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焦煤又一高管落马!涉工程承揽巨额受贿
11月13日,山西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经山西省委批准,对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副总经理王克军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决定给予王克军开除党籍处分,按规定取消其享受的待遇,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王克军最近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是2025年5月23日,当时山西省纪委监委通报他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审查调查。而此次的通报标志着其案件取得了重大进展。
01 持续半年的调查
王克军被查的消息首次公开于2025年5月23日。这一天,山西省纪委监委通过官方渠道发布了这一消息。

当时,中央第二巡视组正在山西巡视,主要受理关于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等方面的举报和反映。王克军被查正在此巡视期间。
时隔约半年,山西省纪委监委通报了对其处理结果。王克军“理想信念丧失,纪法底线失守,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收受礼金,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旅游安排”。
调查发现,他违背组织原则,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在职务调整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廉洁底线失守,收受礼金。
更为严重的是,王克军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工程承揽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
02 能源国企的系统性腐败
王克军并非山西焦煤集团近期唯一被查的高管。2025年6月13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山西焦煤集团原党委副书记杨根贵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通报指出,杨根贵“背弃初心使命,违反组织原则,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在职务调整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廉洁底线失守,收受礼金,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和旅游安排,退休后违规接受聘任并获取报酬”。
更早的2024年11月,山西焦煤集团原总经济师杨世红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杨世红自2013年至2024年,借逢年过节、父母住院之机,多次违规收受私营企业主、下属所送消费卡、礼金。
山西焦煤集团成立于2001年10月,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炼焦煤生产加工企业,2024年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471位。然而,这家能源巨头的政治生态长期被腐败阴云笼罩。
03 四任董事长的“塌方式腐败”
自2001年山西焦煤集团组建以来,七任董事长中已有四任因腐败问题被查,涉及工程承揽、资源审批、干部任免等多个领域。
第二任董事长白培中(2008年至2011年12月任职)的落马最具戏剧性。2011年11月底,网络曝出白培中家被劫5000万,妻子报警时谎报金额,引发社会高度关注。2016年12月,白培中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
第四任董事长武华太(2014年至2019年1月任职)的腐败路径则直指工程领域。2024年11月,山西省纪委监委通报,武华太因“违规任用干部,在职工录用中为亲属谋取利益;廉洁底线失守,纵容、默许亲属利用本人职务影响谋取私利”等被开除党籍。
第五任董事长王茂盛(2019年至2020年5月任职)则因“在职务调整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不正确履行职责,违规推荐下属企业负责人并对其经营活动失管失察”等被“双开”。
“四任董事长落马并非偶然,而是权力集中、监督缺位、利益输送链条固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业内人士分析指出。
04 给权力戴上“紧箍咒”
针对山西焦煤集团暴露出的腐败问题,山西省纪委监委推动了一系列监督机制改革。2023年底,山西省纪委监委在山西焦煤集团派驻纪检监察组改革试点。
与此同时,山西焦煤集团打造了“新焦煤大监督体系”,将监督重点聚焦经营管理各方面,通过在全业务领域、全管理层级推动监督模式重塑再造,实现对制度、流程、权限等要素的全方位检视、完善和重建。
山西省纪委监委驻焦煤集团纪检监察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监督体系坚持“向监督要效益”的理念,创新“堵漏洞、降成本、省资金、清旧欠、挽损失”5条路径,全年实现直接经济效益43.1亿元。
专题片《护航》第二集还披露了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薛道成“靠企吃企”的典型案例。薛道成在“温水煮青蛙”式的“围猎”中,慢慢突破底线,最终收受价值1100多万元的豪宅。
针对这一案件,山西省纪委监委下发纪检监察建议,推动山西焦煤集团以案促治、以案促改,深入排查煤焦销售、物资采供等重点领域廉洁风险814个,清废改立各项工作制度356项,优化工作流程410余个。
王克军的案件只是山西焦煤集团反腐风暴的一个缩影。作为世界500强企业,山西焦煤集团在能源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但其内部腐败问题频发,暴露出国企监管制度的漏洞。
山西省正在推动的“新焦煤大监督体系”能否从根本上遏制腐败,仍有待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反腐深入推进,能源领域的权力运行将日益规范化、透明化。
本文综合整理自山西纪委监委网站等公开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