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买卖合同纠纷,永太科技被国轩高科子公司要求返还超2亿元

查股网  2024-01-09 16:58  国轩高科(002074)个股分析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 邓浩 上海报道

1月8日晚间,永太科技(002326.SZ)公告称,于近日收到合肥中院传票和《民事起诉状》等诉讼材料,因与国轩高科(002074.SZ)子公司肥东国轩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称“肥东国轩”)的买卖合同纠纷,永太科技作为被告,被要求返还2.03亿元。

“昨天披露的公告是(国轩)告我们,此前082号公告,是我们告他们(国轩)。具体的货款问题及协议履约情况可以查看公告,最终结果还需要等法院的判决。”1月9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永太科技证券部门,相关人员称。

截至发稿,永太科技下跌1.31%,报10.54元/股,国轩高科微涨0.30%,报20.24元/股。

因买卖合同纠纷互诉

肥东国轩称,2022 年,肥东国轩与永太科技签订了《物料采购协议》,由肥东国轩向永太科技采购六氟磷酸锂(LiPF )及碳酸亚乙烯酯(VC)。

采购价格以供方当月市场定价为基准,双方友好协商。同时肥东国轩按照在2022年1月支付了预付保证金合计2亿元。协议签订后,双方货款均已结清,未抵扣预付保证金,同时,双方约定合同期限为2023年6月30日,现早已界至,但永太科技未返还预付保证金。

为此,肥东国轩请求法院判令永太科技返还履约保证金2亿元及占用资金损失253.92万元,共计2.03亿元。

12月18日,永太科技也曾针对该订单合同纠纷发布公告,称其已向台州中院起诉包括肥东国轩在内的两被告,要求扣除《物料采购协议》保证金2亿元后,两被告还应连带向其支付3.11亿元。

永太科技称,2022年初,锂盐六氟磷酸锂市场行情火爆,产品供不应求,肥东国轩以产品需求量大、长期合作为条件,与其签订《物料采购协议》,约定了肥东国轩向其采购六氟磷酸锂及碳酸亚乙烯酯的每月最低采购量等,同时双方约定了违约责任。

合同签订后,肥东国轩向永太科技支付保证金2亿元。双方以购销订单/合同的形式履行了相关合同。2022年6月1日,永太科技同意肥东国轩以委托合肥乾锐科技有限公司(国轩高科控股股东之一国轩控股控制的公司,下称“合肥乾锐”)采购的方式继续履行合同。

永太科技透露,其与肥东国轩和合肥乾锐以订单/合同的形式履行了相关订单,且已发货未付款货款金额总计1.02亿元元,后二者下订单永太科技完成备货欠付货款1.28亿元。

2023年4月和12月,肥东国轩委托律师先后两次向永太科技告发函要求返还预付保证金。

永太科技控诉肥东国轩在明知合同仍在履行的情况下,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刻意否认并隐瞒部分事实,妄图以违约手段索回预付保证金;合肥乾锐配合肥东国轩一同侵害其合法权益,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六氟磷酸锂价格大幅波动或是纠纷主因

电解液是锂电池的主要原材料之一,而六氟磷酸锂是电解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约占电解液总成本的40%。

自2021年以来,六氟磷酸锂经历“过山车”行情,先是一路快速上行至2022年初的约60万元/吨高点,随即又遭遇急速下跌,近期维持在7万元/吨以下。

按永太科技透露的与肥东国轩最初签订的《物料采购协议》,双方约定六氟磷酸锂最低采购量应为4500吨,如以最低采购量按2022年初价格测算,这笔订单价值量可达27亿元,而参照当前市场价,则仅为3亿元左右。

六氟磷酸锂价格的大幅波动,也造成产业链公司业绩承压严重。

永太科技主要产品按照终端应用领域分为三类,包括医药类、植保类、锂电及其他材料类。其中锂电材料业务为其利润重要来源。

永太科技最新三季报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其实现营收31.12亿元,同比下降36.25%,主要原因为锂电材料业务、贸易业务的销售收入下降较多;整体毛利率为 15.30%,而上一年同期为30.27%,下滑严重,永太科技称主要系市场竞争激烈,锂电材料产品销售价格同比下降较多所致。

在营业收入、毛利率均下降的影响下,2023年前三季度,永太科技毛利同比减少10.01 亿元,归母净利润-0.99 亿元,同比下降 118.01%。

永太科技在2023年三季报中坦言,其锂电材料主要产品为六氟磷酸锂,虽然出货量同比有所增加,但受短期内上下游供需关系变化的影响,该产品的市场价格较2022年同期下降较多,导致产品销售收入大幅下降。

此外,上游原材料碳酸锂在2022年年末和2023年初的市场价格处于较高水平,期初原材料库存备货量相对较多,导致2023年前三季度锂电材料产品总体成本也相对较高。在销售价格下降、成本上升的双重影响下,其锂电材料板块2023年上半年的产品毛利率、毛利额较去年同期大幅度下降。

(作者:邓浩 编辑:卜羽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