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能投集团一体化赋能全省能源高质量发展——动能聚势强根基 乘数效应显担当

作为省属核心能源企业,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资源经济、能源产业“一盘棋”布局、做强做大能源第一支柱产业的战略部署,笃定打造全国一流绿色能源企业发展愿景,立足全省能源保供支柱企业和能源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定位,全力推进煤电一体化联营、“风光水火储”“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两家集团(云南能投集团、云南煤炭产业集团)一体化经营乘数效应初步显现,能源全产业链布局加速推进,集团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行业影响力全面提升、社会贡献度大幅跃升,有力支持云南绿色能源强省建设。
2024年,云南能投集团资产总额达2632亿元,营业收入1001亿元、营业收现率114%、利润总额40.44亿元、经营净现金流101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比增长29%,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年度目标较好完成,“一利五率”稳中向好,居中国企业500强第223位、中国能源企业500强第40位、中国物流企业50强第36位。
产业聚绿
绿色动能叠加释放,全链协同绘就生态版图
绿色,不仅是底色,更是动能。在云南能投集团的版图上,绿色已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能源到新材料,从现代物流到新兴产业,各板块“绿意盎然”,协同发展。
“近3年来,集团电力装机规模、发售电量大幅提升,服务支撑全省能源电力保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功能更加凸显,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向前进、向高攀的底气和信心。”云南能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胡均对未来信心满满。与2021年相比,云南能投集团控股装机增长43%,控股发电量增长51%,风光新能源装机增长157%。这一跨越式发展彰显了集团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中的战略定力。
截至2024年底,云南能投集团电力权益装机2200万千瓦、占全省14.6%,权益发电770亿度、占全省17%,绿色电力装机占比超过80%,能源主业的“含绿量”持续提升、“含新量”不断突破、“含金量”显著增加。集团深度挖潜大水电开发合作;新能源建设全面提速,2024年云南能投集团开工、投产风光新能源装机491万千瓦、新增资源获取512万千瓦。光伏项目开工、投产209万千瓦;云南能投股份“8+3”“保供给促投资”共145.6万千瓦风电项目全部并网发电,永宁、老尖山、通泉北67万千瓦扩建项目取得核准批复,老挝甘蒙一期5万千瓦光伏项目顺利投产并网,实现境外光伏零的突破;能源新赛道稳步推进,建立集团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管理机制,安宁35万千瓦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列入省级示范;锁定宣威120万千瓦抽蓄项目开发主体权,泸西210万千瓦抽蓄项目调规获批。
煤炭绿色开采和使用,对全省能源电力保供意义重大,绿色煤电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兜底保障作用更加凸显。云南能投集团时刻牢记能源安全“国之大者”,坚定践行能源保供使命担当,坚决以“满格”状态拉满保供阈值,推动燃煤应采尽采、应供尽供,机组应启尽启、稳发多发,红河电厂“700兆瓦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灵活智慧发电机组”入选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2024年,云南能投集团交出了一份“硬核”答卷:集团合并生产原煤占全省的38%,供应电煤1600万吨,长协履约量占全省的56%以上、让利逾10亿元,有力支撑全省电力稳供增发。云南能投集团绿色煤电保供占全省统调煤电电量的31%,三家燃煤发电厂利用小时数均超全省平均水平,红河电厂连续5年稳居全省第一,实现高效发电与低碳减排双赢,能源电力保供成效获国务院国资委,以及省委、省政府高度肯定。云南能投集团天然气“产供储销”全产业链加快构建,新增天然气管网184公里,玉溪天然气储气库、液化厂顺利投产,新增储气能力1800万立方米、年液化能力1亿立方米,昭通页岩气成功试气点火,自主气源开拓迈出关键一步。

有机硅是全省绿色能源与先进制造深度融合的样本产业,云南能投集团是目前全省唯一能规模化生产有机硅的企业,2024年有机硅产量达15万吨。集团积极应对化工市场下行趋势,着力降成本、挖潜力,推动硅材一体化发展,以三精管理赋能装置优化运行,烧碱、工业硅、有机硅年产量均创历史新高,云能新材公司参与申报的“有机硅单体高效合成技术及应用”研究成果获评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云能硅材获评“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启动“10万吨烧碱+12万吨氯甲烷”项目,推动氯碱产业转型、上下游协同发展;永昌硅业10万吨工业硅项目稳步推进;曲靖有机硅项目完成增产节能改造,产能逾30万吨,工业硅规模全省第一;D4、D5、低黏度107胶等7款有机硅新产品集中亮相,绿色硅材产业链韧性持续增强。
云南能投集团现代物流产业规模居全省第一。2024年,云南能投集团加快物流枢纽布局,牵头参与首次中越公路跨境直达运输,实现“一车到底”重进重出,打造中越跨境直达常态化“物流运输蓝本”。推动河口、祥云、昭通、文山等物流枢纽和重要节点建设、改造升级,加快物流枢纽布局,河口北山物流园、祥云水目山物流园、昭通物流产业园、文山天保口岸全年吞吐量同比增长18.4%,口岸进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50%;云南能投物流公司成功入选云南省国际货运班列运营平台企业、市场占有率达90%。
改革聚势
破局攻坚重塑基因,创新引擎激活发展势能
“集团聚焦管理、发展、脱困、改革总体要求,聚势谋远深化改革。”云南能投集团总裁谢一华介绍,2024年,云南能投集团统筹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八个专项行动”、62项改革任务,“一企一策”制定集团及21户所属公司行动方案和改革任务清单,挂图作战、狠抓落实,集团改革经验4次入选国务院国资委改革专刊及样本案例,改革成效得到国务院督查组、省委督查室充分认可。

