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挑重担 敢为先锋 勇立潮头 华润三九致力实现中药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http://ddx.gubit.cn  2023-10-28 17:00  华润三九(000999)公司分析

  在全国合作建立30多个规范化中药材种植基地,聚力药材种植环节标准化建设;对1000多种医疗机构制剂临床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与研究,积极探索基于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中药创新实践;建设多家智能工厂,探索中药生产环节从“制造”向“智造”跨越……近年来,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三九)在中药领域频频出招,指向一个共同目标,即实现中药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图为华润三九总部大楼外景。图为华润三九总部大楼外景。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有关发展规划、政策措施、法律法规等重要文件相继出台,为中医药传承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华润三九董事长邱华伟表示,“作为深耕中药领域的国有企业,我们愿意挑重担、当先锋,与众多产业同仁一道,为中药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开拓新思路、探索新实践、形成新突破,为推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前端发力 从源头保障药材品质

图为位于甘肃省岷县的华润三九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图为位于甘肃省岷县的华润三九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

  10月中旬,豫北平原秋高气爽,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汤河两岸的华润三九中药材种植基地里,已有部分野菊花率先绽放。再过1个月,这里的数千亩野菊花将正式进入采收季。

  野菊花是华润三九明星产品999感冒灵的重要原料药材。作为异花授粉植物,野菊花自然繁育的后代性状极不稳定,同一块种植地里生长的野菊花长势不同,药材品质差异也很大。这既不利于统一种植采摘,又难以保障原料药材品质稳定。

  没有良种哪来良药?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华润三九决定从产业链条最前端的种子种源入手,力图培育出质量好、性状稳定、产量高的野菊花。

  自2012年起,华润三九陆续从全国各地搜集了140多份野菊花种质资源,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野菊花种质资源圃,持续开展野菊花种质收集、保存、评价与新品种选育工作。经过数年提纯、复壮、扩繁、区域试验与品比试验,“999华菊03”野菊花新品种脱颖而出。“999华菊03”产量高、蒙花苷含量达2.5%以上,目前已在湖北、安徽、河南等地成功推广种植,每年种植面积超10万亩。

  “从2012年启动野菊花种质资源搜集工作,到2022年获得由农业农村部颁发的植物新品种权证书,我们用了整整10年时间去寻找、培育999华菊系列品种。”华润三九中药资源部门负责人感叹,中药材良种培育过程复杂且漫长,不确定因素多,涉及种质资源收集、鉴定、评价、筛选、比较、扩繁等数十个环节,周期动辄以10年计。

  “999华菊03”的成功培育仅仅是中药良种培育迈出的一小步。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目前有药用价值的植物有1万余种,但仅有300多种实现了人工种植,占比极低。“中药材良种选育是实现药材规范化种植的关键环节,是保障药品质量的基础,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上述负责人表示,“一日不做品种选育,相关中药产业链就一日存在‘缺链’‘断链’的风险。”

  除了补上野菊花家种良种的空白外,华润三九还通过野生驯化的方式,实现了对三叉苦、九里香、岗梅、两面针等品种的大规模“野生转家种”。

  在跨过种子种苗关后,华润三九持续探索药材规范化种植模式,积极落实《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在全国建立30多个规范化中药材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30余万亩。公司的部分基地还通过了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的“三无一全”(无硫加工、无黄曲霉毒素污染、无公害和全过程可追溯)认证,全力保障药材质量。

  中药溯源体系建设是强化药材质量管控的重要抓手,是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的有效途径。华润三九构建了与国家药品信息化追溯体系相匹配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追溯系统,并将该系统推广至中药产业链源头的百余家种植企业,持续完善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

突出循证 挖掘中医药临床价值

图为华润三九研发人员在做实验。图为华润三九研发人员在做实验。

  今年4月底,华润三九子公司华润三九现代中药制药有限公司的中药配方颗粒大样本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结果在《中国中药杂志》发表。这项研究历时3年,纳入250多家医疗机构与2万多名患者。

  邱华伟表示:“要想充分发挥中医药资源优势和临床价值,就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大力开展中药循证医学研究,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建设。”

  长期以来,华润三九非常注重利用现代科学方法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在开展中药配方颗粒循证研究的同时,公司联合医疗机构、循证医学研究单位对正天胶囊、参附注射液、血塞通软胶囊等已上市的中药大品种开展循证医学研究,进一步丰富完善中药大品种的循证医学证据链,阐明其临床疗效、安全性和作用机理,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目前,参附注射液、血塞通软胶囊等品种循证研究的部分成果已在Critical Care Medicine和JAMA Network Open等国际专业期刊上发表,获得国际同行认可。其他多个中药大品种的循证研究也进展顺利。

  在中药创新药领域,华润三九积极探索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落地实践。目前已完成1000多种医疗机构制剂的数据收集整理,正在与深圳市中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等单位就医疗机构制剂、临床经验方的转化开展合作,促进中药新药的开发。

  除了积极开展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与中药新药研究外,华润三九还主动落实《“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关于“建设高水平中医药传承保护与科技创新体系”的有关要求,发挥国有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和大型企业的全产业链融通效应,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工作提供设施设备,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平台。

