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银行:创新“普惠金融+数字金融”模式,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
兰州银行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紧紧把握新发展理念,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五篇大文章”。按照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创新应用监管要求,兰州银行深入贯彻落实《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集全力构建的“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普惠信贷服务”,近期已进入甘肃省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中测试运行,标志着兰州银行普惠信贷服务在数字金融创新发展领域取得又一显著成绩,开创了甘肃“普惠金融+数字金融”创新融合发展新局面,为实体经济的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注入了强劲动力。
构建一体化数据管理体系,释放数据要素新质生产力
兰州银行智能普惠信贷服务主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基于“多渠道线上化业务办理、自动化授信审批、快速化贷款发放”三大流程的智能优化,聚焦“反欺诈监测、业务准入、风险评估、定额定价、授信审批、贷后预警”六大关键风险审批环节,精心打造了一套多层次、立体化的风险防控网络,构建多维数据融合模型,实现普惠信贷业务风险量化管理。为小微客群和农户量身定制专属风控方案,成功研发并推出了“税e通、小微快贷、农易贷、种植贷、商户贷、经营e贷、医药通、经营快贷”八大创新型普惠金融产品,确保资金安全的同时,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个性化需求。
兰州银行始终注重高效能的数据能力建设,构建起的一体化数据管理体系是智能普惠信贷服务的核心支撑。聚焦数据治理、数据质量管控和数据分析应用三大关键领域,搭建了包括数据标准管理、数据质量管理、风控模型管理、数据挖掘管理、外部数据管理、专项项目管理在内的六维数据管理体系,确保了数据在全流程中的规范性、准确性和价值性。同时,倾全行之力打造了四大核心数字化应用平台:领航员统一数据门户、数据质量管控平台、大数据智能风控平台以及数据分析决策平台,为全行的业务运营和战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撑。初步形成了“标准化、智能化、智慧化”三位一体的大数据生态,为全面推进兰州银行数字化转型以及普惠金融服务创新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
构建多维数据融合模型,开启普惠信贷服务新模式
兰州银行智能普惠信贷服务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基于客户的纳税数据、多头借贷、反欺诈、信用评分、人行征信、行内资产交易等信用数据,结合农户调研数据及房产估值信息,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多维数据评分模型,重构普惠信贷业务准入、风险定价、授信审批、贷后管理等流程。全面升级普惠信贷服务模式,构建起风控数据、风控模型和风控服务的集中统一管理体系,提高了线上线下及前中后台业务交互协作的数字化协同能力,实现了风险数字化联防联控能力不断提升。
截至2024年6月末,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134.66亿元,户数8491户。涉农贷款余额351.12亿元,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44.09亿元。为小微企业及农户铺设一条数字化、高效快捷的融资通道,有效缓解“融资难、融资贵、效率低”难题,拓展普惠信贷业务的覆盖范围。
提升数字风控创新能力,激发普惠数字信贷新潜能
实现普惠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智慧化。兰州银行融合实时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了风险识别准确性和风险管理效率的双提升。相比传统手段,大数据智能风控系统能够及时发现潜在风险,显著增强风险识别的精确度和响应速度,减少了人为误差,提升风险管理效率。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保障了业务的安全稳健,也为广大客户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金融服务。
实现普惠信贷业务风险画像数字化。兰州银行通过集成客户资产、信用、反欺诈等多元数据,绘制客户信贷风险数字画像,为准入、评级和风险定价提供全面精准的数据支持,丰富信贷决策的数据建模维度。这一创新应用不仅提高了信贷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还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个性化、贴心的金融服务体验。
实现普惠信贷业务数据安全合规化。兰州银行采用了商用密码算法并创新融合了数据评分模型。保障信息在传输与处理中的高度安全,实现了数据“可用不可见”。相较于传统的数据共享应用方式,数据融合评分模型在维护客户隐私的同时,能够更有效地保障信息主体数据安全。这一方法不仅体现了兰州银行对客户隐私的尊重和保护,也彰显了该行在金融科技创新领域的责任和担当。
兰州银行始终秉承“服务地方、服务中小、服务民营、服务居民”的市场定位,积极践行普惠金融发展的愿景和使命,通过数字化手段不断拓宽服务边界,全力构筑数字金融价值服务体系,实现普惠金融业务的提质增效。未来,兰州银行将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探索普惠金融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模式,进一步完善优化“普惠金融+数字金融”这一创新融合服务模式,有效拓宽融资途径、提升服务质效、降低运营成本、增强盈利能力,为甘肃省普惠金融及乡村振兴发展作出新贡献,开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