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鑫能科上半年实现营收56.27亿元 “双碳”战略带来发展新机

http://ddx.gubit.cn  2023-09-01 09:15  协鑫能科(002015)公司分析

作者:陆之梅

8月25日,协鑫能科(证券代码:002015.SZ)对外披露了2023年半年度报告。受益于风电等可再生项目的稳步推进以及发电机组运营优化等积极因素,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2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6.88%。

对此,有市场人士分析称,协鑫能源充分利用了可再生能源需求不断增长这一趋势,并在该领域实现了良好的业务拓展。其次,通过优化发电机组的运营,公司能够提高发电效率、降低成本,并增加盈利能力。这种积极的经营策略在报告期内得到了体现,使得公司的净利润大幅增长。回顾2023年上半年,协鑫能科的业务发展和运营策略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期待其在高景气度的市场中能够继续保持优秀的业绩表现。

毛利率持续提升 构建生态智能运营服务体系

据了解,数字能源和清洁能源是协鑫能科的核心业务板块。如今,该公司致力于成为从清洁能源生产到储能的“固定+移动”储能新型电力系统服务商。通过在电源侧、电网侧、工商业和移动分布式等多个场景全面应用智慧数字储能解决方案,以提高新型电力系统的弹性和灵活性。这种多元化的业务布局有助于降低风险并为自身带来更多业绩增长机会。

据半年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公司电力销售和热力销售分别实现营收30.1亿元和18.24亿元,所占营收比重分别为54%和32%。值得一提的是,两大板块在贡献稳定营收的同时,其毛利率双双获得提升,其中热力销售毛利率增长1.11个百分点;电力销售毛利率更是增长了3.75个百分点。能够有效提升毛利率,不但反映出公司在电力和热力销售领域的市场竞争力,也显示出公司在清洁能源领域具备稳定的盈利能力和增长潜力。

具体来看,报告期内,公司在数字能源领域的业务发展出色。通过升级原有的移动充换电业务,协鑫能科推出了“光储充换售”一体化的新型电力系统服务商业务,出于对研发创新能力的注重,公司积累了数百项发明专利,还与中电联、科研机构和行业平台进行合作,制定了多项行业标准,推动产业规范化发展。

与此同时,公司还构建了平台生态智能运营服务标准化体系,建立了涵盖充换电运营、电池银行、能源交易、业财一体化、数字营销和资产管理的能源生态一体化数字平台。并开发出多种功能模块和算法模型,实现了车辆和电池的智能调度管理,以及站端故障自动化处理和站点运维智能化管理。

而在清洁能源业务上,协鑫能科亦取得显著进展。截至2023年6月30日,该公司的并网运营总装机容量达到了2903.04MW,其中包括燃机热电联产、风电、垃圾发电和燃煤热电联产等多种清洁能源形式,体现出表明公司在不同细分领域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在市场方面,公司的市场化交易服务电量达到93.6亿kWh,服务用户超过600家。同时,公司还开展了碳中和服务,投运了碳中和示范项目,并拥有国家级的需求侧管理服务机构资质。

值得一提的是,在燃料成本高位回落和经济复苏的情况下,协鑫能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技术改造和优化运营方式等举措,实现了盈利最大化。公司还计划提升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积极开发分散式风电项目和热电联产项目,同时开拓可再生能源分布式项目,并探索绿电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

“双碳”背景下 数字和清洁能源迎来新机遇

站在行业视角,我国“双碳”战略的实施,为新能源产业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新能源汽车市场由此蓬勃发展,带动下游充电基础设施景气度走高。而全球范围内能源转型的推进,亦使得协鑫能科深耕的储能赛道迎来全新发展机遇。另外,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及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企业乃至国家层面提高效率,实现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作为其重要支撑的算力同样迎来爆发式增长。

机遇已至,协鑫能科有望凭借已形成的坚实护城河,实现新一轮的发展飞跃。

在数字能源领域,通过模式创新,协鑫能科在移动分布式、储能和算力领域取得突破,且具有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在领先的产品、技术等优势下,逐步构建数字能源产品新生态,并建立了PaaS和SaaS一体化数字换电云平台,并与地方政府、主机厂、金融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合作,初步构建了数字能源生态圈。

而在清洁能源发电方面,公司装机容量高,以天然气和风能为主的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超过90%,且立足于经济发达、资源富集的地区,为多个国家级、省级工业园区提供热电冷多联供服务,具有热电联产项目的区域排他性优势。

上述市场人士表示,协鑫能科注重创新业务模式,聚焦打造综合能源产品矩阵,符合市场趋势,其在商业模式创新、业务布局、产品技术和资源整合等方面取得了突破。这些优势将有助于公司在数字能源和清洁能源领域实现新的发展飞跃,为自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