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腾新材:产品结构优化稳步推进 自主研发掌握七大核心技术
《金基研》 天涯/作者 杨起超 时风/编审
液晶显示器件行业位于液晶面板产业链的上游,因此,液晶显示面板的市场发展及需求情况直接带动了背光模组及其组件的发展。近年来,全球液晶面板产能快速向中国内地聚集,国内液晶面板产能和市场份额持续提升。随着市场需求的逐步回暖以及国内头部面板企业纷纷扩产,液晶显示器件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的上涨周期。
作为一家主要从事新型显示领域各类薄膜器件的研发、生产、精密加工和销售的企业,江苏翔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翔腾新材”)已形成了偏光片、光学膜片和功能性胶粘材料三大核心产品体系,均是新型显示领域的关键组件。
凭借丰富的产品种类、规模化的生产能力、良好的制程管控能力、可靠的产品质量、多区域服务覆盖以及快速响应速度,翔腾新材在行业内树立了显著的品牌知名度和良好的市场口碑,已经成为新型显示面板产业链公司重要的合作伙伴,积累了优质的客户资源。目前,翔腾新材产品最终应用于LG、小米、夏普、戴尔、惠普、微软、华硕、创维、三星、华为、明基等知名品牌商。
一、技术突破与应用创新推动面板产业发展,2025年上半年56个LED项目披露进展
显示行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者对高品质大屏显示产品的需求增加,显示行业正在经历由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的结构性转型。其中,大屏化和高端化成为明显趋势,从“量”和“质”带动了显示行业市场空间的增长。
目前,LCD(液晶显示器)仍为显示行业市场主流产品,Mini LED、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Micro LED等技术持续发展。随着数字产业、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多样化且具有创新空间的产业生态体系正在加速构建。
近年来,受益于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内高世代线产能持续释放,全球显示面板产能快速向中国内地聚集,显示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现阶段,中国内地的LCD产能已占据全球一半,随着韩国三星和LG Display逐步将业务重心转向OLED,其原有LCD产线逐步关停或外迁,进一步推动LCD产能向中国内地转移。
LCD凭借高性价比,在大尺寸电视等领域基本盘稳固。增长动力主要来自电视面板的大尺寸化趋势。根据洛图科技(RUNTO)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球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达1.21亿片,同比微增1.8%;出货面积为8,880万平方米,同比上涨1.9%。
同时,全球OLED产能重心也逐渐由韩国向国内转移。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2025年第二季度,国内显示面板厂商在全球OLED市场的出货量占比已接近50%,创下历史新高。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数据,2024年,全球OLED显示器面板出货量为200万片,同比增长132%,预计2025年增长至340万片。
此外,技术突破与应用创新正加速推动显示面板产品在电竞、工业控制、车载显示、智能眼镜、XR设备等多元化应用场景及新兴硬件形态中的深度融合与广泛应用,为行业注入新动能,显示产业有望迎来丰富的结构性增长机遇。
2025年上半年,LED显示产业延续快速发展态势。根据LEDinside不完全统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国内共有56个LED显示相关项目披露了签约、立项、开工、投产等进展,总投资金额超过1,120亿元。
其中,2025年1-6月,20个LED显示相关项目签约、立项;7个LED显示相关项目开工建设;17个LED相关项目进入到投产、试产、产品交付等生产阶段;12个LED相关项目进入环评、主体封顶、土地建设等阶段。

面板企业大举扩产的现象,对包括偏光片等上游产品在内的产业链产生正向推动。
综上,随着产业链的转移及技术的进步,全球显示面板产能快速向国内聚集,国内显示行业迎来结构性发展机遇。此外,国内显示面板企业纷纷扩产,反映出市场对行业复苏的积极预期,上游偏光片等关键材料的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二、坐拥国内外优质客户资源,三方面发力增强客户粘性
深耕显示器件制造业十余载,翔腾新材凭借丰富的产品种类、规模化的生产能力、良好的制程管控能力、可靠的产品质量、多区域服务覆盖以及快速响应能力,已成为新型显示面板产业链公司重要的合作伙伴。
目前,翔腾新材已与明基友达、惠科股份、中强光电、仕达利恩、瑞仪光电、华星光电、京东方等多家液晶面板制造龙头企业及产业链知名公司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其客户的产品广泛应用于LG、小米、夏普、戴尔、惠普、微软、华硕、创维、三星、华为、明基、联想、康佳等知名品牌。

