可以在其中找到一份参与感,调动人们对地方的情感想象,同时来回地互动也给予了地方更大的热度。
这种互动并不一定是等待破天的流量降临到地方,也可以通过地方发起、制造话题,挑起来,不是被动“破圈”,而是选择主动“营造热点”。典型的案例如开封骑行活动,这场由郑州大学生自发组织的夜间骑行活动,官方嗅到机会立马采取行动,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对骑行、户外活动的热议。当然后面也引发了一些负面影响,这也需要地方适当引导。
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当下的许多旅游爆款并不一定是拥有多么优质的旅游资源,像榕江“村BA”,原先只是一个封闭的小村庄,如今一场球赛能够缔造万人空巷的轰动效应,依靠的也是人为制造的“互动”。
像桂林旅游下面知名度较低的景区,何尝不可通过发起活动、制造话题等方式,如在天门山景区发起一场不一样的登山活动,或是摄影活动,提供一定的奖品,将活动中发生的一些有趣的现象和产生的优质内容作为话题发布到网络,增加“互动”,为大众与景区建立链接提供窗口。
/ 自我“修正”
“被看见”固然很重要,“去看见”则更重要。“被看见”是吸引客流的前提,“去看见”是留住客流的关键。淄博爆火之后没有让游客失望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于地方能够“去看见”游客的需求,看到网友发文称酒店涨价,政府立马发布《关于规范经营者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宾馆酒店、交通运输、景点景区、烧烤商户等行业第一时间跟进,明码标价;看见八大局市场周边“停车难”问题,淄博仅用13天就建设完成八大局停车场,向公众和游客免费开放;铁路部门开行淄博“烧烤专列”;淄博市增加了烧烤公交专线,为游客提供便利服务……
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听身边人吐槽,常常可以听到关于桂林旅游“宰客”“坐地起价”等声音,以及城市配套服务问题,长此以往为城市积累了不少负面形象。城市治理的精细化对于城市传播,有着重要影响。当传播形式从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到更多地转向了微博、抖音、小红书等各大社交平台之后,个人对某一城市或好或坏的影响都会被放大,而城市的某个咖啡店、小吃店、理发店都可能成为城市宣传的一部分,如前阵子走红的肥娟小吃,原本是一家位于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遂城第三小学旁的童鞋店,由于店铺生意冷清,一天营业额最高也不会超过500元。店主夫妇看到很多学生在马路边等待家长来接,天气不好时,她就让学生们到店里等待,其间还开电视给他们看,并且分享小零食,受到了大批小学生的欢迎,遂在网络走红,并吸引一众游客前往。
/ 资产“重组”
盘点桂林旅游旗下资产和主营构成,十家子公司皆为重资产,且目前只有桂林两江四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和桂林荔浦银子岩旅游有限责任公司两家公司盈利,收入构成99.03%为旅游服务业,包括:游船客运、景区旅游业务、酒店、公路旅行客运、出租车业务等,0.97%为其他,其中门票为主要收入。
一边是亏损的重资产拖累,另一边营收单一的资产托举力有限,反映了桂林旅游现有资产组合的极大问题。虽然几家资不抵债的子公司很多年前开始就一直在出售转让,但迟迟没有结果。于是,时间越长亏损越多,几家转让不出的子公司越像是“烫手山芋”。或许桂林旅游也可以另辟蹊径,前两年免费让渡几家资不抵债的子公司管理权给有经验的“操盘手”,如不能在两年内将公司扭亏为盈,便收回管理权,如公司能够成功扭亏为盈,便让渡十年管理权但需要收取一定比例的分红。又或是直接破产重组,断尾求生……
除此之外,多元化经营与轻资产运营或许也可以是桂林旅游考虑的方向,增加更多服务性业务,如住宿、旅行社等。目前网络上也有不少关于桂林旅游配套服务水平的负面声音,多元化营收方式的同时也可以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现代人出游,单纯的观光已不足以满足人们的需求,现在的旅游更是“吃+住+游+逛”的结合。同时,桂林旅游或许还可以重新设计旗下旅游产品,如将门票捆绑售卖、设计引导性旅游线路等。再美的烟花,如果缺乏设计,只是单调地重复也会使人感到无聊。
在旅游业蒸蒸日上之际,不曾想桂林旅游的业绩反倒呈现尴尬之境,根本原因,主要是受旗下不良资产的拖累。其下面十家子公司近两家盈利,其余皆亏损,甚至四家资不抵债,反映了桂林旅游当下资产组合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困境。或许,桂林旅游需要的是刮骨疗伤与破釜沉舟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