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港奋力谱写建设现代化一流港口新篇章
转自:中国水运网
近日,南京港江盛滚装码头外贸泊位获批临时启用,标志着南京港滚装码头外贸业务正式开通。自此,出口汽车得以从该码头直接“坐”船出海,为区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年来,南京港紧紧围绕江苏省港口集团“158”战略,锚定“建设现代化一流港口”奋斗目标,以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坚持“干”字当头,在“狠抓落实”方面持续发力,奋力走好特色化、品牌化、多元化发展之路。
持续深耕主业 夯实发展“基本盘”
2024年年底,“鼎秦”轮顺利从南京港龙潭集装箱码头驶出,这标志着南京港第一条直航的远洋航线——“南京—巴西桑托斯”集装箱航线正式开通。2024年,南京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2%。
南京港持续构建“枢纽+通道+网络”的现代化物流体系,全面落实江苏省港口集团工作要求,力争在体量、规模、效益、品牌等各方面领跑长江沿线港口企业。以集装箱为核心着力点,持续完善航线网络体系,强化江海河联运功能,充分发挥公铁水齐全的集疏运体系优势,推动枢纽经济和港产融合发展。
在特色品牌建设上,南京港全力保障煤矿、铜精矿等战略物资和粮食、化肥等重要民生物资转运,打造多个千万吨级品牌。2024年,南京港铜精矿吞吐量达448万吨,长江市场份额突破60%。
油品化工业务则坚持打造多方协同联动产业链发展模式,巩固提升市场份额,拓展粮油仓储业务。2月份,南京港与客户携手,顺利完成首船硫酸接卸,在硫酸集疏运项目拓展上迈出了关键步伐。
此外,2024年,南京港“新三样”集装箱运输量同比增长36.1%。南京港业务部负责人表示:“今年,我们将聚焦‘新三样’货源市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融通发展;借助滚装码头临时开放发展机遇,加快开通汽车滚装外贸航线,打响南京港汽车滚装专业品牌。”
推动多元发展 全力建设产业集群
2月19日,南京港轮驳分公司成功拖航全球桩架最高、吊桩能力最大、施打桩长最长、抗风浪能力最强的打桩船首航,标志着轮驳公司海工及大重件业务领域再次实现新突破。
近年来,南京港坚持向市场要增量、以创新谋效益,充分利用产业多元协同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加强港口物流服务功能,通过定制化服务满足客户多元化要求,不断拓宽新的业务领域和扩大市场份额,全力建设好港口产业集群。
港机重工公司深耕“百年港机”品牌建设,围绕“单项冠军,综合亚军”目标,坚持国内外“两条腿”走路,大力拓展海外新市场。2024年,该公司海外市场订单超3亿元,并成功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轮驳分公司全力重塑“四大业务板块”,重点做优海轮协靠离业务,做强海工及大重件“金拖带”品牌,做大散货运输板块,做实船员劳务产业,实现从港内走向港外、由长江迈向沿海发展。
工程公司紧扣“水运江苏”重大机遇,打好“码头+航道+港口配套设施”的水运工程建设组合拳,持续推动南京港工品牌和品质工程建设。
南京中理公司深入推进“经营专业化、服务精细化、运营一体化、理货智能化”建设,乘势而进,探索全程物流与供应链仓储业务融合发展。前不久,该公司成功获评2024年度“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这是对中理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市场竞争优势和理货服务质量等综合发展实力的充分认可。
加强能力建设 持续提升服务能级
2024年12月,“南京港新生圩港区码头改建二期工程拆除阶段”水上水下施工作业许可证正式签发,这是《南京港总体规划(2024—2035)》获批后签发的首个码头施工许可。待全部工程完工后,新生圩港区将拥有7座7万吨级码头泊位,实质性提升港区船舶靠泊能力。
近两年南京港积极抢抓长江12.5米深水航道建设发展机遇,加速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重要工艺改进和重点科技创新,以新质生产力为港口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在基础设施方面,加快推进新生圩二期改建工程、港机重工扩能、龙潭港区七期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港口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在创新革新方面,聚焦港口转型和生产运营中的重大技术难题,组织开展科技创新提升工程和作业效率提升行动,以“夺旗”项目、“五小”创新活动为抓手,加快工艺设备改造,以工艺变革带动效率变革。
在智慧转型方面,通过“硬、软、融”三大实力,积极探索数字技术在各业务场景的融合应用,加快建设智慧运营中心,健全客户一体化服务平台功能,打造全业务链线上运营管理模式。
南京港科技工程部负责人表示:“南京港将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力度,大力推进传统码头智能化改造,不断提升港口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山以险峻成其巍峨,海以奔涌成其壮阔。在收官“十四五”、奋进“十五五”的新征程中,南京港将锚定“三者、一桥梁”发展定位,鼓足干劲、奋发进取,不断提升枢纽集聚力、发展驱动力和企业竞争力,以奋楫者姿态全面推动集疏江海、开放创新现代化一流港口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