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三年就易主!盛航股份高管团队大换血,新控股方全面进驻

查股网  2025-02-15 19:51  盛航股份(001205)个股分析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夏高琴 南京报道

2月13日晚间,正处控制权变更的盛航股份(001205.SZ)连发多条人事变动公告。

公告显示,因公司控制权已发生变更,包含前实控人、董事长李桃元在内9名董监高递交了辞职报告,同时新控股股东方万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拟入驻盛航股份的高管名单也“出炉”,公司董事会、监事会、财务总监等关键职位将进行改选,这意味着万达控股将正式进入盛航股份决策层。

盛航股份证券部工作人员回复《华夏时报》记者时表示:“这是股权变更后正常的人事变动,新控股方与上市公司在业务上存在协同性,对于未来新管理团队改选完成后具体的发展计划,目前还没有可披露的信息。”

3年限售期刚过就让渡控制权

公开信息显示,盛航股份成立于1994年11月,公司主要从事国内沿海、长江中下游液体化学品、成品油水上运输业务,主要服务为化学品运输、油品运输,是国内液体化学品航运龙头企业之一。2021年5月在深交所上市,实际控制人为李桃元。

2024年10月30日晚间,盛航股份发布公告公司收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李桃元先生通知,获悉其与万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于当日签署了《万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李桃元关于南京盛航海运股份有限公司之控制权转让意向协议》,万达控股意向受让其合计持有的上市公司21544819股股份,并接受李桃元剩余持股表决权委托,拿下盛航股份控制权。

根据计划,双方交易分两期进行,其中第一期股份转让为万达控股集团协议受让李桃元1231.13万股股份,第二期股份转让为万达控股集团协议受让李桃元923.35万股股份,最终股份数量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李桃元持有的上市公司总股份数的25%,交易价格在转让方相关股份符合转让条件后,以标的股份总对价不超过5亿元(含)人民币为原则。在第一期标的股份第二笔股份受让款支付完毕之当日,李桃元将其剩余尚持有的3693.40万股股份对应表决权委托给万达控股集团行使。

通过上述安排,万达控股集团共可以控制盛航股份4924.53万股股份所对应的表决权,占上市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27.29%。

而此时距离李桃元首发限售股解除限售仅过去5个月时间,且计划第二期转让的股份在2024年度还是高管锁定股的限售状态,李桃元“急于”离场的态势引发市场关注。

“桃元总(李桃元)是基于公司长期稳定发展,引入万达以增强公司持续稳定经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后续桃元总(李桃元)是否会继续退出持股是他主观的意向了,我们也不好推测,您可以关注一下我们近期披露的董事会变更公告。”上述盛航股份工作人员向本报记者表示。

记者注意到,李桃元虽然辞去董事长职务,但仍在公司任职董事,而根据《公司法》中关于董监高减持的规定,上市公司董监高减持其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在任职期间每年不超过持有数量的25%。

而除李桃元外,辞去董事职务的刁建明、李凌云也继续担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辞去监事职务韩云、纪玉玲和辞去财务总监职务隋富有也继续在公司工作。

业务如何协同?

控股股东万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方面,提名晏振永、孙增武、谢秀娟为第四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同意提名陈华、薛文成为第四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提名王峰、宋月涛为第四届监事会非职工代表监事候选人,并推荐聘任刘永强为公司财务总监。从上述候选人简历来看,提名的非独立董事均在万达控股集团担任要职。

对于此次控制权变更,在双方的权益变动报告书中均提及公司与万达控股集团在产业资源、技术等方面存在协同性。

盛航股份在公告中表示,本次权益变动基于公司长期稳定发展,引入认可公司内在价值和看好公司发展前景的大型产业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以优化股权结构。同时,有助于促进公司与万达控股在产业资源、技术等方面的协同性,以增强公司持续稳定经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关于双方协同性,上述盛航股份证券部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双方在产业方面具有协同性,具体如何协同怎么落实,目前还没有对外披露的计划方案,您可以关注我们双方的企业性质及业务。”

公开材料显示,万达控股集团成立于1988年,总部位于山东省东营市,万达控股官网数据显示,该司总资产达800多亿元,员工1.3万多人,业务涵盖港口码头、石油化工、橡胶轮胎、国际贸易等产业。

“从业务上来看,盛航股份专注于危险化学品船舶运输服务。万达控股集团旗下拥有原油加工及进出口资质,以及化工物流方面的港口公司宝港国际。双方在产业链上具有天然的互补性,通过资源整合和协同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此外万达控股在石油化工等领域拥有丰富的技术积累和创新经验,而盛航股份在危险化学品运输方面也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双方的联合将有助于推动技术创新和升级,提升整体竞争力。”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新质生产力工委秘书长高泽龙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也认为:“双方联合在产业资源方面或能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有效衔接,从而有助于降本增效。”

自2021年上市以来,盛航股份业绩发展一直较为平稳,但毛利率出现下滑。2021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分别为6.13亿元、8.68亿元、12.61亿元、11.3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亿元、1.69亿元、1.82亿元、1.35亿元,而毛利率分别为35.67%、36.88%、31.42%、27.61%。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