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业务扭亏为盈 华兰生物预计一季度净利润增超40%

http://ddx.gubit.cn  2023-04-11 11:26  华兰生物(002007)公司分析

转自: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张安

4月10日盘后,华兰生物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7亿元至3.74亿元,同比增长40%至6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51亿元至2.98亿元,同比增长16.16%至37.77%。

疫苗制品业务扭亏为盈

公开资料显示,华兰生物的业务主要包括血液制品及疫苗制品。根据2022年年报,报告期内血液制品实现营业收入26.79亿元,疫苗制品实现营业收入18.18亿元,两者合计占公司2022年总营收的99.55%。

对于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表现,公司方面表示,报告期内公司血液制品业务保持稳定增长,另一方面,因2023年第一季度出现甲型流感疫情,公司控股子公司华兰疫苗2022年底库存的部分流感疫苗在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销售,疫苗销量较上年同期明显增长。具体在业绩表现方面,第一季度,疫苗业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86亿元至0.93亿元之间,较去年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华兰生物在2022年度报告中对库存的部分流感疫苗全额计提减值准备。2023年第一季度该部分疫苗实现销售后,应结转的成本与上年已计提的减值准备相抵消,亦对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的业绩产生了积极影响。

对华兰生物第一季度疫苗销售表现,业内从业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甲流疫情并不具备可持续性,虽然疫情会间接提升消费者对疫苗产品的认知程度,但未来相关产品的销售业绩是否能持续增长,还要看华兰生物后续的运营表现。

血液制品业务增长稳定

从2022年年报来看,血液制品板块贡献营收占比近六成,公司公告指出,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血液制品业务保持稳定增长。

从行业角度来看,受政策管控影响,血液制品领域的准入门槛极高。自2001年5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年)的通知》明确控制血液制品生产企业总量,不再批准新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加之行业头部公司持续兼并收购,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根据华兰生物2022年年报显示,目前国内正常生产血液制品的企业共有28家。行业内,天坛生物、华兰生物、泰邦生物等大型血液制品公司年采集血浆均在1000吨以上。业内排名前四的公司合计采浆6000多吨,占国内血浆采集总量的60%以上。

具体到华兰生物来看,公司2022年采浆量超1100吨。同期,公司获批7家新浆站,公司将争取在2023年年内实现全部建成并通过验收。

基于此,国金证券在研报中也表示,血制品业务有望实现稳定增长,并给予华兰生物买入评级。

(编辑 上官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