投资结构由散向聚转变,收入结构由量向质发力,利润结构由表向里深化……2024年,云南能投集团紧扣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部署要求,持续深化内生性变革,动真碰硬推动组织变革、活力变革、动力变革,改革成效可圈可点。深入推进年度19个重大专项,科技创新、数字化赋能取得标志性成果,完成“3+10+10”科技项目立项,新增国家级重点“小巨人”和省级专精特新、绿色工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9户,信息公司“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安全生产服务平台”入选全省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集团业财一体化平台全面启动建设,有力推动管理变革、业务流程重塑;生产运营监测平台上线运行,新能源集控中心建设稳步推进,融信服平台注册用户超过130万户、授信超3300亿元。围绕“三精管理”“五个增值”“五个增效”,云南能投集团系统培育和打造运营管理的内功和基本功,不断提升母子公司管控能力、经营管理和驾驭装置能力、防范化解风险能力,集团运营管理能力显著提升,风险敞口不断缩小。
从“单兵作战”到“兵团协同”,云南能投集团与云南煤炭产业集团的“一体化联营”,绝非简单的资源叠加,而是一场深刻的产业革命——云南能投集团党委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能投集团和煤炭产业集团一体化经营部署,组建成立一体化经营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沟通会商、跟进调度机制,该小组高效召开4次联席会议,跨单位、跨专业协同推进9个重大专项。云南能投集团、云南煤炭产业集团一体化发展的规模效应、放大效应、乘数效应、化学效应“四大效应”初步显现,两家集团思想、战略、管理“三个融合”提挡加速,政治理论学习、党员教育培训、党工团活动全面联动。2024年,两家集团联合开展干部蹲点调研覆盖40家单位,人力资源跨区域、跨单位流动100人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协同发展成效更加凸显。
云南能投集团明确煤电联营一体化战略发展路径,观音山煤矿与威信电厂实现一体化联营,迈出了全省煤电联营示范项目关键一步,集团盘活全省煤炭资源、释放煤炭产能,提升能源电力保供能力。“一体化发展具有把产业链价值最大化的显著优势,释放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增强企业资源掌控力和行业影响力。”云南能投集团威信电厂工作人员说。
云南能投集团正在谋划打造以红河区域为重点的滇南清洁综合能源基地,以曲靖区域为重点的滇东“风光火储”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以昭通区域为重点的滇东北煤电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以保山区域为重点的滇西“风光水储”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做强发电、售电、配网、储能、综能、电力聚合商等电力全产业链业务,获取产业链价值链竞争优势,建设具有优势竞争力的清洁电力企业。
去年,云南能投集团完成煤炭交易中心改革重组,煤炭集采集销实现贸易量1160万吨,今年有望达到3000万吨,采购议价、销售溢价能力进一步提升。积极推进投融资业务协同,煤炭产业集团授信资金落地总额增加30亿元。
云南能投集团推进大部制、大车间、大班组改革,完成4家二级公司机构精简,7家一线生产企业“大部制、大车间、大班组”改革,探索成立云南能投新材公司大宗商品营销中心、云南能投股份财务运营中心。集团“三个市场化”经验再次入选国务院国资委改革专刊,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发展韧性不断夯实。
人心聚力
奋斗文化熔铸脊梁,人才沃土滋养强企根基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云南能投集团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高举“业绩导向、价值创造导向、奋斗者导向”指挥棒,千方百计锤炼符合企业发展实际、贴合企业发展需求,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现代化人才队伍。“我们把党组织的领导力、组织力、号召力持续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云南能投集团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集团上下的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人心聚力的新型国企文化成形起势。

云南能投集团深谙人才是企业改革发展“第一资源”,树牢“人人皆是可造之才”“人人皆是向上向善”的理念,细化重点工作任务,让集团成为每位员工安身立命的平台、成长成才的舞台。2024年,集团建立并打通了16级“三通道”职务职级并行体系;成功入选云南省扩大人才工作自主权、产业领军企业自主认定高层次人才、专家人才服务团派驻企业3个试点,新增“大国工匠”培养对象1人,“国贴”和“省贴”人才3人,“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首席技师1人,年内新增正高级职称4人、副高级职称27人、中级职称230人,高级技师10人、技师195人、高级工300余人,稳固高质量发展人才根基的同时,为全省能源电力保供能力、推动全省能源行业全链条协调发展、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进绿色能源强省的人才支撑。
云南能投集团党委突出“四实四硬”干部标准,建立干部“赛马机制”,提拔任用优秀干部26名,调整人岗不匹配干部16名;组织开展内部招聘7批次,优化配置超300人;集团所属73家公司65%的管理人员通过竞争上岗走上管理岗位,16%的管理人员因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管理岗位。
在云南能投集团举办的“聚合同心共赴山海”2024年度星耀能投表彰活动现场,37个卓越团队、44名杰出个人荣耀登台。“这是1.2万名能投人一年来披荆斩棘、奋力拼搏的生动缩影。”云南能投集团负责人说,云南能投集团每一项重大改革、每一个重大项目、每一次重大进步,靠的不仅仅是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更是集团广大党员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孜孜不倦的拼搏奋斗。
“荣誉亮起来、腰包鼓起来、腰杆硬起来。”云南能投集团大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产业工人成长成才搭建了广阔舞台。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赋能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云南能投集团科创兴企、人才强企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以技能和劳动成果体现工人价值不仅是公平之举,更是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产业工人队伍,支撑集团深化改革的重要途径。”云南能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说,要让员工在尽责中获得价值,让奋斗成为人生底色,汇聚成推动云南能投集团向着“全国一流绿色能源企业”全速迈进的磅礴力量,以实干担当锻造坚实脊梁。
云报全媒体通讯员薛纯子记者李继洪王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