  据介绍,华润三九联合中医药高校、科研院所及行业内相关企业,先后建立了经典名方现代中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岭南药材资源与现代中药制造创新中心、华润三九数字国药研究院、中药配方颗粒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等多个技术平台。在搭建平台的基础上,华润三九还围绕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关键技术进行部署研究,涵盖道地药材品质特征及品质保障研究、经典名方及同名同方开发、中药质量提升及保障体系构建、中药炮制智能化与中药饮片大品种研究等领域,着力解决产业发展面临的共性技术问题,助力推进传统中医药现代化进程。

智能生产 促进质量效益双提升

  中药生产要想实现质量与效益双提升,就要借助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成果,为中药现代化发展赋能。邱华伟表示:“华润三九通过积极探索中药智能制造新模式、新技术、新装备、新能源,努力解决影响中药生产制造过程规范化、流程化、精确化的关键问题,推动中药制造向中药智造迈进。”

  华润三九制定“三步走”战略,旨在实现中药生产的智能制造,即完成制造全过程设备的自动化升级、实现生产要素和过程的全面信息化管控、建设基于工业大数据的分析决策能力。

图为华润三九观澜基地中控厅一角。图为华润三九观澜基地中控厅一角。

  在深圳华润三九观澜基地里,数千平方米的GMP生产车间内只有寥寥数个工人的身影,工业机器人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工作,从原料的清洁、称重、搅拌到药品的生产、包装、运输,几乎全部实现自动化。

  华润三九依托自建的中药全网络协同云制造模式,实现了生产任务管理、生产SOP、称量电子批记录等功能,通过无线技术链接操作终端、称量设备,让业务操作移动化、便捷化。大到药材运转,小到一个阀门的开闭,都能在中控间的屏幕上可视、可控,原本繁杂的中药制剂生产工序,如今都只需轻点操作系统,即可自动完成。

  此外,华润三九还以数字孪生技术为核心,实现了工厂生产仿真、集中数据归集、智能远程运维、虚拟培训等功能,形成可开放共享、安全稳定的数字化平台,帮助企业进一步实现生产全过程的实时分析预警与自动控制,进而解决因传统生产过程工艺控制不稳定而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难题。

  智能制造不仅提高了中药质量的均一性,还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在智能制造体系下,工人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由操作设备转变成操控系统。重复性强、体力消耗大的工序都由机器人负责,人力被大大地解放了。以华润三九观澜基地为例,自动化设备解放了人力,信息系统优化了流程,实现了生产运营效能及产品质量双提升,总体生产效率提高了20%,运营成本降低了20%,单位产值能耗降低了12%,产品首检不良品率降低了25%。

  2021年,华润三九观澜基地作为深圳市唯一一家医药企业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华润三九(雅安)、华润金蟾、华润三九(枣庄)在2022年入选工信部“年度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中药智能化设备呈现出高度定制化特点,华润三九的新设备均由企业与设备厂商合作共研开发。这样从采买到共研的转变,不仅实现了制药设备的量体裁衣、自主可控,还能带动中药设备厂商发展。

搭建平台 构建中药发展新格局

图为今年8月在昆明举办的由华润集团主办、华润三九承办的“中药产业链沙龙”现场。图为今年8月在昆明举办的由华润集团主办、华润三九承办的“中药产业链沙龙”现场。

  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离不开中药行业的共同努力。近年来,华润三九积极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融通带动作用,致力构建中药产业链“共建、共享、共赢”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今年8月中旬,由华润集团主办、华润三九承办的 “中药产业链沙龙” 在昆明举办,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行业专家、中药企业代表等200余人聚集一堂,以“聚链成群、产业共荣”为主题,围绕如何推动中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开展对话。在沙龙讨论环节,邱华伟表示,未来华润三九将与高等院校、中药经营企业、种植农户等各方力量一起,在促进中药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发展上发力,持续提升中药产业链的韧性和竞争力。

  融通交流是让朋友圈“活”起来的关键。今年华润三九发起成立了中药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联盟,深化校企对接。华润三九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高校签署合作协议,在中药种子种苗繁育、中药循证证据打造、中药创新药转化等重点领域开展研究合作。同时,还以“三九商道大会”“关键客户平台大会”等活动为依托,进一步联合同仁堂太极集团九州通一心堂等企业一道,促进市场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的共建共享。

  不仅要在产业内部开展合作,还要积极“破圈”,拓展地企合作新模式。当前,发展中药产业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优先选择。华润三九战略部相关人士介绍,华润三九对全国30多个省份的中医药发展基础和发展规划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从中筛选出既是当地经济支柱又广受消费者认可的大品种中药材重点发力。以三七为例,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是三七的道地产区,华润三九与当地政府联合成立“三七”产业链专班,建立“三七”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种植、加工、交易等环节的实体性机构,聚合产业资源,合力打造世界“三七之都”。

  产业链是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心骨,产业链强则产业强。邱华伟表示:“华润三九作为中药产业链中的龙头企业,将心怀国之大者,勇担国之重任,携手中药产业链上下游参与方,为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持续贡献力量。”(冯玉浩)

中国医药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张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