需要指出的是,显示行业客户对供应商的认证极为严格,需全面评估其产品质量、供应能力、财务状况、企业信誉、成本竞争力及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认证周期长。企业一旦进入显示客户的合格供应商名录,在产品质量、交期等方面持续满足客户需求,客户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双方合作的粘性和稳定性强。
同时,显示器件行业下游客户订单一般具有多规格、多批次、开发周期短、更新迭代快等特点,这对显示器件生产企业的客户服务能力提出了高要求。
针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翔腾新材的技术团队响应迅速,能够及时与客户沟通,根据其具体要求灵活调配专业人才与资源,提供定制化产品与解决方案。在客户测试反馈后,亦可快速调整优化,并保障后续大批量稳定供应,全面满足客户的高标准需求。
此外,翔腾新材在江苏南京、广东东莞、四川成都、上海等地的多区域布局,不仅便于为客户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也有助于满足大客户对供应链稳定性的要求,提升品牌影响力,助力市场拓展。
随着翔腾新材与客户合作的深化,可以实现产品的横向延伸,帮助翔腾新材形成“单一产品切入——客户合作关系提升——新产品延伸——多品类产品供应”的良性业务循环,进一步提升了客户粘性。
简言之,翔腾新材积累了优质稳定客户资源,同时通过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多区域业务布局、产品横向供应,持续提升客户满意度与粘性,实现可持续发展,巩固核心竞争力。
三、产品结构优化稳步推进,产品质量稳定且交付能力突出
自2012年设立以来,翔腾新材一直从事新型显示领域各类薄膜器件的研发、生产、精密加工和销售。
成立初期,受资金、生产场地、产能及人力等条件限制,翔腾新材主要从事光学膜片的精加工。2017年以来,翔腾新材通过自身技术积累和业务拓展,将产品领域拓展至生产难度更高的偏光片领域。同年,翔腾新材完成了对上海尚达的收购,正式进入功能性胶粘材料领域,进一步丰富了在新型显示薄膜器件领域的产品布局,拓展了业务渠道,扩大了下游市场空间。
通过产业链的延伸,翔腾新材逐步形成了在“显示薄膜产品”全价值链的竞争优势。目前,翔腾新材已形成了偏光片、光学膜片和功能性胶粘材料三大核心产品体系(均是液晶显示模组的主要零部件),具有为客户提供多品类产品的供应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翔腾新材的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毛利率相对较高的光学膜收入占比逐年提升,而毛利率相对低的偏光片收入占比则呈下降态势,功能性胶粘材料收入占比相对稳定。
2022-2024年及2025年1-6月,翔腾新材偏光片收入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39.89%、28.18%、26.39%、19.75%;光学膜收入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38.00%、51.42%、53.57%、60.33%;功能性胶粘材料收入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21.01%、19.95%、19.54%、19.46%。

近年来,翔腾新材陆续开发了MPD、DPP三层结构复合膜(终端品牌为三星、小米、LG等)、MOP双层结构复合膜(终端品牌为三星、小米等),环保型扩散片(终端品牌为LG)、COP多层次复合增光膜(终端品牌为戴尔)、防窥膜等(应用于车载)、商用显示机等一系列新产品,市场反响良好。
在持续拓展产品领域,打造多品类供应优势的同时,翔腾新材严把产品质量关,确保产品指标良好、质量稳定。
显示器件是液晶显示模组的重要组成部分,液晶显示模组直接影响终端产品显示效果,终端品牌商对其产品功能、质量、品牌维护要求较高,因此对于显示器件供应商的选择十分谨慎,尤其看重产品的品质及稳定性。
一直以来,翔腾新材严把产品质量关,建立了完善、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其质量控制贯穿供应商管理、原材料采购、生产管理、销售等全过程,为产品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翔腾新材的产品指标良好、质量稳定,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口碑。
在交付能力方面,翔腾新材重视生产工艺和过程管理,建立了完善的生产管理体系,根据产品不同规格需求灵活调整生产线,满足不同客户大批量、多种类的快速交付需求。
简言之,翔腾新材形成了偏光片、光学膜片和功能性胶粘材料三大核心产品体系,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且在产品多样性、产品质量、大批量交付能力方面优势突出。
四、自主研发掌握七大核心技术,通过设备改造及信息化建设推进两化融合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翔腾新材是“高性能光学膜智能制造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南京市创新型领军企业”、“南京市2023年度培育独角兽企业”、“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南京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翔腾新材历来重视对生产工艺的研发投入,通过不断的工艺改进,进一步提高薄膜器件的精加工效率和产品良率。
在研发团队建设方面,翔腾新材组建了一支高效、精干的研发和技术团队,建立了面向市场需求、多部门协同以及主动研发与客户需求响应相结合的研发模式。截至2024年12月31日,翔腾新材共有技术人员62人,占员工总数的12.86%。
与此同时,翔腾新材通过部署新项目/产品研发流程的系统管理框架—“雄鹰”,为翔腾新材各子公司/分支机构提供项目“一体化”管理服务,形成“以研促产、以产带研”的产研一体模式。
通过长期摸索与积累,翔腾新材自主研发了7项满足客户需求的核心生产工艺,具备成熟的产品生产技术和设备研发能力。目前,翔腾新材核心技术包括自动分条技术、智能送料技术、高精度成型技术、自动分拣技术、连续贴合技术、自动剥离技术、自动包装技术。
通过上述核心生产工艺的成熟运用,翔腾新材能够适应显示行业制程日益提高的技术标准,为其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生产及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提供了技术保障。
在设备研发方面,翔腾新材通过设备工艺改进,已实现主要产品的智能化生产。在分条、上料、裁切、磨边、AOI检测、清洗、包装等各主要工艺环节,翔腾新材有针对性地进行研发,进一步提高了精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一致性。
此外,翔腾新材积极推进“两化融合”,持续优化生产制造过程,提升自动化程度,比照智能工厂、绿色工厂标准,致力于建成符合产业要求、自动化程度高的现代化生产工厂。
具体而言,翔腾新材通过引入AGV自动运输系统、自动化流水线作业,进一步提升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在此基础上,翔腾新材通过采集模切、分条、磨边、检查等工站的数据或信号,利用PLC、PC、以太网通讯和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收集、汇总、传输、存储和分析,实现生产设备和电力设备的可视化管理,构建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智能制造协同模式,打造行业内领先的智能化工厂。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显示产业加速向中国内地集聚、技术迭代与应用场景不断拓展的大背景下,翔腾新材凭借优质稳定的客户资源、持续优化的产品结构、可靠的产品质量与高效的交付能力,以及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和智能化制造体系,构建了坚实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翔腾新材已构建起以偏光片、光学膜片和功能性胶粘材料为核心的全链条产品体系,并顺应市场趋势推动高附加值产品占比不断提升。同时,翔腾新材通过自主研发掌握七大关键工艺技术,并大力推进智能制造与两化融合,实现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大规模快速交付能力。此外,翔腾新材深耕优质客户资源,依托多区域布局和快速响应机制,不断增强客户粘性,形成了“单品切入、多品延伸”的良性发展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