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轩高科申请一种正极材料等相关专利 可在电池中产生更高能量

查股网  2025-08-04 17:30  国轩高科(002074)个股分析

(来源:锂电焦点)

国轩高科近期在正极材料领域的专利布局聚焦于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循环稳定性及安全性,通过材料创新与结构优化推动动力电池性能突破,以下从核心专利技术、性能提升效果及市场应用价值三方面展开分析。

核心专利技术与创新方向

  • 正极功能材料优化

    国轩高科申请的“正极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公开号CN120048840A)通过框架材料浸渍冠醚类化合物与补锂剂,提升磷酸锰铁锂(LMFP)材料的比容量。该技术解决了传统LMFP材料容量偏低的痛点,为高能量密度电池奠定基础。

  • 复合正极材料体系

    2024年申请的“正极浆料、正极极片和电池”专利(公开号CN118782778A)采用S/C复合正极材料与碳纳米管(CNTs)导电剂,配合聚乙烯醇(PVA)水性粘合剂,实现电池高克容量与长循环寿命的平衡。

  • 电极结构设计改进

    2025年1月申请的“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公开号JN101INT0519QIKK)通过优化极片工艺,在提升倍率性能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适配快充场景需求。

专利技术对电池性能的提升效果

专利类型核心改进性能提升表现

正极功能材料(LMFP优化)

表面包覆与补锂技术

磷酸锰铁锂材料比容量提升,循环稳定性增强

S/C复合正极浆料

复合导电剂与水性粘合剂体系

电池克容量提高,能量密度与安全性同步优化

正极片制备工艺

极片结构与生产流程优化

倍率性能提升,适配高功率输出场景,生产效率提高

圆柱电池集流盘设计

环形镂空槽极耳连接结构

能量密度提升,焊渣减少,工艺可靠性增强

市场应用价值与行业影响

  1. 技术差异化竞争优势

    上述专利技术支撑国轩高科固态电池产品性能领先,如金石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50Wh/kg,较2024年提升150%,G垣准固态电池通过3毫米针刺测试,续航能力突破1000公里。

  2. 客户合作与市场拓展

    高能量密度电池已吸引奇瑞、吉利等车企合作,配套车型从A级车扩展至B级及以上高端市场,同时推动产品向电动飞行器、储能等领域延伸。

  3. 产业链协同与标准制定

    正极材料专利技术为行业提供参考,有助于推动磷酸锰铁锂、固态电池等技术路线的标准化发展,巩固国轩高科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技术话语权。

总结

国轩高科通过正极材料功能化、复合体系创新及工艺优化的专利组合,系统性提升了电池能量密度、安全性与生产效率,不仅强化了其在固态电池、磷酸锰铁锂等领域的技术壁垒,也为新能源汽车及新兴应用场景提供了高性能解决方案,预计将进一步推动其市场份额与品牌影响力的提升。

9月21-23日(21日全天报道)苏州苏苑饭店将举办磷酸盐系电池、磷酸铁锂材料技术与市场大会

2025年镍钴材料大幅涨价,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及材料行业市占率进一步扩大。在超快充电池放量和固态电池起步的背景下,高压实磷酸铁锂材料产品供不应求,中低端磷酸铁锂产能过剩。磷酸锰铁锂电池(LMFP)凭借“高能量密度+低温环境下高容量保持率等多重优点,正迅速从研发阶段步入规模化生产,磷酸锰铁锂电池商业化步伐显著加快。预计到2030年磷酸锰铁锂电池渗透率价格将超过30%,市场规模突破1500亿元大关。

大会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电池材料分会

协办单位:北京中工产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动力电池回收与梯次利用联盟

大会议题聚焦

01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材料制备工艺技术

02磷酸锰铁锂电池材料前沿技术

03磷系材料、磷酸铁等前沿技术

大会议题

包括但不限于

超快充技术爆发背景下磷酸盐系电池、磷系材料企业发展机遇

高压密磷酸铁锂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

磷酸锰铁锂电池技术发展与市场分析

磷酸铁大化工模式下的磷化工企业机遇与挑战

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多工艺技术路线进展

一次、二次烧结高压实铁锂工艺技术优化路径探讨

铁红工艺生产高压密磷酸铁锂探讨及实践

磷酸锰铁锂材料制备、掺杂比例和改性技术

磷酸锰铁锂材料高压实密度制备工艺、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案

磷酸铁掺钛成本、性能与安全性研究

磷酸铁制备工艺技术创新与质量控制

《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材料》标准第一次工作组会议

第一批参会单位名单